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奇遇录》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2021-12-20 20:23:16

  《凡人奇遇录》是一本由[法]皮埃尔· 贝勒马尔 等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8元,页数:202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凡人奇遇录》读后感(一):好的睡前故事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很好的给孩子的睡前故事集,真实的事情天然就比虚构的故事更会挑动人的情绪,而这些凡人的“奇遇”也会让孩子神往,当然书的内容本身就是来自报收欢迎电台节目,忘了在哪里(应该是腰封吧)看到,说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人有代入感,可这明显都是发生在欧美特定环境下西方人的故事,放到中国来只能当做奇闻趣事了。

  好家伙,这标题乍一看有种修仙味了,朴实的副标题“有一天发生的事2”显然不够吸引人,以至于第一本太冷门根本找不到电子版。这是一本民间故事集,二十六万字52个故事,平均刚好每篇五千字。两位译者大致平分,但其实能感觉到明显的风格不同孔的更接近直译,而我更习惯顾的译文更顺畅亲和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由于作者是法国人因此在涉及其他国家的故事时会有作者注,但可惜没有译者注。

  我学到了不要和有心脏病的人开玩笑、两颗金牙就能形成电流接收广播信号;有许多危机像是靠电器维持生命的人偶遇停电、从侧翻的轮船中逃生、被指认为凶手却无法脱罪;有勇敢的人靠贴广告为孩子洗刷冤屈、生孩子坚持不使用麻药的母亲;有神奇的经历像为了找球误入囚禁犯的家、行动不便的人家遇窃贼时隐秘向外传递消息、复杂到无法概括的真假儿子骗财产的故事、陷入假死状态被埋的人、自杀者死前随便打的电话却能获救;有遗憾像与社会脱节守旧的人悄然离世、落入井中的小孩没能挺到井被打开;还有许多关于战争的故事……

  《钢琴上的老鼠》就像是动画片Tom and Jerry的灵感来源一样,有一种奇妙的童话感。说到童话感,最引起我兴趣的是《杀人的废糖蜜》,完全就是电影中的影像——糖罐泄漏导致满大街被糖浆淹没,夸张到很难让人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在当时的代禁酒令发布之前,公司为了最后捞一笔加急制作囤积的大量的蜜糖,又使用了几年前的旧罐子导致几十条人命灾难的发生。在求证的过程中发现了很有趣的一点:关于蜜糖的质量书中说是近2万吨,然后我输入关键词“1919年”“波士顿”“糖”后,得到的结果依次是——750万吨、1万多吨、1300多吨、1.4万吨和一万多吨。多少差了5000多倍,当然明显750是把体积当成质量,而1300是少了个0,确切的结果应该是1.4万吨。

  《凡人奇遇录》读后感(二):每个人都有着一个不平凡的梦

  俗话说平凡的人最不平凡,就是这么回事,就像这本书中写的那样,每一个平凡的人,或许都会有一个奇遇。现实中的我们也是这样,或许不会有这些奇遇,但是我们平凡啊,也会幻想有着不平凡的际遇。

  就比如说我自己,想当初,鹏哥也是有着无比的野心,立志想要成为国立蓝翔大学里首位刷出挖掘机,叉车以及手扶拖拉机三张证书的男人,可结果只刷出一张肄业证书。其实不止如此,年轻的鹏哥当时还有一个无比嚣张的梦想:那就是等老子蓝翔毕业,就去新东方学厨艺,再到北大青鸟学电脑,这样我就能用电脑控制挖掘机炒菜啦。当时想想都激动啊!现在想想,真是年少轻狂啊!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想来必是天妒英才,所以才命途多舛了。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诸葛亮夜观星象决人生死,遂把这货惊为天人。那时真是恨不能钻进电视做他身边的一个小侍从,在为他烹茶研墨时偷窥“占”的精要。后来学了字,忘记从哪来找来一本《周易》,一会是“飞在天”,一会是“亢龙有悔”,虽然常常看着看着就满头星星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依然对它研究的不亦乐乎。

  要么怎么说知识就是力量呢,所以我才能很快就对我二十多年的悲惨人生作出了精辟的总结:不是我不好,是我命不好。既然跟我自身无关,顿觉一身轻松,哈哈哈哈。

  现在再看这本《凡人奇遇录》,也是如此,里面这些平凡的人的奇遇,或离奇,或刺激,或搞笑,或沉重,有亲情,有情,有友情,让人沉迷其中,只想一口气读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看完之后,回想自己,简直不敢相信!在奔三、奔四的路上已一去不复返了!岁月,是永恒的将来,是无奈的过去,是素面朝天的现实。

