“取同”“求异”

发布时间:2022-02-21 07:20:30

  在古代,离别是一件大事,常伴有送别仪式来彰显其非同寻常。并且古人的规矩,你懂的,但凡送别,一定要作诗,一如今天定要合影留念转发朋友圈一般,刷屏是常有的事。如此卷帙浩繁的送别诗,同学们难免会眼花缭乱,看不分明。复习中也是只有宝宝心里的苦,难寻古人的诗意美。但是再繁杂的事物也是有章可循的!

  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指出:“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正确理解一首赠别诗词,首先得从立意入手。

  接下来,我们将以课标中的《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白雪歌诵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首赠别诗为例,探讨如何把握送别诗的情感

  一、“取同”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题目通常含有"赠、别、送"等字眼。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垂杨只碍离人目”,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情从心出,摄景入目,情景交融,诗意便自然流淌。常被用来抒发情感的意象有很多,他们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比如:傍晚飞鸟归林、牛羊回家,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的离情别绪;(反衬)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等,能作为赠别的意象有很多,可自行查阅积累,在此不再赘述。

  诗歌的立意问题非常复杂,但从“诗言志”出发,对于多情诗人来说,面对送别时,流露出的情感无非是低沉哀婉,伤感惆怅的依恋与不舍,抑或是旷达刚健,乐观向上的安慰与祝愿,按风格来说,即悲伤与豪迈两种。

  悲伤也好,豪迈也罢,终归是离愁别绪,这是每一首赠别诗都躲不开的情愫,也是他们的灵魂,更是他们共同点。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惜别关切之情;

  《白雪歌诵武判官归京》抒发了诗人对归京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同命相怜的劝勉惜别之情。

  二、“求异”

  既然赠别诗的立意基本相同,那么怎样来寻求他们之间的差异?找到属于每一首诗的自身特色呢?

  1.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意象:“杨花”、“子规”、“明月”。

  “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不言而喻,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白雪歌诵武判官归京》中的意象:“雪景”、“边塞生活”、“送别场面”,“注目远望的诗人”。以边塞的风光为背景,以漫天的大雪为主线,边塞生活苦寒为送别增添悲凉,送别的隆重又为悲凉的气氛增加了豪壮之气。所以这首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的边塞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多了同甘共苦过的战友情谊。再加上“注目远望的诗人”形象,又增添一层 惆怅之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意象有“送别地点”“宦游人”“海内”“天涯”。

  开篇点出送别地点和友人去向,气势宏伟,意境开阔。“宦游人”以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海内”“天涯”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凸显乐观与豁达。

  2.关键词、主旨句

  如果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和主旨句,便找到了这首诗的精华之所在,从而领悟全篇。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中的“愁心”二字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使全诗境界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脍炙人口的咏雪名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喻北风使雪花飞舞,令人回味无穷,留下辽远的想象空间。只有热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使离愁别绪抒发的恰到好处,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伤。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的“愁云”二字亦景亦情,离愁别绪溢于言表,为该篇之诗眼。也在文中起着过渡作用。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此时厚厚的大雪铺路,山回路转之间,已经看不到友人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空空的马蹄印了。那渐行渐远的蹄印,仿佛连绵的省略号,有诉说不尽的离情别趣。一个“空”字,格外醒目,我们仿佛看见诗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心里空落落地,满面惆怅与牵挂不言而喻。

  若想准确把握送别诗的情感,理解作者诗意说再见的美感,除分清相同的离愁别绪的立意之外,还应仔细揣摩诗中的意象及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和主旨句。“取同”、“求异”,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而且也会事半功倍哦。

阅读更多原创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