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Filter》是一本由Sarah Frier著作,Simon & Schuster出版的2020-4-14图书,本书定价:35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No Filter》读后感(一):takeaway
1 想做大的话,产品驱动一定要是universal的
2 大部分人都是肤浅的无聊的庸俗的,不愿意延迟满足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够迎合这类的人的产品是会更受欢迎的,更容易盈利的,因为基数太大了,而且多巴胺提供的兴奋,刺激与及时满足是只能被自我训练和自我控制给克服的,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会做这种“麻烦”“痛苦”的工作
3 minimalist-这点对自己的启示就是说话也一样,要做极简说话者(今天自己和他人对话时又说太多了,说太多不一定比说少对他人帮助他,以后一定要改正这点,每次说话前提醒自己 这点)
《No Filter》读后感(二):一点感想
哪怕是在无法直接登陆的大陆地区,Instagram也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了我们的语言(比如“ins风”这个词)。
因为Instagram,我们更加在意日常生活的视觉表达:相比食物的味道,可以上镜获赞的食物样态更重要;看演出,节目本身也许不如一张手握着票根的照片……
虽然Instagram上线的初衷是为了记录当下的美好,但是分享美好的初心却难抵欲望的膨胀。
分享到线上的生活很美,在线下拍照、美化、套滤镜的我们却很累。不如坦然接受 no-filter的生活,坦坦荡荡地面对生活。
———————————————————
书我想给3.5分。
书里的时间线是从ins上线前不久开始,到两位创始人离职结束。读过之后,还是感觉有些平淡,回味不足。
《No Filter》读后感(三):一个伟大的产品和它的故事
正在看Elon Musk传记,乱入一句马克·扎克伯格把我给乐坏了,说马斯克的贡献是开启人类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而小扎的贡献是让人类幼崽的照片获得更多点赞。想起刚看完的这本IG传记,小扎在这本书里的形象也不咋滴,尤其被收购的后面几章,对IG的各种打压蚕食,以至于在国会涉嫌垄断被问询时那个loading smile的动图在我脑中挥之不去。
小扎的形象在哪里都是一个不讨喜的商人,唯一的驱动力就是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和扩大的商业版图,用来对比其他有人性的企业家们都是由梦想驱动的,小扎工具人实惨,但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硅谷的共识吧。
其中一个有趣的细节,小扎在FB大会上说,如果没有FB的支持,IG需要一倍长的时间增长到现在的百万用户体量。Systrom和Krieger第一次在员工面前表现出这位CEO的不满,给IG内部说,靠自己的力量成长是会慢一点,但不至于用到一倍时间这么久。。
对于把美学和用户感受始终放到第一位的IG创始人来说,用数字和报表衡量一切的小扎的确不是一路人,分道扬镳也并不意外。
作为前FB用户和现IG用户且真实消费过IG广告的用户,我不是IG的重度社交用户,基本上只用来follow喜欢的品牌和名人,的确让我看到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物。也感谢Systrom坚持不设置repost功能让IG可以继续保持扁平,用户可以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小天地而不被所谓的流行打扰。
IG最成功的的确就是对美感的坚持吧。虽然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地方走向极端,比如矫饰过度、审美单一,但凡是被人使用的工具,最终都逃不出人性的弱点。所以我现在还是很喜欢IG,只是很俭省地喜欢。
很不错的商业传记故事和主要人物的心路历程,很难得没有造神,但IG的确是一个现象级的伟大产品。
《No Filter》读后感(四):no filter
No Filter,The Inside Story of Instagram wx个人号:树洞bonbon 听播客有host讲到instgram的故事,很感兴趣,就去找电子书来看,「mobi」格式下载打开后是空白,Google一下原因是Kindle专属格式?转换成epub就很顺利了 书名叫“No Filter",文字游戏一语双关。ins以滤镜功能为亮点,作者“不带滤镜”的写ins的发家故事。在author's note部分,作者提到入职大厂的员工一般都要签类似保密协议的合同,所以书中的信源source都进行了匿名化处理。 边读边highlight高光标亮作者的表达,学英语同时了解instgram这个app的发展历程。 “Instagram was one of the first apps to fully exploit our relationship with our phones, compelling us to experience life through a camera for the reward of digital validation.” instgram的产生背景: iPhone的出现催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软件,硅谷geek在为自己的新奇想法写代码; 内嵌在手机里的相机大家还不知道怎么用,拍出来的照片低像素又难看; 在Facebook上传照片的过程是一场hustle,加载、先建立个人相册; 硅谷码农们研发app都求快,不注重美学效果; …… ins的出现改变了什么? 