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是一本由【美】托马斯·J.斯坦利(Thomas J.Stanley) /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财富自由》读后感(一):普通人如何达到财富自由?
1.作者有理有据的凭借数据说话,又非常慷慨的分享了我们普通人要达到金钱自由的一些实用方法,深入浅出的实例,让阅读者真切觉得践行下去要实现金钱自由就指日可待了。非常靠谱的理财书籍,值得阅读,给今后的理财生活注入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不会显得太盲目和无知。
2.作者是美国人,介绍了很多美国近年的理财趋势,并不是国人惯有的传统美国印象——因为是保障完善型的国家,所以大家都好吃懒做,刷爆信用卡,透支消费,预支购买力。这种现象现在并不普遍了,相反,实际上,中产家庭都普遍注重理财,节约和持家有道变成了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重要课题,他们也不热衷奢侈品。富豪们更加不以这些身外之物为标榜,连大名鼎鼎的律师买的手表都是二手平价表,并会为了自己省了很多钱而沾沾自喜半天。
3.理财很重要,开源节流,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哪天哪个篮子有孵化成金蛋的功能也不一定,总之,理财会让普通人大有收获的。
《财富自由》读后感(二):节制自身
读完《财富自由》,觉得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是,要用充分的精力进行财富规划,计划有度的去采购自己的物资,而不是被现在盛行提前消费文化绑架,冲动去买了很多自己不需要的日用品与奢侈品,颇类似日本在流行的“断舍离”文化,去摄取掉外在的东西,关注自身的富有。
曾经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就是“他所拥有的都在他身上,别无他物”。是啊,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只有我们身上的,和我们脑中的。而外在的物质,只会阻碍我们向思想的远方前进,而迷失在现在的安逸中。倘若我们不去思考如何去提高自己的物质水平,如何去挥霍自己的物资,那我们能更专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铭记一生的工作。
因此一个非常有效的规划,将为我们带来稳定的物质基础,我们将不用担心明天的午餐,孩子的学费和可能出现的医疗。所有生活的所需,都要在我们计算中,当我们放下用奢侈品来保持自身的不同的成见后,我们将知道内心的宁静与家人的友爱才是我们自身追寻的目标。
一个优秀的人,在于有卓越的追求,也有着细致的规划,和持久的自制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才能去享受这个世界的本质。
而对于曾经的我来说,也深陷消费注意的冲动中,比方说听从生活的品质问题,买很多不同品牌的鞋子,而收拾房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就有一箱鞋子,而日常使用的话不过是三双鞋子而已。在搬家的时候,感慨才会很深刻,自己其实一个行李箱就够了,却买了如此之多的东西,将钱花在了不重要的地方,而没有一个好的规划。
我也欣赏下面的话,如果你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赚钱和拥有更高的消费水平,你是不会成功的。金钱不应该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挣钱只是一张成绩单,对你的表现作出评价。而金钱从来都不是最具意义或最有价值的东西。
可能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品质恰恰是要节俭,可能我们做不到父辈那代人的情况,但我们要有度。因为经济不是一直如此,它慢慢滑坡,而大多数人意识到收入降低的时候,那个时候,希望你已经做好了储备。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就是拥有一笔放心的储蓄,和对社会有用的技能,然后在慢慢享受生活。
《财富自由》读后感(三):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詹·拉·洛威尔曾经说过,财富可以成为一件宝物,因为它意味着权力,意味着安逸,意味着自由。战争年代人们尊崇的是战斗英雄,和平年代人们推崇的则是财富的创造者。可以说,人们都向往财富自由的生活,然而,对如何实现自身财富自由却知之甚少。托马斯?J.斯坦利和萨拉斯坦利?弗洛所著的《财富自由?平民出身的富豪积累财富的原则和方法》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平民指出取得经济独立和实现自身财富自由的有效途径。 《财富自由?平民出身的富豪积累财富的原则和方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即富豪就在你身边;收入越高,财富就越多?要想积累财富,首先要学会尊重金钱;消费自由就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吗?