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本由[奥]斯蒂芬·茨威格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一):致敬建设人类社会每一位
14个历史故事,对人类进程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涉及zz、科技、音乐等领域。茨威格字里行间体现着对英雄主义的颂扬,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只是也许读惯了短句,面对超长句段,需要剔除形容词去理清主谓宾。猜测这也和德语的句式有关。
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是《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前几年还在感慨公交投币麻烦,如果能支付宝扫码支付就好了。没过两年,实现了。在今天科技高度发展,提供便利的生活。作为人类之一,这种自豪是每次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时就充斥心中的。但在19世纪,电学的幼年,把电缆线铺设到海洋里,联通跨洋的两大洲,是敢想不敢做的。人类往往会有这样一些人,有勇气和执拗去尝试。菲尔德出现了,以全身精力去实现。随着他的努力,失败三次,舆论劈天盖地,当初看似成功时欢欣雀跃的人们,骂他也是最狠的。乌合之众,集体无意识下舆论暴力攻击,我害怕人类伟大的先行者一蹶不振。在商业开拓的人,其实是需要鼓励的。挣钱之外又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但也经常因为投资什么超前的项目破产,被视为骗子。还好,菲尔德最后成功了。
勇气、毅力、不服输,如果坚信必将成功,那么旁人的目光算什么呢。当然我希望英雄们做事有很多支持。致敬从前以及现在建设人类社会的每一位,希望大家事业顺利,造福人类。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二):像河底的石头一样,度过酷暑和严冬
网易云音乐,亨德尔《弥赛亚》后的几十条评论中,有一大部分是的留言是:看完《人类群星闪耀时》,被茨威格安利过来。
从收到这本书开始,看完三遍之后,我一直循环读里面的故事,并且带在身边,只要有空闲时间,都拿出来看几章。其中《亨德尔的复活》正好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这篇从亨德尔57岁时的一次中风开始写起。写他如何克服艰难康复、康复后的黯然颓废。之后某一天,他看到了贫困诗人寄来的唱词。唱词的第一句,赋予他无限灵感,在一种狂热之中,他花费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弥赛亚》的作曲。他的医生听完之后,赞美亨德尔是被神灵附体,亨德尔却说:是上帝的礼物。
我反反复复看他创作的这一段。这段时期,正值我的“中年迷惘期”,不仅丧失自信,连之前以为矢志不渝的坚持都有所动摇,工作停滞不前,整颗心变得空无一物,成了一个空洞的杯子。就是在这样的字里行间,我如同修炼的人,往心里汲取能量。我能感受到那只空的杯子,注入了某种力量。信念可以让一个人死亡之后复生,能让枯竭之地再次焕发生机。而一个狂热并且谦逊的人,注定会收获灵感之神的眷顾与馈赠。
我在深夜读这篇,读出声音,感动得泪水涌出。我在陪女儿考试的考点,在拥挤混乱的休息厅看这一篇。窗前、床边……就算在家里,我从房间走到厨房,再到阳台,手里也拿着书,不舍得放下。直到我熟悉书中的每个人物,每个故事,直到我能表达出自己看完之后的感想,才正式把书合上。作为“看完”这个阶段的结束。
中年人是很难被鼓舞、煽动的。不是因为麻木,而是因为自认为被生活磨砺,于是开始对他人经历不屑。更因为深陷各种琐事,成功的标准逐渐单一、甚至唯一。富有的人、有权力的人、胜利的人才是闪耀的群星;失败的人、贫穷的人、被压迫的人,离成功一步之遥的人,是尘世中无用的顽石。
茨威格却将这些人,写进书中,让人们看到光芒,还有光芒背后的杀戮、暴虐、死亡。第一个站在太平洋面前的欧洲人,在前一天,让他的狗撕咬无辜的印第安人,也正是他,一生温柔善待他的印第安妻子;在读书之前,我从不知道,在加利福利亚淘金热的背后,还有一位拥有金矿的”乞丐“,死于衰老与贫穷;南极冰雪之下,埋葬着探险家和科学家的尸体和绝望……
不能否认,创造历史的人、让世界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许许多多人和事件中,还有残暴的人、固执的人,他们一次次失败后,收拾烂摊子,再一次重新开始。坚持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止一年、两年。可能要一生持续做一件事,或者几代人做同一件事,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书中我最熟悉的一段是《拜占庭的沦陷》。关于这段故事,我曾经在《三体》中读到不同的描写。第三本《死神永生》里的“魔法师之死”。在拜占庭被攻陷前几天,有一个自称魔法师的妓女,来到君士坦丁十一世面前,声称她有魔法,她在看守严密的情况下,摘到罪犯的头脑;她在封闭的石棺中,拿到了圣杯……她愿意去刺杀苏丹,以获得“圣女”的头衔和身份。她无法表达自己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魔力,只能含糊地说:对于我来说,那些地方,是打开的……没人知道,这是高维碎片的魔法。当碎片离开地球,所有的魔法都消失了。君士坦丁陷落。15万人征服8千人,本身就是降维度的打击。
群星照耀着历史,也闪耀在当下。如我这样平凡的人,是躺在河底的石头,能看见星光,却无法抵达。没有波澜壮阔,不用担负人类的责任。就随着时光,缓慢度过酷暑、寒冬。平静地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吧,再多坚持一天吧,因为群星,就是这样做的。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三):译后记
本书是奥地利杰出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于1912 年至1940 年间创作的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
“Miniatur”(译为“特写”)这一概念源自绘画,意为细微画、小品画。它指专绘于面积颇小的物品之上的工笔画,尤指书籍上的小品工笔画。“特写”也用于音乐中。音乐家以随笔或速写的方式,谱写一时的心绪或留住一个特别瞬间。文学中,“特写”意为篇幅相对短小的短故事,中篇小说,轶事,残篇,微型小说,超短小说,闪小说或俳句。它是一种象形的绘画般的书写,以词汇为材料,将事件和场景绘制成画面。
《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十四篇历史特写,十四幅历史微观画,尊崇真相,以茨威格渊博的学识,完全个人的独特视野创作而成。每篇特写虽篇幅精短,但情绪强烈,把握了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决定命运、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巅峰时刻;施展了完整、巨大而浓缩的诗意和戏剧性力量。无论是追逐一种不存在的历史原态,还是试图在历史—— 这一迷人的玩笑中收获嗟叹和预言,跟随茨威格的创作,读者不难在一幅幅独立精悍、醒目绚烂的历史画作中获得启示和满足。以一系列的模进,每篇特写都以独特的风格,实现了历史事件的节奏生气。为此,在作者和读者共同的呼吸和心跳间,历史得以活灵活现,并在阅读和想象中浮现眼前。此外,人道主义者茨威格还以他的激情、悲悯,以他对悲剧英雄命运的高度关注、共情、怜惜,表达他对造物主的敬畏,对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备的神性,迸发的创造力的肯定以及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
我想谦卑地隐匿自己,在一座精妙的历史博物馆中默默保护一种安宁与完整;不站在一幅画作和一位观赏者中间,也不打扰历史有力地附身于作者笔端时,与读者的一次对视。
感谢读者的宽宏大量。感谢编辑和出版人。
姜乙
2019 年3 月于北京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四):律动的节奏,高远的意境
评姜乙译《人类群星闪耀时》
文 / 胡丹(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硕士生导师)
茨威格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一”。但实际上,他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文学。他笔下的十四个故事与其说是试图再现历史上十四个著名的场景,倒不如说是利用这些场景作为背景,来虚构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典型心理和典型行为。他是以文学的笔触虚拟出导致历史结果的进程。其主要的依据并不是历史的,而是心理的。翻译这样的作品便对译者的语言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译者可以不必精通这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但必须对中德两门语言有深刻感知力,并洞察人情世故。