  人啊,总会有一个器官暴露出他的真实年龄,有人从头发,有人从手足,有人从耳目——当然最可怕的是从心。刀光剑影,不过是同自己决斗。如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如若光阴阴暗,那就多些历练。

  每一个人对生活温情一些,生活才就会对我们好一些。最后想说一句:平凡或不平凡,看我们的心。

  《凡人奇遇录》读后感(三):奇遇的魅力

  看一部电影,读一部小说,你能看到不同的故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闭上眼睛,仿佛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体验另一种生活。如果你能随心穿越到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点,你想去哪?这种充满随机性但又天马行空的幻想,有着无穷的魅力。

  这本《凡人奇遇录》将世界各地的奇遇汇集成书,让读者看到生活中无限的可能,这是一种体验,有时也是一种反思。这些故事有的令人称奇,有的又令人揪心,甚至潸然泪下。情感上的不同感受,让读者有着不尽相同的阅读体验。

  《凡人奇遇录》开篇就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看到了一位母亲的苦楚。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本能吗?不论如何,故事里的母亲将爱深埋于心底,把痛苦一点一点地嚼碎……

  《生命线》这篇故事则写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也让人看到了人在绝境中的无奈抉择。但不论如何,对生命的尊重是一种美德,这种品质温暖了读者的心。

  除了提到的这两篇,《凡人奇遇录》还收录了许多与爱相关的故事。不论有没有血缘关系,爱,都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情感。因为爱,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变得更为紧密。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许多故事不仅语言诙谐,其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是极为细腻的,触动读者的心弦,这也是《凡人奇遇录》的魅力之一。

  《凡人奇遇录》有一些小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两篇故事都提到了同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关于大脑的。《24岁的新生儿》在故事结尾提出了一个假想,未来如果大脑有个“按钮”,按下去记忆可以清零,多可怕;《脑中的电台》则更夸张了,主人公的脑子可以听到收音机的声音……这些来自于生活的故事,放在过去或今时今日,也许都是难以想象的,但不远的未来,科技是否能突破人类的想象力,实现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呢?这么一看,这些奇遇甚至有着科幻感,让人着迷。

  当然,《凡人奇遇录》还有许多其他题材的奇遇,或离奇、或沉重、也可能让人捧腹大笑。除了故事的魅力以外,《凡人奇遇录》还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也许是其作者的魅力吧?皮埃尔?贝勒马尔作为法国家喻户晓的说书人,曾是一代法国人的回忆,也是时代的记忆。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奇遇故事通过电台,分享给了听众,这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这本《凡人奇遇录》把风景保留了下来。

  《凡人奇遇录》读后感(四):《凡人奇遇录》虽然讲的是凡人奇遇却展现的是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凡人奇遇录》虽然讲的是凡人奇遇,却展现的是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是无巧不成书!看来这句话不止适应于国人们的茶余饭后的谈资论调。《凡人奇遇录》收录记载的就是一桩桩一件件的离奇的巧合的匪夷所思的事件。

  本书的几位作者都是从事传媒工作的。因为工作的关系,这几位作者对新闻事件搜索能力和捕捉能力,相对于我们平常的一般人来说来说,可以说是很专业的。这本书中从他们专业的角度和视角出发。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着奇闻异事感的好故事。 书的名字是凡人奇遇记,挺喜欢这个名字的。凡人,说的就是这些我们普普通通的人,芸芸众生,载载万民,过的都是这种平平淡淡庸碌无为的生活。即使是人类历史当中被认作的大英雄大人物。好像他们经历的事情更具有传奇的色彩,更具有历史的意义,更值得被记录记载下来。其实不然,在人类社会当中。我们这些平凡的平常的普通的不起眼的事情。才是一个社会真正的蓬勃的生命力的体现。现在史学界流行的一种微史观。恰恰就跟这本书的主旨十分的贴合。我们所谓的那些大英雄,大人物,他们所经历的大事件。其实细细的分析下来,并不能算在奇遇,他们的成就只不过是被历史环境时代环境社会环境所赋予的而已。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有一天发生的事。看着是那样的随机那样的普通,那样的不期而遇。我们不妨仔细想想人生在世。可以说没有多少事情是必然的确定的。我们生活着的时时刻刻无不充满了不可预料的偶然性。