如何才能守住财富;富豪的工作很“平庸”;学会投资: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全球富豪研究专家托马斯·J.斯坦利博士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全方位刻画出超过100000名平民出身的富豪的7大典型特征:一是对于财富的自制力;二是诚实与正直;三是尊重金钱;四是忽视趋势,漠视大众的观点和影响,过量入为出的节俭生活;五是重视个人财务管理;六是接受新的创收理念;七是学会投资,花时间研究投资和规划未来的投资决策。6个生活和工作的原则:一是自信,在财务管理、投资和家庭领导方面表现出信心和协作意愿;二是节俭,与致力于长期储蓄、降低开支和严格遵守有关的财务行为;三是责任,相信行动、能力和经验有助于带来经济成果,坚信运气对创造成就的作用微乎其微;四是社会冷漠,群体性购买新款消费品或奢侈品、服装和汽车的压力,不影响其一贯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五是专注,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展现出的非凡的定力;六是计划,坚定设定自己的目标、规划和预测未来的需求的行为。 本书的作者【美】托马斯?J.斯坦利,美国佐治亚大学商学院教授,营销学专家,获得过国家领袖荣誉学会的杰出教授头衔。著作有《向富人行销》《向富人销售》《与富人及其顾问搭人脉》《下个富翁就是你》《为什么他们拥有亿万财富,而你却没有?》。【美】萨拉斯坦利?弗洛,美国数据点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该公司创建了业界第一个基于生物数据的个人财富评估模型。 通过阅读本书,让人们对财富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仅仅固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书中所说,经济成功不取决于你的家境和过去发生的一切,而是建立在你现在和将来的行为上。要想实现财富自由,那就是要忽略财富传说,正确认识收入和净资产的关系;停止装富,过自己量入为出的节俭生活;坚持自己的消费决策和财富目标的一致性;评估与财务有关的优劣势,不断改善自己的相关行为;形成自己有关工作和职业的人生态度,不断改进自己的投资行为;同时,书中作者很多经由调查取得的有关财富观点都值得每一位致力于财富自由的认真研读思考。
《财富自由》读后感(四):穿50美元牛仔裤,开3.5万美元汽车:富人与你想的不一样
真正富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富豪研究专家托马斯·斯坦利的经典之作《财富自由》调查了超过100000名富豪,以大数据的方式全面展现富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发现约有80%的富豪都是平民出身,也就是所谓的“富一代”,同时还发现了多个有悖“常识”的有趣现象,这本书有很多关于富豪的独特创见。
收入不等于财富:富豪们的入只占自身财富的8.2%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误解:很多人以为,一个人收入越高就代表了他拥有的个人财富就越多。然后更进一步,他们会认为,开豪车的一定是有钱人。这其实是对收入与财富的严重曲解。
在《财富自由》这本书中,作者对收入与财富做了形象的区分。收入是你今天带回家的钱,而财富却是你明天、后天以及今后每一天所拥有的钱。财富指的是你的净资产,即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年收入是100万美元,同年花费了120万美元。那么这个人的财富就是负20万美元。收入高只能说明你赚钱的能力强,并不说明你积累财富的能力强。高收入只是你迈向财富自由的第一步,由收入高到财富多,中间差的是超强的收入-财富转换能力。
有组数据令人相当震惊:汇丰银行调查显示,90后的负债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步入社会的90后,人均负债超过10万。
28岁的阿甜是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HR,月薪过万,算是名白领。她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天早上定时一杯手磨咖啡,一个月,光咖啡的消费就超过1500元,平时各种名包、化妆品一样也没落下,工作五年,消费生了好几级。
几年下来,她信用卡欠了十几万,花呗还了三年也没有还清。收入不低但背负了沉重债务的阿甜的事例告诉我们,收入跟财富根本就是两回事,收入越高绝不意味着你的财富就越多。
平均来看,富豪的年收入只占自身财富的8.2%,这足以说明富豪们财富积累的能力有多强,这是自律、节制的生活法则带来的必然结果。
开路虎却付不起停车费:86%的豪车主都不是富人
《财富自由》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里奇先生是亚特兰大附近一个国家公园的停车场的收费员,有一次作者斯坦利开车去公园,正准备停车走出停车场时,忽然发现忘了将停车证放在仪表盘上了,正准备去车里找停车证时,里奇先生走来了,问斯坦利开的是什么牌子的车,斯坦利回答道是丰田。
然后,里奇先生自信满满地说停车场里找不到第二辆丰田,开着丰田、福特或雪佛兰的车主一般都会花3美元停车。那些开着奔驰、宝马、捷豹甚至路虎的人基本免费使用停车场。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开豪车的人群中,有86%的人不是富豪,很多人可能根本付不起停车费。