姜乙译版就这一点来说,姜乙翻译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译本。茨威格在着力刻画的这十四个场景时采用了不同的体裁,有诗歌、有散文、有戏剧。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也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语境选用了不同的语体。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译者在翻译诗歌时所采用的诗化的语言风格,使得译文不仅能从语体上与原文相匹配,也能产生出强大的渲染力。
在翻译诗歌时,译者在形式上选用了诗行长短不齐、不拘韵脚、纯粹以节奏取胜的自由诗。这就要求译者对于诗歌分行所带来的节奏感必须有非常精准的把握。诗歌分行的基本作用是在流畅的阅读进度中加入一种故意的停止,为接下来的纵身一跃埋下伏笔,从而产生出一种“欲擒故纵”的效果。
《英雄的瞬间》中有一段描写,刻画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行人被押赴刑场时的画面:
他们昏沉的双眼艰难地 凝望一方阴暗的世界。 几间平房围成方形, 低矮的屋顶挂着肮脏的霜, 圈住的广场布满黑暗和雪。二字和三字组的交替构成了这段诗歌的基本节奏。第一行是规律的二字/三字组的交替。中间的两行基本上全是单调的二字组。这种单调便可以在阅读中营造出一种“抑”的效果,这便是“擒”,也便是“节”。再读下去,就可以在最后两行收获“纵”的愉悦,也便是“奏”。最后两行构成字数相同、但意境悠长的对仗。而在节奏上,这两行诗歌的节奏又是富于变换的。这便和前面两行在节奏上的单调形成了对照。“节”字的本意是“止”,是“制”;“奏”字的本意是“进”,是“走”。明明是要“进”、要“走”,却偏偏要“制止”一下。这样便产生一种自然的姿势,那便是非跳不可!走路原是连续的,可那是散文的语言。在跳跃之前却要故意制止一下,这便是诗的语言。如果没有这样的停止,不为后面的跳跃埋下伏笔,那么节奏将变得毫无意义,意境也将成为一种空谈。以上这个例子说明,译者的自由诗没有了韵律和字数的束缚,就可以为了意境这一目的而不择手段,最终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的境界。而这恰恰是自由诗所最擅长的。因为相比于小说,诗歌天然的劣势就是缺少故事性;相比于戏剧,诗歌天然的劣势就是不可能烘托出冲突。
又如《马琳巴德哀歌》。年迈的诗人歌德坐在马车之中,思绪汇成一首诗:
今日仍是一朵未开之花, 又能对再会作何期盼? 天堂、地狱由你定夺, 我的心绪啊,纷繁不宁!每行诗歌的字数大致相等,都在八至十个字之间。四行诗均以一个四字组结尾。第一行和第三行的前半部分均是二字组,而第二行和第四行的前半部分则均是二字/三字组交替。这样的一种节奏,其功能正如舞蹈上的鼓板的作用,有规律的隔着一定的距离而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这就是一种均匀的节奏感。接触到这样的节奏就不禁会感染到它的力量而想要跳跃起来。因此,它在诗歌上就有利于语言的飞跃。这样的译文是一种有规律的均匀的起伏,仿佛大海的波浪,人身的脉搏,第一个节拍出现之后就会预期着第二个节拍的出现。这预期之感具有一种极为自然的魅力。这预期之感使得下一个诗行的出现仿佛是在跳板上,欲罢不能,自然也就有利于语言的飞跃。
姜乙译版除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属性之外,译者的译文还有一种“深入浅出”的特性。它不仅是大众的,也是小众的。说它是大众的,是因为它所用的语言是贴近大众的,并不去堆砌一些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是偶尔因为原著而有一些排比的句式。说它是小众的,是因为要理解用这样的语言所刻画出的意境不仅需要读者具备相当高的文学素养,也需要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大众”意味着“浅出”的表达,“小众”则呼唤“深入”的理解。译者正是试图通过自己语言的“浅”引出读者内心感受的“深”。这样的译文,初读起来不会给人以莫测高深的畏惧心理,接触久了也不觉得其所营造的意境浅陋,打通了由浅入深的一条通路。这就是第一等的好文字。所以它才可以既是大众的,也是小众的。这样的译文也与原著作者的语言风格暗合:在描写那人类历史上的闪光时刻之时,尽量克制创作时的激情与冲动,将紧张而又高潮迭起的心理活动蕴藏在平静流淌的文字之中,给人以一种静水流深的印象。
译本的语言质量不仅体现在对诗歌的翻译上。在对散文的翻译上,译文也能够做到不愠不火,在字里行间中呈现出一种散文诗的特质。而在翻译书中的戏剧时,译文也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冲突里所蕴含的紧张气氛。这些地方都需要读者好整以暇地去细细品味了。
姜乙译版《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五):震惊,让拿破仑遭遇滑铁卢的元凶竟然是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世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永远是那些微小的瞬间!
《人类群星闪耀时》囊括了14个扭转乾坤的时刻,历史从那一时刻发生了变化,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人民的命运!艺术家的灵感迸发,大国战争的惊天逆转,文学家的垂暮时刻……作者用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这些值得被人类历史永远铭记的片段,让人不自觉地跟随历史人物,共同经历跌宕起伏!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年轻时曾周游世界,结交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且深受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双双服毒自杀,文学大师的结局令人唏嘘!
斯蒂芬·茨威格著作颇丰,在小说和传记上的成就最大。大家都很熟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小说,就出自茨威格的笔下。而传记领域,则绕不开《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不是干巴巴的历史回顾,而是将历史事件,以故事的形式,精彩地呈现给读者。茨威格在书中,给人物加入了心理活动等细腻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时更能身临其境,体会被历史洪流裹挟前进的人的无奈与辛酸。
书中的14个历史时刻都很精彩,下面我选取3个片段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再伟大的天才也怕猪队友
“在人类历史中,最令人惊奇的时刻是命运之线瞬间落入一位卑微之人手中。”
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出后,势如破竹,一路进攻,不费吹灰之力地入驻巴黎王宫。英、普、奥、俄立刻乱了阵脚,迅速从内讧走向团结,集结军队,准备联手彻底将拿破仑这个篡权者打败。
拿破仑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决定赶在四国军队汇合前,将他们逐个击破,他每一天都是在跟时间赛跑!为了防止布吕歇尔的军队和威灵顿的军队会合,他调拨出了一支部队紧逼普鲁士军队,这个部队的元帅就是格鲁希。
这个格鲁希是什么人?在成为元帅前,他最高的职位是骑兵队长。一下子被拿破仑委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和任务,这对格鲁希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拿破仑只给格鲁希交代了一项任务:追击撤退的普鲁士军队。交代完后,拿破仑就带着主队继续前行,与法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当双方打到精疲力尽的时候,都在热切盼望着增援部队的到来。
格鲁希的部队距离拿破仑的位置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但格鲁希满脑子都是“要追击撤退的普鲁士军队”的命令,即使身边的将士们数次劝言,让他带着部队赶快去前方增援,格鲁希仍死守命令,犹豫不决,最后遗误了战机。
等到格鲁希姗姗来迟,到达拿破仑与法军发生交火的地方时,才看到满目疮痍,战争早就已经结束了,他们来晚了。
俗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如果格鲁希不死守着拿破仑的命令,而是及时地赶到拿破仑身边去支援,那么世界的格局将会有大大的不同。但历史永远不会给我们再来一次的机会,一瞬间的选择就已经决定了你未来的道路!
