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女儿》经典影评集

发布时间:2022-03-27 20:42:12

  《上海的女儿》是一部由陈苗 / 希拉·梅达利亚执导,周采芹 / 肖恩·康纳利 / 吴珊卓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的女儿》影评(一):中国人的女儿

  电影主题、内容、人物隶属于一个中国女人的传奇,包括女主角自己都说了,但这小格局(上海的小气快要弄脏影视了么?)——偏偏起一个《上海的女儿》这种名字,查了一下陈苗,果然阿拉上海宁,恶心的一批。

  其二,拍摄手法之庸俗前所未闻,任何一个的有点创新意识的业余导演可能会把这个故事拍好,倒叙、插叙手法都可以用,但陈苗顺序到底,难看到吐。

  《上海的女儿》影评(二):像粉丝的狂热表白,看似面面俱到却什么都没讲清楚

  挺失望…周采芹老师这个角色应该说是很传奇的,(虽然我一直到影片非常后面才意识到她演了哪些我知道的东西…或许怪我太没见识咯),然而影片的剪辑和编排实在不敢恭维,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说的也就是这样了吧?想讲的东西太多太碎,比起人物传记更像是个粉丝热切地想说点自己的梗,对纯路人很不友好,观看体验真的较差。

  不过总归是了解了新东西,追不追随另说,给周采芹老师的人生故事和坚强两星叭

  《上海的女儿》影评(三):及格

  我的人生哲学就是自由和独立

  我知道我不会成为一个好妻子或者说好妈妈

  他不是那种需要男人的女人

  她是有趣的小甜饼

  我永远不会用容易来形容采芹

  她永远难相处,却吸引人

  当明星老了,就只剩下剪报了

  她是第一个邦女郎,她演过喜福会,艺伎回忆录,实习医生格蕾,红楼梦里的贾母…

  作为人物传记累的纪录片,只能及格

  《上海的女儿》影评(四):她是首位亚裔007邦女郎,却没人知道她的名字!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看几个角色:

新版《红楼梦》里的贾母

  《上海的女儿》影评(五):人生本是戏

  一个女人彻底诠释了“人生本是戏”。内心非常的傲气,但又不失可个性,从巅峰到低谷,再扳回,都是非常精彩的故事。

  她的一家都是传奇,爸爸是专业戏曲演员,妈妈是名媛,特别好看,惊艳得不得了。7月影院正式上映,好看!推荐!

  也非常感谢大象点映提供片源,提前看到了这部电影,非常值得。

  《上海的女儿》影评(六):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错过了开头,我想周采芹的母亲也一定是位很有魅力的人。打破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面对穷困的艺术家和一穷二白的生活,身为名媛的她一样可以活得很坦荡荡。靠自己双手去打拼,去过自己的生活。

  周采芹,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人,很勇敢地去表现自己,去争取一切的机会。很棒噢。但在传统文化中,这可能不被鼓励,因为女子被教育要含蓄内敛,不可以野心勃勃,这样可能会吓坏男人哦。多元的价值观,给到女性更多的选择。

  不要忘记,你是个中国人。这是父亲临终前对她说得最后一句话。

  周采芹靠露大腿出名,其实一开始会觉得有点疙瘩,但想想,一个女子在陌生的城市出人头地,靠出卖色相来出名,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也许吧。与我而言,可能还是无法接受。

  只有你放松的时候,灵感才会找上你。真的是这样。自己也深有体会。

  这是一种活法。女人有很多种活法。愿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

  《上海的女儿》影评(七):Always cheer for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观毕此片愈发感叹何谓“贵族不是一代养成的。”“他说她就像猫一样,把子女们一个个都叼走了。”坚韧如她的母亲,“下嫁戏子”又把各个儿女送去看见更广阔的的世界,自己始终作为一个守住最后一个钱袋子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支撑着孩子们。

  quot;If i were tender,I will die."她热烈地工作、生活,因此也得到身边人热烈的爱和拥抱。做过打字员也做过弟弟餐馆的女服务员,而在这些领域彻底的失败才更让她明白何为"born for the stage",也即她所说“我是吃开口饭的人啊!”13岁起就和父亲分离,然而父亲却始终贯穿在她生命里贯穿,历经沧桑后回到老房子里父亲的遗像前,内心该是怎样的波涛汹涌?乱世让人把握不住自己的生命,但内心传递的东西总会永恒。

  “我已经看见天了,所以我知道我不会升得那么高。不过这也是我的动力,不是吗?”真好。她如此从容但依旧燃烧着勃勃的生命里,在她80多岁的华里。

  Always cheer for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上海的女儿》影评(八):一个华人女演员在西方世界活出了自我