美国约有250万家庭的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在这250万家庭中,约有97.5万(39%)的家庭会把钱花在购买奢侈品上,也包括购买豪车。然而,另一组数据更为惊人,约有3000万家庭的年收入在5万至10万美元,但是,却有高达8%也就是240万的家庭会购买豪车,这一数字是高收入家庭的2.5倍。这也印证了前文中里奇先生讲述的“怪相”。
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富豪们在最近一次购买的车上平均仅花费了3.5万美元,丰田、本田、福特是他们最喜欢的品牌,而在车龄这一指标上,27.7%的富豪开的车的车龄超过了6年甚至更久。
房价绝不超过年收入的3倍:富豪都是理性、自制的消费者
拥有一套大房子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甚至有些人即使举债也要住上梦想的住房,这在当下的年轻人当中尤为普遍。但富豪们在住房上的选择可能令很多人大吃一惊。
在住房价格方面,最新的统计发现,富豪们住房的价格中位数约为85万美元,仅仅是他们收入的3.4倍,而最初的平均购买价格仅为46.5万美元。41.4的富豪的住房购买价低于40万美元,35.2%的富豪的住房的现价高于100万美元,即大部分富豪都通过购买住房实现了财产增值。另外,66%的富豪过去10年当中没搬过家,高达1.2万美元的搬迁费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按房价不超过年收入的3倍这个标准来看,很多一线城市的家庭都远远在这个倍数之上,收入十几万,房子价值几百万的比比皆是,房价是收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标标准准的“房奴”家庭。
那个在深圳有两套房,突然失业引发家庭财务危机的中年男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2010年,他和妻子辛苦攒钱在深圳买了套二手房,当时大概花了120万,每月房贷6000元,2015年,深圳房价大涨,家中又有几十万元闲钱,又在原特区内买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学位房,总价300多万元。
两套房下来,他每个月的月供达到了夸张的1.7万元。后来,由于自己的问题,收入还算可观的工作也没了,只能被迫去一些小公司另谋生路,基本月薪也就2万多,基本上是入不敷出。高达几十倍的房价/收入比是整个家庭陷入了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
在购房原因方面,房子的质量、外观以及距离公立学校的远近是富豪们购房时首先考虑的三大因素,三者的重要程度分别为81.2%、80.2%以及71.6%。只有3%的人是因为听了房地产中介的建议而决定买房的,没有一位富豪因为一个销售电话或者一封邮件就做出了购房决定。
住房面积上,富豪们的选择更是不可思议。在平均住房面积达2400平方英尺(1平方米大约相当于10.746平方英尺)的美国,富豪们住的房子很少有超过1900平方英尺的,而这些富豪的净资产去位于最富有10%的行列。一般来说,房子越大,房主就越不太可能将收入转化成财富,大约92%的房主都不是富豪。
富人的投资观:传统投资是王道,绝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当今社会,很多家庭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一般都不再仅仅满足于工资收入,他们会努力寻求各种投资机会,期待着“钱生钱”。但囿于对某种单一理财产品的迷信,以及自身风险意识的缺乏,很多家庭因为错误的投资选择而血本无归,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富豪们更重视自我学习,对市场上各种新兴的投资机会持谨慎态度,他们会更加青睐那些传统的投资类型。数据显示,超过60%的富人将不低于30%的 投资放在退休账户里。近40% 的富人将不低于30% 的投资放在房地产上。只有约6% 的百万富翁用其部分资产换取土地使用权,很少有富人(4%)将无形资产(如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 作为他们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养老金账户、人寿保险、房地产以及有价证券是富人们最青睐的投资类型。
“P2P”金融这种新生的投资类型因收益远高于普通的投资产品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去年,中国网贷平台P2P金融理财投资频繁“暴雷”,多家平台倒闭,投资人血本无归。杭州的一位31岁的母亲王倩因盲目相信国资入股的P2P平台,被坑害近百万元,三观尽毁,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杀。
正是对这种新兴投资类型的盲目相信,已经风险分散意识的缺乏导致了王倩这类悲剧的发生。