让别人的生活可视化,滤镜、方格 … 网红诞生机器,品牌营销注重颜值(instgramable),拍照打卡景点、网红展… 滤镜处理过的美照是基本标配,营造了fancy dreamland “the story of Instagram is ultimately about the intersection of capitalism and ego—about how far people will go to protect what they built and to appear successful.” (app是继续小而美还是被资本化?保持ego还是扩大用户群?种子用户的质量在app扩大后如何继续延续) “a celebrity-making machine” 如果说ins对标国内是小红书的话,只要你的内容好,点赞喜欢收藏评论够多,素人也可以变网红 ?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our global population is striving for digital recognition and validation, and many of them are getting it through likes, comments, followers, and brand deals.”分享美图的动机是什么?人类社交动物的天性,获得数字认可(??评论
《No Filter》读后感(五):若是Systrom可以再选一次
鉴于这本书刚被获评FT & McKinsey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快快的从图书馆借了本快快的读了读。和行业和APP本身的发展一样,本书确实适合速读。
写实的部分总体还是比较精彩的,特别是Systrom的创业背景环境和Instagram初创期的以视觉美为本,以客户体验为核的文化及组织架构的演变。很多应该是首次披露。但作者分析的部分很少,定位应该就不是仔细剖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畅销书要有趣,易懂,最好再蹭点流量。太深的部分就不必呈现过多。
比较有启发的有几点:
1) 创始人成长、所学、所爱为一款APP注入了灵魂,这种灵魂在瞬息万变的掌上社交软件里找到一个核心支点(留住并分享身边的美),进而衍生到被一个群体所喜爱(西海岸文艺工作者),然后找到核心爆发点(人人皆可为网红,人人皆有可能把关注度变现), 终成爆款。同时硅谷的融资土壤,初期投资人及业内导师的指点迷津,美国潮流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引领作用等等都是其成功的催化剂。
2) 成为一款成功的爆款APP相对容易,但不断保持增长和影响力就很困难了,这里面重要的是保持这个灵魂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初心。这就需要创始人有极大的魄力,毅力和抗压能力。很显然Systrom似乎在关键时点缺乏魄力并非常理性化,他的APP和他出售给Facebook的决定将永远的把他刻在硅谷的历史上。或许是他的理想化?急于变现?害怕竞争?让他做了这个决定。这个决定也使得他很难迈入伟大的创业者行列。Facebook拒绝了YAHOO10亿美元的收购。现在YAHOO已经不在江湖了,而Facebook成长为8000亿美元市值的科技龙头。Snapchat拒绝了Facebook 20亿美元的收购,自己也成长为800亿市值的社交龙头。如果Instagram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相信市值绝不会低于Snap。Systrom也不必要离职了。八年千倍的估值差距,证明了商业社会有时候必须果断且奸诈。Zuckerberg就是个最好例证。若是Systrom可以再选一次,或许行业的竞争会大不相同。
3) 某种程度上Facebook和腾讯很像,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撑最早都是居于社交。这样就有一种天然的危机感,不断寻求自我突破,以一种极大的勇气甚至不惜杀死自己的魄力来寻求突破。可以想象要是没有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购,现在的Facebook必然更脆弱。
4) 对科技巨头的监管无论西方还是亚洲都是有严重滞后性的。对于美国而言这种监管的难度不用说只会更大。 这不只是投资或者收购阶段的审核,更多的是持续性的监管,并基于科技形态的变化不断改变监管的形式和方法。在主流媒体时代,Trump想要上位的可能性极其渺小,但现在的媒体渠道给了无数类Trump成为总统的可能 (PS: Trump女婿的弟弟Joshua可是狠狠地从Instagram上赚了一笔)。
《No Filter》读后感(六):从Instagram早期创业历程,看优秀创始人特质
周末读了Sarah Frier写的,讲Instagram创业故事的新书No Filter。这本书被誉为“Social Network”的续篇,因为里面也描述了大量Mark Zuckerberg和Instagram之间的复杂故事。看完之后觉得Instagram的早期创业故事很典型,和大家分享一下。