02
失败的确是成功的亲妈
“电”就像海格力斯一样,是个巨人。它在摇篮中就推推翻了迄今的一切定律,摧毁了一切行之有效的规则。
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一位年纪轻轻却十分有钱的富豪,和一位名叫吉斯伯恩纳的英国工程师一拍即合,一个有技术,一个有资金,两人致力将电缆跨洋(大西洋和太平洋)铺设完成,连通欧洲和美洲!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技术和机械都抱有很乐观的态度,许多富豪都愿意为这一壮举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一年马不停蹄的准备工作,超长电缆和巨型海船等所需设备终于到位了,无数人聚集到爱尔兰瓦伦西亚的一个小港口,都想亲眼目睹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但是,伟大的成就往往一波三折,第一次投放电缆失败了。菲尔德毫不气馁,又策划了第二次电缆铺设行动,结果再次失败了!这个时候,那些起初很乐观的投资人也开始怀疑这项事业的正确性了!但菲尔德确一直坚持,从不放弃。
他们又第三次铺设电缆,成功啦!得到消息的人开始到处宣告这一历史性的创举,菲尔德被推崇为了圣人!可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电缆发生故障,在第一次通话成功后再也没有信号了,人们纷纷咒骂菲尔德是骗子,菲尔德一夜之间从圣坛跌落,声名狼藉。
可菲尔德仍然没放弃,六年间,他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就为了能再次启动跨洋电缆铺设行动。1866年7月13日,电缆铺设成功,美洲和欧洲的信号畅通无阻!如果没有菲尔德的契而不舍,欧美洲的联通信号肯定要晚许多年!
03
大文豪也躲不过不幸的婚姻
列夫?托尔斯泰生前创作了一部名为《光明黑暗》的戏剧,他通过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再现了自己的家庭悲剧和心中的苦闷。
晚年的托尔斯泰与夫人索菲娅的矛盾与日俱增,两人相携走过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却分歧不断,伤害不止。
一天,当托尔斯泰面对热血青年的咄咄逼问,面对青年指责自己对革命和自由的抗争有所懈怠,自己仍在享受资本主义带来的可耻服务,过着庄园大老爷般的舒适生活时,托尔斯泰百口莫辩。
虽然托尔斯泰早就想遣散仆人,过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但他的夫人却不同意;他想将自己的所有版税捐赠出去,但他的夫人却跟他作对,死守着这些财产不放手。他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写过什么内容,这些他的夫人都会千方百计地打听,还经常半夜三更到书房翻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理想事业的停滞让托尔斯泰烦闷,伴侣的不信任和严密“监管”更是让他心力交瘁。最后他终于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悄悄地寻求医生和女儿的帮助,在1910年的一个冬夜,离家出走了。
几天后,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的火车站候车室中,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这位老人仍强烈表示拒绝见他的夫人索菲娅。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个认知:“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仔细翻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桩婚姻中,不止托尔斯泰一人感到痛苦,他的夫人索菲娅也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就像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的一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婚姻不幸的真实原因,只有两位当事人知道了!
《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还记录了许多精彩的历史时刻,茨威格在写这本书时,运用了丰富的写作手法,比如诗歌、剧本等,他用艺术的细腻将每段故事呈现出来,就如同一首变奏曲,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忧郁沉闷,如同真正的历史一般,在起起伏伏中,不断向前!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六):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犹豫就会败北
2016年,戴威在理想国际大厦租下了4层楼,正式把ofo全球总部搬进了这座互联网公司的“风水圣地”。
假如有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共享单车”,当他站在这座中关村租金最高的写字楼下,他一定会惊讶于眼前的景象:抬头望去,ofo的logo醒目地占据着天际线的C位,近处的地铁口、远方的街道、不计其数的小黄车整齐地排列在路旁,等待着骑士的到来。
那是2016年,一个ofo高光到刺眼的年份,戴威已经做好准备,要成为这个市场的王。
但当他坐在可以俯瞰母校燕园的办公室里,意气风发地把OFO总部的办公室命名成纽约、东京,甚至是乌斯怀亚——世界最南端的南美小城时,他一定想象不到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他的一次过于犹豫的并购决策,将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三年之内,数十万计的小黄车会因为这次决定永远在“单车坟场”里长眠,大鳄们再也没有兴趣收购一家已经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押的公司,即便它几乎成为这个市场的王。
没有人知道他会如何看待自己当初的决定,但如果戴威读过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走过仿佛小黄车从未存在过的空旷街道时,他一定会想起书封上的那句话: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犹豫就会败北。
1.在2000年响起的,不只是新千年的钟声,还有第一次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的巨响。
不满3岁的腾讯被冲击波震的奄奄一息,摆在29岁的马化腾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找到接盘侠转手出卖公司,或者找到一笔钱给腾讯续命。
马化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找接盘侠甩锅。
虽然彼时,连没有通手机信号的乡下标语墙上,都刷着“通往21世纪的道路-信息高速公路”,但让小马哥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找了搜狐、联想、雅虎……甚至是深圳市电信局都没有人愿意接盘,已经有500万用户的QQ,连100万元都卖不出去。
无数次的谈判最后,小马哥放弃了贱卖,选择了继续死撑下去。
没有人能知晓,在那些抉择时刻到来时,是什么促使戴威和马化腾做出了当时的选择,但有一点可以确信:
无论是滴滴的收购团队走出理想国际大厦,还是马化腾幽怨地离开深圳南山区的某张谈判桌时,他俩都没有意识到
这个看起来寻常无奇甚至还有点儿丧的某一天,是能改变一切未来的“命运时刻”。
2.命运唯一公平的地方,是每个人都会平等地拥有“命运时刻”,但没有多少人知晓:那些改变命运的时刻,总是伪装成寻常日子的模样。
2010年5月22日,美国佛罗里达,资深程序员汉耶茨把自己闲来无事用GPU计算出的10000组数据,发送到了另一位程序员的数据储存地址上,换了两块棒约翰的披萨。
汉耶茨当时在比特币论坛里贴出的披萨照片
这些数据的计算程序和程序原理来自一本神秘人发布的白皮书,本质上是超复杂方程式的特定答案,以及求解过程在整个计算网络的记录。
在2010年,它们只是一些除了能测试电脑计算能力以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数据。对于汉耶茨来说,能换两块披萨就已经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意外收获了。
但8年后,这些数据有了一个几乎已经广为人知的名字“比特币”,如果按照它们的价格高点计算,10000个比特币大约等于13亿人民币。