另外,像对冲基金、艺术品这类“奇异投资”,斯坦利也有专门细致的研究。根据国税局遗产税报税表,斯坦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00万美元的资产总额是富人投资“奇异投资”的一个分水岭。在对冲基金投资上,那些净资产超过2000万美元的顶级富豪在对冲基金上投下了高达3.7%资金,而净资产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的富豪,在对冲基金上仅投了0.69%的资金。
艺术品投资上同样如此,净资产超过2000万美元的顶级富豪会花2.56%的资金投资艺术品,而资产小于2000万美元的富豪花在艺术品上的投资几乎为零。在“内部持股(家族企业)”投资上,资产超过2000万美元的富豪也是遥遥领先资产低于2000万美元的富豪的。
对这类投资趣像的唯一解释大概就是,那些资产高于2000万美元的顶级富豪真的已经足够有钱了,并不刻意追求投资回报率,而大多数富豪对这类奇异的投资类型始终是持谨慎态度的。
真正的富豪绝不仅仅依赖收入来积累财富,他们生活节俭、朴素,对消费有极强的自制力,量入为出,同时又极其理性;他们珍惜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武装自己,包括锻炼身体和不断学习,另外,他们对资产配置也更加自信,懂得分散风险,拥抱传统投资,远离奇异投资,这些都对他们的财富积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财富自由》读后感(五):“我月薪5000,也能买房”: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上周跟大学校友相约逛街,无意间聊起了原来的室友筱熙。大学毕业多年,大家早已失联,唯独这位校友一直跟筱熙保有联络,谈起她现在风生水起的生活,我也不禁慨叹。
记得读书的时候,宿舍一共6个女孩,筱熙看起来是最不起眼的一个,成绩、颜值、情商、能力感觉都没有天然优势。可是她在26岁,就攒下了首付,在二线城市买了一套100平的房子,准确地说,是自己全额付了首付,没中彩票,也没拿家里一分钱。
由于家庭条件一般,父母用血汗钱把她从大学供出来后,也算是尽职尽责,很难再给她经济上额外的补贴。
于是筱熙就只身前往一线城市打拼,起初工作一般,工资只有4000多块。
刚毕业,大家都拿4000块工资,别人当着月光族的时候,筱熙却能规划自己,每月攒下1000元。
别人都说,“穷人的钱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大城市不养穷人”。可筱熙深知:
于是别人剁手,她就有意识地学习理财。
等薪水涨到8000块时,别人每个月还在月光的时候,筱熙却因擅于理财,已经赚到了房子首付。
到现在,差不多10年过去了,筱熙通过理财不仅付清了房贷尾款,还攒下巨额存款。
差不多的起点,差不多的薪水涨幅,筱熙靠着脚踏实地地打理自己的钱财,就这样悄悄逆袭了。
筱熙的行为特点让我想到了一本经典理财书《财富自由:平民出身的富豪积累财富的原则和方法》,作者托马斯?J?斯坦利,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研究了100000多名平民富豪。他发现:
反观身边的大部分人,每月发完工资后还完信用卡、花呗、交完房租后,工资就所剩无几了。如果当月有朋友结婚随份子钱,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如果你也是以上人群中的一员,那你真的要好好考虑,如何打理钱财了。
经常会听别人说:
结果钱都花没了也没见赚到钱,反而越来越穷。其实正确的理财理念不是因为有钱了才理财,而是因为你学会了理财才会变得有钱。
如果你只想着挣钱花钱挣钱花钱,关注的是眼前的日子。看到打折就心动,突然得到一大笔钱,也会迅速花没,从没想过如何让钱发挥更大的价值;
可是如果你看的不止是眼前的日子,而是更长远的价值。他们懂得理性消费,同时拓宽收入来源,主动把握机会,让钱为自己工作。就像筱熙即便月薪几千,只要有合理的理财规划,普通人也能走向财富之路。
托马斯?J. 斯坦利在寻访上万名富翁,通过大量的事实对比后发现,真正拥有富人思维的人,都有以下3个共同的特质。今天就分享给大家。
1、每天一杯星巴克,很好喝,却很“烫”手
一般人会认为收入就是财富。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月光族越来越多,他们根本存不下钱,为了享受生活他们开路虎、穿名牌、住高档小区,在早晨上班前,都要先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
然而,在《财富自由》这本书中,作者指出:
收入是你今天带回家的钱,而财富却是你明天、后天以及今后每一天所拥有的钱;财富指的是你的净资产,即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年收入是100万,但他花费了120万,那么他在这一年的财富就是-20万。
在美国2016年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所有豪车车主中,86%的人不是百万富翁。所以,很多开豪车的人可能没有足够的钱来付停车费、给餐厅服务员小费。
富人们则大多有养成消费计划的习惯,他们崇尚个人要有个人的消费预算,家庭要有家庭的花费预算。他们坚信“节俭致富”是亘古不变的原则。
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一直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在郭台铭看来,若要致富就必须从每一个细小的地方节省资源,不浪费就是致富的基础。他的办公桌是几张会议桌拼凑而成,座椅原本是一把用了十几年的铁椅子,后来在医生建议下才换了新椅子。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省”字。