创始人Kevin Systrom 83年出生,父母分别是Zipcar和TJ Maxx的高管。Kevin在中学时候开始喜欢编程,2002年入读斯坦福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比我大2届的学长……),在2005年的时候第一次遇到Mark Zuckerberg,当时Zuckerberg正在给初创的Facebook招人,邀请他加入,他犹豫了一下,大学导师说,这个Facebook只是一个短期流行而已,不靠谱。于是他没去。
//启示:短期在年轻人里流行,上一代人看不懂的事物,往往具备巨大的潜力。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Kevin一直喜欢摄影,在大三时候,去了佛罗伦萨交换一个学期,专门学习摄影。在那个时候学会了使用古董胶片相机Holga拍摄方形的,模糊的照片。
//启示:创始人个人的经历和兴趣与创业结合起来的时候,也许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2005年Kevin来到Odeo实习,他的mentor是Jack Dorsey,在工作中Kevin和Jack关系很好,当时Jack Dorsey牵头要做一个新产品叫做Twitter,邀请Kevin留下来,他觉得这个也不太靠谱,于是就毕业后加入了Google(2006年),然后在Google作为市场营销职能呆了2年,因为他不是CS出身,因此没有被谷歌的APM项目录取,觉得不开心就离职了,加入一家叫NextStop的创业公司。
//启示:在一个行业的早期,未来很厉害的人往往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相遇,珍惜善缘。
在那个时候,硅谷最火的就是Foursqure这样的SoLoMo概念产品。于是他和一个在Google的朋友做了一个结合checkin的社交游戏原型Burbn(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或者要去什么地方,这样朋友可以也来参与聚会,是不是很熟悉?),在一个Hunch高管组织的party上遇到了Marc Andreessen,以及Baseline Venture的Steve Anderson。他们觉得Systrom有Stanford和Google的经历,又想创业,值得跟踪,Steve Anderson提出一个条件:Kevin要找一个cofounder,给他10个点,他就投资。
//启示:创业路上,合伙人非常重要。真格基金也是非常强调合伙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第一次创业的年轻人。
Kevin先找了和他一起做Burbn的这个朋友,但是他不想离开Google,于是又找了一个他的Stanford学弟Mike Krieger,他们在大学时候参加了同一个Fellowship,当时在Meebo(一家社交软件公司)工作,他当时也想做移动的App,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成为合伙人。
//启示:好的联合创始人,往往具备共同的经历和兴趣带来的信任和热情,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同时他们也很互补,Kevin很适合产品战略,外向,Mike是个技术狂人,喜欢对内。而且股份划分要有主次之分,避免以后产生问题。两位创始人都是自学iOS编程,是新技术的爱好者和早期布道者。
他们拿到了A16z的250K投资,Deal leader是Ronny Conway(是的,尊贵的Ron Conway的儿子),以及Baseline的250K。然后他去找自己之前的Mentor Jack Dorsey要一些建议,Dorsey觉得他们要做的事情非常陈词滥调,只是蹭热点,但是他一直觉得Kevin人不错,于是他放了25K,这是Jack Dorsey个人第一笔天使投资。
//启示:早期投资,人比事的重要程度要大得多。
但是显然他们做的这个事情不太靠谱,哪怕Ronny Conway在投了之后,也跑来跟他们说你们这东西不靠谱。所以他们转型,准备做一个“帮助用户拍好看的照片,然后发到其他的社交网络的工具“,这样可以借助已有社交网络的力量。然后他们想在这个工具上可以加上关注关系,做成“图片的Twitter”,但是Kevin坚持不加上类似Retweet的功能,因为他希望每个人分享的都是自己产生的内容。Kevin在和女朋友度假的时候想到,当时手机的摄像头质量很差,所以加上滤镜之后,可以把照片变得风格化,这样就看不出质量好坏了。
//启示:创业初期,发现商业模式不靠谱要及时转型,创造性地解决用户真实存在的痛点问题,并且对自己的产品形态要有深入思考,避免人云亦云。
在一个Travis的Pitch event上,Kevin遇到了Chris Sacca(当时他已经投了Twitter和Uber),他们在Google也有短暂的交集,然后Kevin说,我只邀请三个天使参与我这一轮,Jack Dorsey,Adam D’Angelo(前FB CTO,Quora创始人),和你。这下Chris变得很感兴趣,看到Kevin那么自信的样子,就答应也投了。
//启示:Pitch VC的时候,不仅要把事情讲清楚,也要学会制造稀缺,好的谈判技巧也很重要!
此外,这本书里面关于Instagram的增长的几个关键节点,Mark Zuckerberg收购Instagram的过程,以及之后和Instagram的dynamics,都非常精彩。也充分展示了Zuckerberg的一些特点:
强烈推荐对创业,互联网和创业感兴趣的朋友阅读本书,期待中文版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