3.寻常日子里的不经意之举,改变的可能不只是个人的命运,它的蝴蝶效应,甚至会摧毁一个世界。
1914年的英德战场上,英军刚刚取得了一次压倒性的胜利,一名叫做亨利·坦迪的英军士兵正端着枪清扫着战壕。
他在一处废墟中发现了一位受伤倒地的德军士兵,也许是他觉得自己的枪下已经没有必要再多一条亡魂了,或者是觉得押解俘虏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他没有对这个已经无任何抵抗能力的德军伤兵做什么,而是挥手示意他快点离去。
这位被幸运之神突然眷顾的德军士兵,其实是个是奥地利人,在参军之前,他只是一名没有考上艺术学院的失败画家,十几年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阿道夫·希特勒。
亨利·坦迪,几乎一生都会在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开枪。
4.人的命运,其实就是像这样的某个“平凡的瞬间”改变的,而这无数个“平凡的瞬间”汇集在一起,就是历史。
许多充满戏剧性的巅峰时刻、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决定性时刻,往往发生在某一天:
1917年4月9日,一个戴着皱巴巴帽子,穿着破旧外套和一双可笑笨重的鞋子的中年人,跟着一群同样穿着破旧,手提箱篓的人们出现在了瑞士火车站,他们准备取道德国返回俄罗斯。
这是一群长期流亡在国外的俄国革命者,虽然当时的俄国临时政府听说了他们要回国的消息后,有意将他们视为叛国者,但这件事除了作为一条报纸新闻之外,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甚至他们那些留在瑞士,没有一同回国的同志眼里,这次“借道”之旅的意义可能也只是旅行而已,还有一些人想要托他们给老家捎点儿生活用品,带去问候。
破旧的列车平静地试过瑞士边境,穿越德国,最终停靠在了彼得格勒,那个穿着破烂的中年人终于再一次踏上了阔别14年的祖国土地,他叫列宁,几个月后,在他的领导下,爆发了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十月革命。
许多充满戏剧性的巅峰时刻、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决定性时刻,也许会发生在某个时辰:
1453年4月,一队望不到尽头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如同突发的洪水般出现在拜占庭城墙外的平原上,冲动而野心勃勃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发誓要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为己有。
虽然苏丹已经倾举国之力集结大军,但面对君士坦丁堡—这颗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宝石,还是无能为力。
漫长的攻城战不断被拜占庭帝国的士兵击退,虽然庞大厚重的城墙已经被轰击的伤痕累累,但是奥斯曼帝国的士兵却始终无法进城一步,直到——几个土耳其人偶尔在内城墙坚固的防御工事外发现了一扇忘记关闭的小门。
一支部队几乎是毫无抵抗地冲进了君士坦丁堡内,慌乱的守兵没有在第一时刻组织军队打退袭击者,而是选择慌乱逃离。
最终,不计其数的士兵顺着这扇小门冲进城内,东罗马帝国和它最后一位皇帝一起死于乱军之中,疯狂的奥斯曼帝国胜利者洗劫掉了城里的一切财富,焚烧了所有他们认定的所有异端——凝聚着千年智慧的图书,保存着希腊哲学的长诗,凝练着自神话时代起传承的精妙艺术的雕像与画作。
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在这一刻遭遇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许多充满戏剧性的巅峰时刻、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决定性时刻,甚至会发生在某一分钟:
1815年6月17日,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不断地端起望远镜,等待着自己的元帅格鲁希领军前来。
但是格鲁希在战前接到的是追击普鲁士逃兵的命令,虽然战场上所有情势都表明,此刻他最应该做的是带领军队冲向威灵顿的战场,但是在犹豫了一分钟后,格鲁希还是下令继续按照皇帝的命令追击普鲁士的逃兵。
这一分钟,决定了滑铁卢战役的结局,也决定了拿破仑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命运。
5.沿着历史环环相扣的锁链回溯,像这样的“命运时刻”不计其数。
有些“命运时刻”——比如那两块价值1万个比特币的比萨饼,更像是玩笑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但更多的命运时刻里,是生是死,是赢是输,其实只取决于:
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时,,到底是不是选择犹豫。
不妨试着回顾一下过去的人生,我坚信“命运时刻”已经在你毫无意识间出现过很多回,但你可能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过它的存在,只是随波逐流地让命运摆布,或者任由它离去。
假如你曾经有过被命运戏弄的体验,或者回首往事时才突然发现自己错过了太多也许可以改变一切的机会,你真的应该好好读一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看看这位“传记之王”笔下14篇伟大的历史特写,去见证那些真实的历史事件里,决定命运、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
这14篇历史特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但如果你真的认真读过这些像群星般璀璨不渝地照耀人类历史的伟大瞬间,你会知道“命运的时刻“到底长什么模样?你会坚信命运真的会平等地给予所有人获得高光时刻的机会,不起眼的庸碌之人也有可能改变世界。
接下来,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命运时刻的降临。
不要犹豫,犹豫就会败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七):偶然与永恒
近来无事。
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每日近四小时在地铁上的奔波,和在律所得幸闲暇独处的时段,提供给了我大量空想的自由。
在空间上我是自由的,从一个点挪到另一个点,再原路返回,我甚至怀疑我自己在人潮中所走过的步子都能刚好踏入我先前的脚印,只不过被无数匆匆的人们踩过,用双眼无法感知,只是自己心里清楚,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
在时间上我是自由的,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翻开了普鲁斯特那本出现在《情书》里闪了几闪的回忆录,现在想想那电影里面的场景多少是有点失真:要让那男主从容地带上这本书,只怕不是厚厚的一握,而应该是一个满怀。当然,拿书名来映衬主人公的心是再好不过的,这书名不论如何都诱惑着让人鼓起勇气,还有些沉静烂漫的气息,让人不知里面藏着什么就激动地想要打开来看个究竟:“追忆逝水年华”。鲁莽的人不知道那里面藏着一个人的一生,他妄图用一个晚上去发现,但看到的只是炫技一般的文字描写和天马行空的毫无逻辑可言的想象与幻境,倘若他人问起来,他会说,啊,真是美妙。但若再问一句,讲了什么?他便怅然若失。
我就是在这种怅然若失中抽离出情绪,转而投身《人类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各自为政,开始和结束都清晰,这样完整明了,省去了好多思维的游离。断断续续,也算是得见风采,阅读完毕以后,在此作个总结,因为也不想在再次沉浸于普鲁斯特的回忆之河的时候,把这星星点点忘个一干二净。
茨威格在序言里把人类漫长的历史比作夜空,黑暗的夜空。少有几颗星星去点亮它,我们眼里仰望的是漫天繁星,可在星星之间隔着的,是漫长的距离,光在漫长的穿越中于星际间游走,路过一处便点亮一片夜空。那些决定人类历史的人们就正好被茨威格比作了一颗颗星星。
他写道:
“历史大部分时候是个编年史家。他冷漠而持久地穿针引线,将那根巨大的历经千年的链条环环相连,因为所有的巅峰时刻需要绸缪,所有非凡之事需要酝酿。一个民族,总是上百万人中才涌现出一位天才。世界总是在荒疏了漫长的无谓时光后,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才悉数登场。”尽管从小接触唯物史观的教育,始终被教导:历史就像是游戏机里人物的能量条,积蓄积蓄再积蓄,拥有各种基础,万事俱备,到合适的时点才会突破进而产生新的变化,等到了这一时刻,变就是自然,不变也只是暂时。但是,人们有没有许多瞬间,曾经怀疑过:也许没有某一个契机,或者某一个人物的出现,人类文明的进化或是某一民族的命运将变得完全不同,或是推迟难以预知的岁月,至少我不止一次的想过。失败者对“如果”永远情有独钟,如果如何如何,过去的事情就会怎样,这实在是回首往事时最为有趣又最为辛酸的部分。而当回望历史时,这样的情结又往往让历史也变得生动不已,它为历史的许多时点赋予戏剧性,使得它不再看上去是那么的按部就班。