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午餐时分,用餐者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基本没什么装饰,地毯也是最便宜的。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位,但他说: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说道:
所以,拥有富人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学会节俭不浪费,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2.没有“睡后收入”,你将一直工作到死
既然钱不够花,只有两个解决办法:多挣点,少花点
要想多挣钱,首先就要讲究挣钱效率。但要注意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挣钱,这种方法显然不可取。一个人就算工作两倍的时间,最多多挣一倍的钱;而任何能轻松挣大钱的人,单位时间挣钱效率可以比普通人高出三五倍、几十倍,甚至更多。不做伪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被动收入。
什么叫被动收入?就是很多人说的“躺着赚钱”。换句话说,被动收入就是你不用主动做什么就能得到的财富。例如,知识付费时代,许多新媒体大V的一节网课可以重复售卖,一门课程能换取多份“睡后收入”。
正如巴菲特所说:
其次,还要掌握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如果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资源就越值钱,那么当我们有了别人不会的技能时,我们就是稀缺资源。
总之,积累财富,其实就是尽可能减少负债,增加资产,重新规划现金流的过程。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高效、合理的利用时间也是决定我们财富积累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宣布退休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一位常年坚持早起的名人。不论几点睡觉,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开始工作,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自称创业35年以来,可谓精力旺盛,每天甚至能工作15小时。据说也是早上四五点起床,起来后游泳或跑步,七点到办公室,开始工作。
成功人士热爱工作,他们的工作时间超过大多数人,但他们却并不觉得累,也不是为了钱而工作,他们只是热爱工作本身。同时,他们对于如何使用时间、情感、认知资源则表现地更加敏锐。与一般人相比,富豪们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投资规划、身体锻炼以及阅读尤其是阅读商业文章上。
而普通人则热爱休息,娱乐新闻、新浪热搜、无效社交、抖音火山小视频充斥网络,这些新奇娱乐的元素极易转移他们注意力,如果一心关注这些,必然会将其时间和情感能量从其他事情上抽离。因此他们只能痛苦的工作,并依靠工作来支持自己的消费习惯。
虽然稳定和长期的婚姻并不一定能带来财富,却会影响我们与财富相关的行为和经济成功。
事实上,古今中外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们都是非常重视家庭的人。从洛克菲勒到沃森,从沃尔顿到盖茨,从郭台铭到李嘉诚,他们与妻子都是伉俪情深、能同甘更能共苦的模范夫妻。
普通人对婚姻的态度大多都是简单地“搭伙过日子”,富豪们对此却又不同见解。
一位退休的百万富翁分享了他对婚姻和财富的看法:
我妻子改变了我的人生。她百分之百地相信我。她坚信即使我心有顾虑,也会成功。我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目标,我们量体裁衣,为未来储蓄。结婚的前八年,我们都在工作。我知道我妻子想要在家陪着孩子(至少在孩子上学之前),所以我们以一份工资为基础,买了一套房子。
有一个全职主妇会带来好处。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妻子给了我源源不断的支持,这让我能勇于承担一些商业风险,为今天拥有的独立的经济生活铺平了道路。
不管是过去的调查,还是最新研究都表明,百万富翁都是已婚或再婚状态,其中超过80%的人认为配偶的支持是他们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当谈到他们的伴侣时,他们都使用了“诚实”、“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能力”等形容词。
有时,你赚多少都觉得穷?并不是你赚的不够,而是你花钱的“姿势”不对。
所以接受这个事实吧:
我们只有多学习富人思维,早日摆脱穷人思维,建立起良好的理财习惯,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