  我追求自由和独立。

  对于长得帅的人来说,他们(生活)十分无聊。

  她有个小袋子,有一把小枪,和不少金银珠宝,但不给我父亲用,因为有小孩子(留着救命),她要逼着父亲去奋斗(而不是吃软饭)。

  西方作家描写的东方女人多是妓女,因为他们没看过好的。这就是偏见。

  她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位中国“007邦女郎”、第一位英国伦敦皇家戏剧学院华裔院士等等。她追求奢华的生活,享受人生,两度结婚又离婚,很不少人恋爱,也曾因为破产而抑郁自杀。40岁在美国重新开始,做过档案管理员、保险公司打字员、餐厅领班服务员。

  1975年周信芳离世,她以为与中国的联系到此割绝。没想到却在1980回到中国在中戏任教。

  周采芹的父亲是京剧大师周信芳,母亲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裘天宝银楼的三小姐裘丽琳,上海社交圈中的首席名媛。

  周母裘丽琳:“人这一辈子还是要活得开心,成年人做什么决定不重要,重要的是负得起责任”。

  在国外演员不敬业、不做准备,人家会看不起你!今天的流量脸瘫数字明星们,去到好莱坞不得被喷死。

  “有自己的个性就是美。”

  闭着眼睛是猫,张开眼睛是豹子。

  忽然想,周信芳留在中国,十年被斗惨,如果周采芹没去香港,然后英国,她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历程?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上海的女儿》影评(九):一个生命底色非常vivid的硬核女人

  “我的人生哲学就是自由和独立。”周信芳三女儿周采芹这个硬核奶奶,是个无法被轻易定义的女人:考入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第一个中国人、第一个中国“邦女郎”。20多岁凭借《苏丝黄的世界》红透伦敦,40岁因为英国的经济危机破产,不得不去弟弟周英华的餐厅当服务生,因为演员的自我天性与自负的弟弟翻脸,去波士顿应聘成为一名保险公司的打字员,之后又去哈佛大学当图书管理员,62岁在好莱坞重新焕发“第四春”——无论人生在巅峰还是低谷,她生活中的勇敢都远大于舞台上的勇敢。

  软弱的人无法成为她的朋友。够sharp,够tough,“If I were tender, I will die.” 生来就是事业型的女强人,贤妻良母从来不是她的追求。有趣的人生比正确的人生重要得多。

  片中但凡和她的家庭,尤其和妈妈——裘丽琳有关的部分都引人落泪。这个上世纪20年代上海滩的名媛大小姐,24岁与周信芳私奔,在建国初很有预见性地把几个孩子送到国外,提醒他(她)们不要谈论和中国有关的一切。“文革”期间,母亲裘丽琳、父亲周信芳相继去世。80年代初,她在中央戏剧学院当了几个月老师,选择的是莎士比亚以宽恕为主题的《暴风雨》。

  作为纪录片来讲硬伤不少,比如叙事的无章法,对细节探讨的戛然而止(比如和儿子的关系),尤其是场景再现的部分太减分,但不妨碍我打出4星,纯粹为了周采芹这个生命底色非常vivid的魅力女人。

  .S 建议搭配她的自传《上海的女儿》一起服用。及:想重温一遍《喜福会》。

  《上海的女儿》影评(十):《上海的女儿》,ABC的精神支柱

  本片一直在以双线的形式在银幕上流动。分别是明面上的周采芹女士的艺术人生以及不断跃动其中的华裔思想与西方思想,这种思想的波动,可以从《苏丝黄的世界》的舞台上转移到银幕上的《傅满洲》的脸上,还可以从《喜福会》转移到《摘金奇缘》(虽然周采芹女士并未参演),但它们却一直潜藏在本片的只言片语之中。 其中包括诸多华裔戏剧从业人员为《傅满洲》系列的辩护(周采芹女士也称“是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见过好的中国人”,而忽略了《007》中那句“北京烤鸭和俄罗斯的鱼子酱,我都喜欢”这句带有明显意识形态性的话语,意指瓦解共产主义阵营,同时也忽视了对“苏丝黄”的评价“我们要被苏丝黄腐化了吗?”这句典型的黄祸论语调的题头)以及吴珊卓的眼泪(《喜福会》给移民潮下的中国人所带来的精神支柱,但其核心确是“摆脱儒教社会体系,迎接独立、自主的新生,而这种新生是美国社会所赋予你们的”,而《上海的女儿》所体现的周采芹女士的独立、自主的成功ABC的生活姿态,也正是华裔所向往或是急需这样一个姿态来自我麻痹的,再加之本片的华裔班底,其内核也便不言而喻了),当然各类“外国友人”对于周采芹女士的评价及表现也间接体现了他们对于这类精英华裔的态度,而这种尊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许多华裔所需要的,尤其是在当前这一阶段。排华以及恐华的情绪在美国蔓延,这种外国人对精英ABC的尊重以及精英ABC的形象都是当前的普通华裔族群所需要的精神支柱。 因此,如果我是华裔的话,我一定会打满分,但很遗憾,我不是,因此我厌恶本片所包含的那种为了过审而刻意迎合中国的肤浅表象,同时也不屑片中所谓的华裔情结。

阅读更多原创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