茨威格的此部作品就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从历史的重大时点切入,关照伟人们的心理、行为,他们的情绪、举动,以及这种举动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他们所处的世界的走向。茨威格的历史不是一个平缓的梯子,每一步都有等同的意义和价值,它的历史除了像夜空,还像是打水漂,石子在水中蹦跳着,仅有出入水面的那一刻激起浪花,其余时刻沉寂而又平静。而激起浪花,或称遇见繁星的时刻是那么难得,以至于在发现它的时候,作者不吝用极大的热情赋予逝去的英雄无与伦比的信念、毅力与勇气,体现在文字里,读来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畅快淋漓。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有些篇里的情节已经记得不很清楚了,那就捡取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为例来讲。给予我最大震撼的一篇是第二篇《拜占庭的沦陷》。非因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的热烈,而是因作者在其中难得的热忱与冷静的并存,对人文与艺术的珍视,对武力的敬畏与批判,又兼具对文明陨落的叹惋。
穆罕默德二世,统领十五万大军攻占孤星般的西方文明的古老中心,基督教的圣城君士坦丁堡,这一古老的历史事件在茨威格笔下演绎出了别样的风格。
胜利不是偶然得来,历史在茨威格笔下不是自然而然,穆罕默德二世开篇便以乱世枭雄的姿态出场:父亲死后他迅速巩固权力,不惜杀死胞弟。执政之始便将拿下君士坦丁堡作为自己最宏大的理想与目标。为了拿下城防这座久经加固的圣城,命工匠研发出威力最为强大的火炮,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运往前线;直至开战前夜,都宣称恪守和平以掩人耳目。此外,基督教世界的分崩离析同样加速了君士坦丁堡的覆灭,茨威格写道:
“然而在历史中,理智与和解的时刻向来短暂易逝”。罗马教廷与希腊正教达成虚伪的和解,直到圣城濒临覆灭之际,都未能等到西方真正的援助;战争的尾声,穆罕默德更是显示出自己天才的军事才能,如同当年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给罗马予以痛击一样,君士坦丁堡的金角湾难以攻略,他便反其道而行之,将舰队的船只从陆路搬运至外海,再下水抵达金角湾内港。兵者诡道莫过于这般。如此,他成功实现了突袭,使得圣城命悬一线。总攻前夜,为了激起士兵的斗志,他以自己的佩剑担保城破后,士兵可肆无忌惮地掠夺三天。士兵兴奋的呼号成为城破前最后的哀歌。
“声音犹如咆哮的风暴,席卷了颤抖中的城池”。拜占庭的沦陷从一系列的事实来看,穆罕默德以其雄才大略征服了西方,这使得他被视作历史银河里繁星中的一颗。作者敬服于他的勇武、智慧,同时存异议于他的残暴与野心,茨威格不单为胜利者讴歌。坚守城池直到最后一刻的市民、战士、以及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都以信徒与英雄的双重身份出现在作者笔下:
“黑暗中,烛光卖力地同低垂的穹顶扭打着,照耀着跪在地上垂死挣扎的黑压压宛如一整具躯体的人群。这句巨大的躯体是拜占庭的灵魂。它正向着上帝祈祷。”“君士坦丁带着几个亲信顽强地抗击入侵者,却在战乱的人群中,无人认得地被活活打死。直至第二天,人们踩在一大堆尸体中看见他饰有金鹰的红靴,确认了他的死亡。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光荣地以罗马精神同他的帝国一道同归于尽。”历史建立在许多偶然之上,这是本书的信条,茨威格一以贯之,用专节叙述了“凯尔卡门”——内城的一扇小门的陷落最终导致了整个城市的陷落,而这一切仅仅是出自疏忽:
“一个悲剧性的变故,一个神秘莫测的瞬间,就像在历史中时常发生的那些玄妙的决定性时刻一样,决定了拜占庭的命运。”茨威格又毫无疑问是个人文主义者,这使得他的作品时常充满慈爱和善良的光辉,在城破之后,茨威格用“十字架倒下”作为一节的标题,杀戮劫掠的战士,陷落的城池,让人觉得身临其境。在写到索菲亚大教堂的毁灭时,先叙述了穆罕默德望向他的最后一眼,教堂散发着圣洁的气息,在毁灭之时便尤其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般的哀痛。
“祭坛被毁,虔诚的马赛克被粉刷上石灰,而索菲亚教堂中高高悬挂的十字架那伸展了千年、拥抱尘世间一切疾苦的双臂轰然倒下。”“人类将永远无法得知,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敞开的凯尔卡门带来了怎样的灾祸;也永远无从得知,在罗马、亚历山大和拜占庭的劫难中,人类精神世界的损失有多么巨大”。抛开这篇来讲,我喜欢茨威格在本书中毫不吝惜的赞美之词与热情的歌颂,这让人觉得历史与其人拥有着无尽的动力与希望。
在描写作曲家亨德尔一篇主角战胜病魔的过程时,他写道:
“就像地表下蕴藏着神秘的温泉,亨德尔僵硬的身躯中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意志力、生命力。这些利率并未被毁灭性的打击撼动,它不想让它不朽的精神熄灭在必死的肉身中。”“他心中死去的一切重新复活,而他希望在他复活的那天死去,以便在复活的信念中走向永生。”在叙写探险南极的英雄斯科特及其随从的尾声时,他又这样写道:
“看上去徒劳无功的事业再次结出硕果,遗憾的事业变为向人类的大声疾呼:将力量集中起来吧,挑战那些尚未抵达的目的地。伟大的对决中,英雄虽死犹生,失败中的意志崛起,直抵无限高峰。因为偶然的成功和轻易的胜利只能点燃人的虚荣之心,却不能获得一个人在与不可战胜的强大命运的搏击中,因为覆灭而升华的高尚心灵。这类一切时代,一切悲剧中最伟大的杰作,时常刻画于诗人笔下又千百次地在生活中诞生。”无论一个人处于多么沉沦的境地,在阅读到这种文字时,想必都难以抑制心中燃起的热情。虽然我更乐于从细腻婉转的语言中去体会创作者的心情,这样的文风给予我的感受,更多的,是精神的震撼,而非心灵的触动。但我想前者才是其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不能奢求作者在描述决定人类历史的重大瞬间时,仍使文字保持细腻和缜密。片刻间奔涌出的思想正也是作者心情的写照,而这无论如何都会是热烈的、直接的。
是为读完这本书的简单的记录。
我在感受生活时也似乎常带着这种茨威格式的历史观,它不是流水般、或是直线般的,而常常是细碎的时点,毫无预兆的偶然出现,造就永恒。那岁月里邻接的一切都黯然无光,只有一个又一个偶然打动我的时刻熠熠生辉,然后让我终生为之怀念与怅惘。就像近日来每个独自穿过写字楼下的长长的道路,律所到地铁站的距离,我会忘记,列车在穿越漫长的黑暗的地下后突然迎接四面八方的阳光,我会忘记,人来人往,他们的面容我都会忘记,可今天早上出站时看到的冒着油烟的鸡蛋灌饼小摊,傍晚走出写字楼时,在路边偶然一瞥看到的一辆三轮车上,平静地摆放的玫瑰花束,在世界柔弱的金黄里绽放殷红的光,都让我铭记平凡生活里的一丝烟火气和遥远的幻想,这样的瞬间,我不会忘记。在我的历史中恰如繁星,恰如石子激起的水花,用记忆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成为一种永恒。
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NASA观测到的一颗直径130米的小行星曾与地球擦肩而过,距地球仅7.4万公里,而人类发现它的时刻,仅在它造访地球的前一天。
小行星2019ok这是种偶然吗,这真是太偶然了,若是它再近一点,它便可造就真正的永恒:我与我所钟情之人,以及这世上以兆计的生物,将通通化作灰尘,浮游于星际之间,但万幸它没有发生,否则这一偶然将再无永恒去将它陈述,诗人们将末世看做解脱,生来是一种偶然,逝去时以这样浪漫的方式,生发出无数种可能,说什么可与不能得到的在星尘中永恒得见,恕我实在不能苟同。我只愿在这小小世界里,平静地走完一生,我想拥有可以被记述为永恒的偶然,而非在梦中遭受恐惧,化作虚无。
这篇笔记就到这里,要用一句话来结束它,《拜占庭的陷落》的文末的一句话想必再合适不过:
“然而历史和人生一样,瞬间酿成的大错,即使用尽千年,也无法赎回倏然造成的损伤。”原文已同步至个人微信公众号:Heathcliff的写字台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八):历史的夜空被璀璨的群星照亮:那是伟大的人类,和他们长存的精神
壹 夜空中最亮的星七夕的傍晚,凉风习习,很多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仰着脖子寻找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以及夜空中璀璨生辉、横亘南北的那条银河。
在这条星光灿烂的银河中,无数熠熠生辉的星斗不停地闪耀着,但你可知道,其中最亮的是哪颗星星吗?
