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罗尔带着孙女快乐地在草地上放风筝。有人上前求教罗尔:“你的快乐是如何获得的?”罗尔看了看他说:“做你喜欢做的事!”
这个故事道理浅显易懂,做喜欢做的事就会快乐。那是不是说,对于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就会感到痛苦?
相对应的,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是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每天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喜欢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
虽然听起来有些晦涩难懂,但也看得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未必感到痛苦,甚至可以转化成“不痛苦”。
这不禁令人深思,所谓快乐和痛苦,取决于做不做自己喜欢的事么?
在有暴虐君王当政的年代,常常会出现“寡妇村”“残废村”等等村落,在修建众多劳民伤财的土木工程里,所谓“服兵役”往往跟“劳累至死”画上等号,为了逃避这种必要义务性送死的兵役,很多青壮年含泪将自己变成残废。没有人喜欢做残疾人,可为了避免那些真正需要完成的义务所带来的痛苦,还是做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当彼得被囚禁在美轮美奂且有重兵把守的城堡里,他就清楚地明白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办法做出一只时差小于10mm的钟表了。作为瑞士极负盛名的钟表大师,彼得对于制造钟表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做的表误差极小,为宫廷上流人士所钟爱,也因此他被掳到这儿来,被强制要求做一些手表给城堡的主人,虽然提供了充足的财物和不错的物质生活,但他依旧郁郁寡欢。做钟表的确是他此生最爱的工作,但此时他却并不快乐。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然会感到快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的确该感到痛苦,这似乎已经成了定理。可为了避免劳累至死的服役而使自己残废的青壮年们是不是又恰好印证了“做不喜欢做的事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完成的义务感到痛苦”?被囚禁的彼得在城堡里做着自己擅长并喜欢做的事是不是也无法得到快乐?
所谓快乐和痛苦,并不取决于做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它包括多种因素,不能以偏概全,或者可以说,如果感到快乐,无所谓做的事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痛苦亦然。这就要求我们认清自己的心,抛开所做的事的性质,直视快乐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