  书中讲到的故事看似一个个离奇超越,令读者惊异不已,但是他所反映的主题,以及他所使用的格调都是温暖的,感人的,有关于亲情的,有关于友情的,又感慨人生,顺境逆境的。有关于战争中生死契阔的,精彩迷人,却也道尽了人间悲欢! 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身边的奇遇的故事。会是哪些呢?我想我耳听得最多的不过是。某个人偶然中了一个彩票的头等大奖。然后就是根据这件事引起的无穷的遐想。想着他怎么去领这笔钱。这样的花这笔钱。他身边的朋友亲戚们将会怎么跟他相处?这种陡然之间得来的财富肯定会受到许多人的红眼和嫉妒的。这种突然的事件很容易就联想到关涉人性的故事来。是啊,我们社会中确实有些暴富的情形,反而没有带来幸福生活,很多反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烦恼和破碎。

  是的,这本书中记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经过作者们的思考分析的。每一篇故事中都能烘托出人性的各个方方面面。 从这个方面讲,这本《凡人奇遇录》不妨把它看成是当代西方世界里的《世说新语》。

  《凡人奇遇录》读后感(五):生活远比戏剧更离奇,珍惜平淡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距离2021年结束,还有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们能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做些什么呢?除了总结一下这一年的得失,我其实还想再给大家分享一本精彩的故事书,这本书,正是《凡人奇遇录》。

  之所以说《凡人奇遇录》是一本故事书,是因为它整体上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经由法国著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皮埃尔·贝勒马尔的节目,享誉全国。而这个节目正是:《有一天发生的事》。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本《凡人奇遇录》,也正是对节目内容的整理结集。

  皮埃尔·贝勒马尔不是一个普通的节目主持人,对于法国人来说,他可是“一代人的记忆”。在他年轻的时候,皮埃尔·贝勒马尔曾与几位作家合作,共同创作了《有一天发生的事》这本书。一经出版,这本书便收获了全国民众的追捧。直到2018年,皮埃尔·贝勒马尔去世,他节目中的很多故事,还广为流传着。

  这本《凡人奇遇录》正是《有一天发生的事》的第二部。当我得知,这些故事都改编自真实的事件时,对于它,我是满怀着期待的。

  没有让我失望,《凡人奇遇录》中的故事,不仅离奇,而且直逼人性,常常让我陷入沉思。

  《凡人奇遇录》中的故事时间跨度是很大的,从一战前到20世纪70年代,我们会看到,战前的美好生活、战后的命运坎坷。

  正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疫情一样,生活的戏剧性,往往超乎我们的的想象,远比虚构的故事,更加离奇生动。我们跟随着皮埃尔·贝勒马尔的笔触,沉浸在一个个故事中,常常会不由得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的悲欢,常常就在一瞬间改变了。身为法国国民级的说书人,皮埃尔·贝勒马尔不负众望,他很会讲故事,且把故事讲到了人们的心里去。

  这本书中,不仅仅有战争时期的各种荒诞事件,同时,也有着脉脉亲情的流动。《一颗消失的子弹》,让我震撼。一个即将临产的妈妈中弹倒地,孩子出生之后,却找不到任何子弹的痕迹。吃惊之余,再去查看孩子的身体,才发现,是孩子吞咽了子弹,把它存在了胃里。这真是生活的恩赐,孩子的伟大神力。

  《女野人》战争的活体遗迹,她和熊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却被人捕捉到,关在监狱里,终于受不了囚禁而亡。这终究是人的胜利还是悲哀。我觉得值得深思。

  《少了三厘米》,一个家族继承人的失踪,六个月后归来,孩子的样貌没什么变化,但行为习惯却大大地改变了。母亲战战兢兢地把归来的孩子推到刻着标尺的墙边,才发现,这个归来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矮了3厘米。可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地样貌相似。原来,这虽然不是她的孩子,但却是她丈夫的孩子。故事的情节离奇至极,是连小说都不敢如此写的存在。

  《凡人奇遇录》中,就是这样一个个离奇且发人深省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生活的模样,也让我们重新去察觉身边生活的美好。

  如今的我们,身边确实也有不少离奇的新闻报道,但唯独缺失的,正是我们对这些事件的深刻反思。

  生活总是波澜壮阔,但这波澜是否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却未必。

  年轻的时候,渴望着轰轰烈烈,及到中年,才发现平淡生活的美好。

  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存在,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恩惠,值得我们珍惜、守候。

阅读更多原创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