北极星?紫微星?织女星?天狼星?
一位来自奥地利的作家说:不,都不是!在这片夜空之中,唯有那些最英勇、最伟大的人类,才是其中最亮的星!
他便是茨威格,奥地利最伟大的作家。
每一位著名的作家,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写作技巧。而茨威格最擅长的,就是细腻的心理描写。茨威格那些传世名作,与其说是靠巧妙的剧情构建起来的,倒不如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靠着细腻的心理描写支撑起来的。
读茨威格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你能站在他笔下人物的角度,去看待他所构造的世界,去体会和把握那些人物的心路历程。
比如,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中,整个故事都是女主人公的自述,如果笔力不高,很难驾驭这样的题材。但是茨威格显然已经对这种题材和风格驾轻就熟,在他的笔下,这个在爱情里卑微的女子,诉说着她心中这场史诗般的爱情,这场她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爱情,这场无比决绝的爱情。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轻易地打动人心,在于茨威格妙到毫厘地把握了这个女人心里最细腻的情感,以及最微妙的变化,可以说,茨威格甚至比这个女人本人,都要了解她自己。
那么,当这样一个作家,去讲述那些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去展现人类历史中那些最关键的一瞬间时,我们将会看到一部怎样精彩绝伦的作品呢?
这部伟大的作品就是《人类群星闪耀时》——在这部书中,我们将会读到14个人类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瞬间,那些充满戏剧性的巅峰时刻,那些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决定性时刻,往往发生在某一天、某个时辰、甚至常常发生在某一分钟。
穆罕默德带兵攻破古老拜占庭时的震撼、斯科特在南极探险时感受到的绝望、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时的凄凉.......这些历史上决定性的瞬间,都被茨威格刻画的细致入微。
尽管这样的时刻在个人命运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都难得一遇,但是,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的车轮碰撞之际,恰如天雷勾动地火,那样不朽的时刻,就像群星一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夜空!
《人类群星闪耀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传入中国,并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如今,著名的翻译家姜乙先生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精研德文原版,精心揣摩和雕琢,重磅推出了这本经典作品的全新译作。
姜乙先生曾经翻译过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名著《悉达多》,这部译本在豆瓣上一度斩获9.3分的评分,其语言的流畅通达、文字的诗意凝练,都是值得称道的。在姜乙先生的文字中,我们完全看不到那种常见的“翻译腔”,他用极富诗意的语言,把茨威格在这部书中想要营造出来的悲壮意境,精准地传达给读者,完全可以称得上是 “神级翻译”了。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独具匠心:漆黑色的封皮,如同深邃的夜空一般凝重,封面上烫银的几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恰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光,让读者忍不住想要翻开它一睹为快。
贰 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在中学的历史课和zz课上,我们学到的是这样的观点:历史的大潮奔腾不息,任何个体在历史的面前,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是无足轻松的。换句话说,历史是由所有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而不是由某一个英雄人物创造的。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唯物史观”。
茨威格也承认,“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
但茨威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中,特别强调了“人”的作用,并集中笔墨,着力描绘了那些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伟大时刻,他试图引导我们,想让我们相信:那些如史诗般悲壮而伟大的人类,在历史场合中的确是有其作用的,有时甚至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在史书中留下重彩浓墨的一笔。
茨威格试图告诉读者:只有那些历史上最为勇敢、果断和机敏的人类,才能抓住历史中那飘摇无定的瞬间,从而一击制胜,青史留名,彪炳千秋。而那些犹豫不前、懦弱无为的庸人,只能任由机会从手中白白流走,沦为天下笑柄。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变自然、创造自然的力量不断进步,人类的信心也空前膨胀,人类仿佛不可一世、无所不能。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对于人类自身价值的认知,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世纪的人们,相信教会的地心说,相信有一个伟大的创世者,他会像拯救迷途的羔羊一样,拯救痛苦而迷茫的人类。正如教会告诉人们的那样:只要你虔诚地信奉上帝,死后就可以被上帝接引,在天堂得享永生。
但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把上帝赶出了宇宙。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人类、地球、乃至太阳系,只不过是无垠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就这样,在浩渺的宇宙面前,人类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但是,茨威格用《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提醒了我们:人类是价值的创造者,在人类渺小的身躯里,有时却能爆发出奇迹一般的力量,那闪烁着的晶莹意志,不亚于满天繁星!
叁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脱不开时代的风起云涌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和中国,仿佛是同一个星球上,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对于中国人而言,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和战乱,实在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甲午海战败于东瀛日本,戊戌变法又胎死腹中,中国的青年站在世纪的门槛上,茫然四顾,哪里看得见希望和前景!
但是,对于数十年间不见硝烟的欧洲人来说,那实在是一个黄金时代。安稳的生活让人们相信,战争只不过是野蛮时代的遗迹,和平的年代会永远持续下去,就像眼前的岁月静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给欧洲大陆带来了数十年的经济繁荣,欧洲人似乎乘坐在一列驶向光明的列车上,人人喜笑颜开、志得意满,对未来的前景笃信不疑,对于未来的时代,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忧虑和担心。
茨威格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出身于一个生活条件非常优裕的犹太家庭,从小就受到欧洲传统贵族文化的熏陶。
青年时代的茨威格,先后在欧洲的两大文化中心——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学位。毕业后,在父母的经济资助下,茨威格开始了周游世界的旅程,还结交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社会名流,在罗曼·罗兰的影响下,茨威格开始学习创作诗、小说和戏剧,而在弗洛伊德的影响下,他开始试着将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放在自己的小说和传记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无论如何,意气风发的青年茨威格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他的人生也会越来越好!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把欧洲人的一切预期和迷梦都打了个粉碎。对于欧洲人来说,一战是欧洲黄金时代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它就像敲在所有自诩为“文明人”后脑勺上的一记闷棍,动摇了人们关于“进步”和“和平”的信念。
可以说,二十世纪温情脉脉的面纱,被一战揭了下来,露出了本来的残酷面目,而“文明世界”的礼崩乐坏,也是以一战为起点的。
1914年,费迪南德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的消息传来时,茨威格正在维也纳度假。那些上流社会的人们低声议论着这个消息,把它当成酒后谈资,,美好的夏天仍在继续,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大事——如果他们能预知到在未来几十年里,欧洲将陷入一场风雨飘摇的乱局的话,一定会后悔自己的天真!
