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唯一闺蜜,两人却相爱相杀,这是怎样的奇女子?

发布时间:2022-08-15 18:01:21

  文 | 棉植 · 主播 | 雅萱 本文为十点原创

  1.

  多以后,面对14岁的上官婉儿时,武则天必会回想起14岁那年,自己被选进宫的遥远下午。

  那个下午,14岁的武则天与母亲杨氏告别。一想到女儿入宫后,不知何日再能相见,杨氏就两眼泪汪汪。

  ldquo;女儿能面圣,这是几辈子才修来的福气啊!妈妈何必哭呢?”(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14岁的女儿却比自己这个成年人坚强。意识到这一点的杨氏,收住了眼泪。

  但武则天进宫后并不怎么受宠,尽管唐太宗赏识她的胆识,可当时有这样一句谶语:唐三代而灭,武姓之女王昌。

  这意思是,大唐历经三代后,就会被武姓女子取而代之。

  在男权社会,唐太宗听到这样一句谶语,未必会当真,但武则天终究是被疏远了。

  武则天所能做的,唯有等待和希望。

  皇天不负苦心人,武则天等来了命运的转机——竟被太子爷李治看上了。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彼时,身为先皇嫔妃的武则天待在感业寺中。武则天担心唐高宗有了新欢,忘了自己,便写了首《如意娘》@唐高宗。

  《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唐高宗读到这首《如意娘》后,确实感到怅然若失。以至于服丧期满,第一时间把武则天接回后宫。

  武则天重返后宫,不久就在宫斗中ko了王皇后、萧淑妃,成功上位为皇后。

  而上官婉儿的出生,差不多是在这段时期。

  2.

  据说婉儿妈妈郑氏怀孕的时候,夜里梦到巨人。巨人送了一杆秤,并说:“持此称量天下。”

  郑氏醒来后,就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说:“恭喜夫人喜得贵子。孩子将来会成为朝中大佬,举足轻重。”(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

  郑氏听后,喜滋滋地打赏了算命先生。结果,生下来的却是女儿。

  古代是男权社会,女性想成为朝中大佬,比实现一个亿小目标还难。

  所以,郑氏略感失望。

  但生活往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失望来了,绝望还会远吗?

  让郑氏绝望的事,接踵而至。

  这事因婉儿的爷爷而起。

  婉儿的爷爷,叫上官仪,是位大牛,官拜宰相。

  某天早朝结束时,唐高宗吩咐上官仪单独留下,开始吐苦水。

  原来武则天毒死了唐高宗的新欢魏国夫人,唐高宗很生气,想废了武则天的皇后之位。废后之事,事关重大。唐高宗有点举棋不定,便向上官仪征求意见。

  上官仪早就不满武则天干涉朝政了,借机便说:“皇后太任性了,天下人都看不惯,请陛下废掉皇后吧!” (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

  唐高宗点头称是,“烦请卿拟一份废后诏书吧!”

  谁料宫中处处有武则天耳目,听到消息的武则天赶到宫中,声泪俱下哭着对唐高宗说:“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怎么可以提分手呢?”

  唐高宗一听就心软了,为了不伤害夫妻俩的感情,竟然把锅甩给了站在一旁的上官仪。

  ldquo;朕本不该动这歪心思的,要怪就怪上官仪!是这糟老头子想拆散我俩!”(朕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你说,武则天听到这话,能不记仇吗?

  没过多久,上官仪被构陷,满门抄斩。

  幸存下来的仅有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郑氏,这对苦命的母女被打入了掖庭。

  3.

  转眼间,婉儿14岁了,出落得才貌双全。

  关于婉儿的才华,史籍中有明确记载,“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这意思是,婉儿长大后,文采飞扬,对官吏那一套基本职业素养很熟。

  关于婉儿的颜值,史籍里无具体描写,但这恰恰赋予了婉儿一层朦胧的面纱。

  婉儿的美,大概就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那样,“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掖庭,相当于宫廷劳改场所。才貌双全的婉儿,和掖庭气质不搭。所以,宫中纷纷传言,掖庭里飞出了金凤凰。传言渐渐又传到了武则天耳中,将信将疑的武则天传令召见婉儿。

  当婉儿来到跟前时,武则天惊为天人,曹植那句“翩若惊鸿,婉若游。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不自觉地浮出脑海。

  光有一副好皮囊,那不过是花瓶,武则天决定再试一试她的才华。

  婉儿的才思敏捷,再度惊艳了武则天。史载“援笔立成,皆如宿构”,这意思是,命题作文刚布置下去,婉儿分分钟就写好了,而且读来酣畅淋漓,就像打好“腹稿”似的。

  看着眼前年仅14岁的婉儿,武则天回忆起自己也是14岁被选入宫当才人(嫔妃)的。相似的际遇, 一股爱怜之情油然而生,武则天当即拍板决定,把婉儿留在身边。

  对了,武则天与婉儿有血仇啊,就不担心婉儿伺机复仇吗?

  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因为婉儿家被抄时,她尚是襁褓中的婴孩。那场血光之灾,可能只是她记忆里的一抹红。

  另一方面,因为武则天心胸确实比较开阔。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中,武则天与狄仁杰是对立关系。而历史上,恰恰是武则天重用了狄仁杰,而且对狄仁杰的昵称是“国老”。

  婉儿和武则天有仇,狄仁杰是李唐旧臣,这并不妨碍ta们的仕途。因为武则天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才华,而不是过往。

  婉儿自此成为武则天的小跟班,参与秘书工作,日夜起草文书。偶尔闲下来,就读书写诗。

  婉儿嗜书如命。后来,她大富大贵了,家里藏书汗牛充栋。她藏书,可不是简单地把书往屋内一堆,而是加了一道“薰香”工序的。

  百年以后,有人在洛阳旧书摊淘到一本《研神记》,一翻开,香气扑鼻,且无蠹虫。有一页题着小篆,上书“上官昭容” (婉儿后来被封为昭容),可见是昔日婉儿的藏书。

  婉儿也爱写诗。她有一些诗句,像极了奇幻大片,比如“遥看电跃龙为马”、“鸾旗掣曳拂空回”等。

  她还有一句“山中真可玩,暂请报王孙”。王维《山居秋暝》中那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或许借鉴了她。

  至于那句“携琴侍叔夜”,可知她男神便是“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崩”的嵇康(字叔夜)。也难怪,哪位女孩不爱“高才帅”呢?