总之,茨威格本来也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但当他前往比利时的海滨浴场,继续自己的旅行计划时,形势急转直下!
欧洲各国纷纷站队,宣称自己的国家将代表正义、理性和秩序,向那些站在邪恶一方的国家宣战。一转眼,原本平静祥和的欧洲大陆,就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无论“本国”的、“敌国”的、“盟国”的年轻人,都被无差别地塞进了这场现代战争的绞肉机。
很快,欧洲人就被这场战争的残酷性惊呆了:原来“正义”似乎并没有那么正义,原来“慷慨激昂”似乎也显得有些荒谬可笑——他们第一次意识到,科技的进步不仅能改善人的生活,还能提高毁灭文明的效率!
茨威格,乃至所有欧洲人内心最深处的信念,都被动摇了,自己所深爱的文化,竟然结出这样可怕的果实——他们发现:欧洲原来并不能代表文明和进步,而文明也并不一定能战胜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野兽本能!
茨威格曾经深信,文人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笔影响普罗大众,继而影响整个世界。但此刻,无能为力的他,开始认同弗洛伊德的名言:“野蛮残酷和原始的毁灭冲动在人们心灵中是铲除不掉的!”
著名的哲学家、作家汉娜·阿伦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巨大转变的见证人,每个人都迫不得已成了见证人。”
而同为当世最杰出作家的茨威格,则选择用自己的文字——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随笔、传记——忠实地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和那个时代。
他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但是要达到这个新时代,还要经过多少地狱和炼狱啊!”
于是,茨威格希望回顾那些发生在不同年代的地域间的群星闪耀的时刻,因为那些时刻,就像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正如此刻笼罩在整个世界上空的那片预示着不祥的战争乌云——茨威格希望:当战争的乌云散去之时,人类仍有未来,群星依然璀璨,一如那已然逝去的黄金年代!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九):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看看这些闪闪发光的人怎么回答
文/一碗甜豆花
当我对人生意义感到迷茫时,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点亮了我的世界。
这是一本传记集,茨威格一共创作了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历史瞬间的特写,其中既有拿破仑、威尔逊这样的zz人物,也有歌德、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文学家,还有首次发现太平洋的欧洲人、首批南极探险家这类的冒险家和开拓者,以及无意间肩负起历史重负的小人物。
茨威格被称为“传记之王”。他写的传记,总是既富语言美感,又有深入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还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读者读得欲罢不能。其实,我对《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早有耳闻,但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历史书。直到真正打开它,我只读了2页就被吸引,根本停不下来。
读传记有一个好处,能启发我们寻找人生方向。我们阅读传记主人公面对两难时如何抉择、面对困境时如何行动、在人生最危急时刻坚守什么价值、如何面对得意与失意的人生境况,同时,我们也在思索自己的人生。
茨威格其人用两个词可以概括茨威格的一生:年少有为,晚年凄凉。
他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从小过着上层社会的优雅生活,接受过最好的教育。
他17岁在杂志上发表诗歌,20岁出了第一本诗集,23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他专注于写小说和传记,声名鹊起。
他的朋友圈同样令人咂舌:与爱因斯坦通信,与罗丹、高尔基、里尔克和纪德都是好朋友,与罗曼·罗兰保持了终生友谊,与弗洛伊德结下忘年交。
有名,有钱,有才,青年到中年时期是他人生的黄金时代。
然而,1933年纳粹掌权后,茨威格的命运开始转向。他被抄家,他的书籍被焚烧。
二战爆发后,作为犹太人的茨威格,在德军入侵前就离开了故乡奥地利,开始了辗转流亡的生活,从英国,到美国,最后抵达巴西。
虽然在流亡,但他有旺盛的写作能力,有大批忠实的读者,也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抵达巴西的茨威格本该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但在到达巴西后不到2年,他就和妻子一起服毒自杀了。
如果不了解茨威格为人,你肯定会为他的选择感到大惑不解。但当你走近他就会明白,自杀的行为,恰恰是他作为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在理想失落后,做出的最忠于自我的选择。
在卧室的书桌上,他留下了一封绝命书:
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 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在此地开始重建我的生活。 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从头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 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理解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立场,理解他性格中的浪漫和理想主义情怀,是进入《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你会发现,茨威格所书写的不仅仅是“历史高光时刻”,也不仅仅是“英雄人物改变历史”,在每一篇文字背后,都有他的立场与自我表达。
南极探险家斯科特:虽败犹荣的开拓者开拓者与冒险家是茨威格在这本书中描写最多的类型。开拓者,既包括开探新大陆的探险家,也包括开辟帝国新版图的帝王,还包括应用新技术的商人,以及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者:
15世纪中叶,攻克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今伊斯坦布尔)、拓展帝国版图的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
16世纪初,为逃避追债和法律制裁,而遁入“发现新大洋”不朽事业的巴尔沃亚;
19世纪中叶,在加利福尼亚拓荒、一夜暴富又迅速破产的苏特尔;
首个成立公司,铺设横跨大西洋电缆的商人塞勒斯;
1912年到达南极,最终死于归途的英国冒险家斯科特;
流亡海外,在当时俄国敌对国德国的帮助下回归俄罗斯的列宁。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最与众不同的是《征战南极》这一篇。
1911年,两支队伍向南极发起征途,一支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率领的队伍,另一支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率领的队伍。结果是阿蒙森先于斯科特5周到达南极。最后阿蒙森凯旋回归,但斯科特带领的5人却在归途丧生。
书中大多数关于开拓者和冒险家的故事,主角都是成功者。但这些成功者并非都是道德无暇的人。一方面,他们有着大无畏的勇气、强烈的荣誉感、使命感,有谋略,有手段;但另一方面,他们性格中也有残忍、贪婪、阴险、寡廉鲜耻的一面。
茨威格让我们看到,这些英勇的人以欲望推动了历史进程,也留下了令后人非议和谴责的劣迹。
然而,在讲述南极探险的故事时,茨威格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是采用了失败者斯科特的视角。他写出了这支探险队的勇敢、坚韧,也写出了他们“虽败犹荣”、“虽死犹生”的悲壮。茨威格这么评价那支失败却崇高的探险队: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导致拿破仑惨败的格鲁希:好士兵未必是好元帅相比于勇猛无畏的开拓者和冒险家,按部就班、唯唯诺诺的小人物实在难堪大任。但历史的吊诡在于,有时候小人物会肩负起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重任。
茨威格在这本书中,就写了一个导致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小人物——格鲁希。
格鲁希是何许人?茨威格是这么描绘他的:
一个气度中庸的男子,老实可靠,兢兢业业,当他任骑兵队长时,常常被证明是称职的。然而他也仅仅是一位骑兵队长而已。他从戎二十年……他是缓慢地、一级一级地升到元帅的军衔。不能说他没有成绩,但却无特殊的贡献。是奥地利人的子弹、埃及的烈日、阿拉伯人的匕首、俄国的严寒,使他的前任相继丧命,从而为他腾出了空位。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的牢笼,回到巴黎重登皇位,集结军队向比利时进军时,格鲁希被任命为元帅——正如茨威格所言,格鲁希不是元帅的最佳人选,但此时的拿破仑没有更合适的人可用。
滑铁卢之战的前一天,拿破仑交给格鲁希一个任务——率领三分之一兵力追踪之前被他们打败的普鲁士军队,以防止他们与英军会合。
然而,领到这个命令后,不知变通的格鲁希,却直接导致了法军在滑铁卢的惨败——当拿破仑和威灵顿军队的交锋进入白热化时,格鲁希率领的军队,就驻扎于距滑铁卢不到3小时路程的地方。对当时的战局来说,哪一方的增援部队先到,就能率先取得胜利。可是,习惯于唯命是从的格鲁希死守着皇帝的命令:追击撤退的普鲁士军队。因此,即使听到了远方开战的炮声,他也没有前去增援拿破仑。
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拿破仑兵败滑铁卢,20年建立的英雄业绩毁于一旦。
一个怯懦、顺从、谨慎、平庸的人,就这样毁掉了一桩伟大的事业。
茨威格把这个故事写得跌宕起伏,读完让人无限唏嘘,似乎历史的转折真的寄托于这个小人物身上。但在我看来,历史不会被这一个瞬间所决定,很多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它的走向。而且,真要总结滑铁卢战役失败原因,不该忽略拿破仑用人不当、指挥不当的因素。
拿破仑曾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下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他忽视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士兵,都有当将军的潜质。
一个好的领导者与一个好的执行者所要求的禀赋截然不同。只有那些勇敢、创新、不拘泥于规章、足智多谋、有冒险精神的人,才是好的将帅之才。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演讲。他所讲的企业家精神,跟将帅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说:
企业家不是一个好员工。好员工最大的特点就是听话,按程序办事。如果企业家也是如此,公司肯定完蛋。放在今天看,格鲁希是一个“好员工”,但他绝不是好的领导者和指挥官。
反观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长处,有些人适合做“专家”,有些人适合做“调节者”,有些人适合做“支持者”。人生进阶的路不止有一条,找到自己合适的路更重要。
理想主义者西塞罗:茨威格的理想自我在茨威格书写的所有人物中,有一类人最为闪耀——理想主义者。书中写了3位理想主义者:古罗马zz家、演说家西塞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西塞罗终身为维护罗马共和民主制而殚精竭虑,在完成所有使命后,自由地选择了直面迫害与死亡。
列夫·托尔斯泰终身践行自我道德审判和人道主义,多年来,他一直以自己的贵族生活为耻,想要摒弃这种生活,却因怯懦而犹豫退缩。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终于狠下决心离家出走,与贵族生活决裂,最后死在了火车站站长简陋的卧室里。
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是个和平主义者。一战后,他极力主张签订能够维持人类长久和平的条约。但他的理想主义败给了zz现实——由于他的最终妥协,《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提出了苛刻条款,这也埋下了德国仇恨的种子。
茨威格笔下,理想主义者们都在与现实的战斗中落败,这似乎是纯粹理想主义者的宿命。但无论成败如何,茨威格所强调的都是理想本身的价值。这是他作为理想主义者天真的一面,也是可贵的一面。茨威格写出了理想主义者们性格中怯懦和脆弱的一面,也捕捉到了他们精神上最闪耀、最崇高的时刻。
我认为书中关于西塞罗的描写,最贴近茨威格的理想人格。
西塞罗是古罗马zz家,也是罗马共和民主制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在他晚年时,凯撒上位,实行独裁统治,西塞罗被迫退出zz舞台,隐居乡野。这段隐居生活对西塞罗来说是难得的恩赐,作为“跌入陈腐zz世界中的天生的艺术家”,西塞罗在隐居期间终于找寻到内心的自由,成为“永恒的精神共和国的公民”。
然而,他的自由和平和没能维持太久,陈腐的现实世界又把他拉了回来——凯撒被人刺杀,重新推行共和制的时机来了。
于是,西塞罗走出书斋,重新投入到现实的zz斗争中。他回到元老院,呼吁行刺凯撒的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执掌政权;他向民众发表演说,鼓动民众拥护共和政体的重建。
然而,他发现现实不如人意:行刺者失去了果敢,忧心于凯撒同盟的报复,难以担当执政官的重任;他曾寄予厚望的民众,也变成了沉溺于吃喝玩乐、只汲汲于利益的墙头草;整个国家除了他,再没有谁将争取自由和民主的事业当一回事;这场对独裁者的刺杀,演变成了一场可笑的闹剧。
他认识到,想要改变现实,需要使用权力,发动暴力,而他仅仅诉诸法律、理想和道义,力量有限。
看清现实的西塞罗心灰意冷,他又退回到自己的书斋中,将自己的zz理想付诸笔端,写下了他最伟大的著作《论义务》。
完成这部遗著后,西塞罗意识到自己最宏大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他怀着直面死亡的勇气,再次投入到现实的战斗中——他又站上元老院的论坛,发表了反对独裁者的言论。
这种公开的反对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三巨头达成zz同盟后,他们首先要铲除的对象,便是独裁统治的敌人西塞罗。
得知三巨头结盟,西塞罗已预料到自己的命运,他原本可以逃亡到希腊,但他自认为所有使命都已完成,人生已经圆满,因此他决定留下来,迎接最终的命运。
最后,行刺者到来,西塞罗遣散了保护他的家仆,以莫大的勇气凛然赴死。
在全书所有的篇章中,西塞罗是最闪耀的那颗星。他坚定地践行民主理想,在明知现实险恶、胜算不大的情况下,依旧投入到现实的战斗;他也明白自己身上更大的使命,所以诉诸文字和思想的力量,向独裁统治宣战;当他完成使命,为理想拼尽全力后,他也丝毫不留恋尘世,而是选择尊严地死去,保全了自己面向死亡的自由。
这是一个终身践行理想和信仰的理想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似乎是茨威格的精神写照。
结语《人类群星闪耀时》描绘了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历史瞬间和历史人物,其中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
但茨威格没有仅以结局评定成败,他所书写的,是勇敢、进取、坚韧、责任等最闪耀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让成功者名流千古,也成就了失败者悲壮却无悔的一生。
如今,我们已经变得太浮躁了,习惯以实用价值和功利视角去评判一个人品质的优劣和一件事价值的高低。但如果你能读一读《人类群星闪耀时》,就会感受到一股清流流过心间,提醒你重建对那些高贵而稀缺的品质的信仰。
END
一碗甜豆花:武大华科双学士,网易蜗牛读书领读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得者;每月读7-8本书,写7-8篇深度书评;专注文学、心理学书籍解读。一般周末更新。
也许你还想看
●人人歌颂成功者时,这位「失败」的小说家为失败者立传
●豆瓣8.6,通宵读完,这部“现象级”小说写尽了成长的残酷真相
●寒门贵子的失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