  当然,婉儿最着名的莫过于那首《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杜甫那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不就是“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的效仿者吗?

  4.

  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唐中宗继位。然而,唐中宗龙椅还没坐热,就被迫调岗了。

  之后,武则天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垂帘听政,并改名“武曌”。“曌”字拆开,即“日月当空悬”。起这么个名字,足见武则天渴望与日月争辉的野心。

  武则天之心,路人皆知。

  眼看着武则天野心一天天膨胀,有个叫徐敬业(徐茂公的孙子)的将军坐不住了。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啸聚十万余人。

  队伍里,有个叫骆宾王的文案,也就是七岁吟咏“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那位天才。这年,骆宾王44岁了,他义愤填膺地写下《讨武曌檄》。这篇檄文言辞激烈,骂出了水平,绝不亚于诸葛亮之骂王司徒。

  然而,当武则天读到这篇檄文时,却一点儿也不生气。读到“一抔(póu)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这句时,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好文采啊!这么个人才,却不为朕所用,是宰相的过失啊!(宰相之过,安失此人?)

  这次“讨武行动”,终因寡不敌众而告败。从此,再没谁敢站出来阻止武则天了。

  5.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开启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霸业。

  既是皇帝,不论男女,都有三宫六院。

  武则天当上女皇以后,开始包养男宠。

  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的贴身秘书,经常会和这些男宠碰面。婉儿太美了,男宠们总是忍不住多看她几眼。

  有一回,只因为男宠多看了婉儿一眼,武则天醋意大发,扇了婉儿一记耳光,并处以黥刑。

  黥刑,即在脸上刺字并涂墨。《水浒传》中有个桥段,叫“林教头刺配沧州”。刺配的“刺”,即黥刑。

  对于罪人来说,黥刑带来更多的是精神之痛。实话说,黥刑比起“凌迟、腰斩、车裂”之类,体肤之痛轻多了。

  但黥刑让你永世不能翻身,剥夺了你做人的尊严,好比在脸上无限循环滚动播放你的罪行。

  婉儿的余生,脸上都带着罪恶的墨迹,她内心该有多痛苦呢?

  即便武则天是自己的杀祖杀父仇人,即便武则天给自己的余生留下了心理阴影,婉儿还是没有背叛武则天。

  婉儿忤逆武则天,只有过那么一次。

  6.

  彼时,武则天已年迈, 武则天私下里跟婉儿有表达过立武三思为太子的想法。这武三思,不光是武则天的侄子,也是婉儿的情夫。

  然而,朝堂上却发生了让武家姑侄觉得打脸的一幕。

  彼时,婉儿已是首席秘书。伫立在龙椅前仅咫尺之遥的她,公开提议复立李显为太子,朝堂皆惊。

  尽管那些念旧的李唐老臣们,屡次三番地暗示过复立李显之事,但从未有人敢明说。

  婉儿是第一个明说此事的。她是做做样子呢,还是真的识大体?

  李唐老臣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武则天怒火中烧:“李显懦弱无能,不堪重任。朕想要立武三思为太子,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刚才的小声议论突然消失了,朝堂万马齐喑。

  1秒,3秒,5秒……大概过了10秒,终于有人打破了死寂。

  ldquo;臣有一言,请陛下静听!”

  那声音铿锵有力,说话者正是近日手持亢龙锏在银幕上威风了一把的狄仁杰。

  狄仁杰据理分析了李显、武三思谁更适合立为太子,最后重申,立李显为太子更妥。

  一个是首席秘书,一个是朝中重臣,两位重磅级大咖都提议复立李显为太子。

  武则天终于被说服,决定复立李显为太子。

  公元705年,神龙之乱爆发,武则天被逼退位,提前还政给李显。

  武则天竟一夜白发,苍老了许多,如同电影《画皮》中的赵薇,喝下了那碗掺有妖毒的水。

  原来,武则天虽然年事已高,但保养得好,看上去很年轻,活脱脱一个冻龄女神。(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如今,没心情往脸上涂抹瓶瓶罐罐了。

  不久后,武则天郁郁而终,与唐高宗合葬乾陵,也算“死后同穴”。

  唐中宗李显因为感激昔日婉儿在朝堂上力挺自己,将她封为昭容(皇妃)。

  婉儿走上了人生巅峰,她不仅是“百司表奏,多令参决”的首席秘书,还是皇妃,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然后,在那个天空湛蓝的上午,婉儿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那天,唐中宗驾幸昆明池,一时心血来潮,下令就地举办“唐朝诗词大会”,要求在场的百余位臣子作应制诗,由婉儿担任评委。

  一炷香功夫,群臣纷纷把诗交了上去。婉儿伫倚彩楼,筛下哪首诗,就把纸从彩楼丢下去。场面很壮观,“纸落如飞”。被筛的官员只好灰溜溜地捡诗。

  直到婉儿手中只剩两张纸时,婉儿眉头微蹙,全场气氛也跟着紧张到了顶点。

  7.

  剩下的两首诗,分别是沈佺期、宋之问写的,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沈宋”。唐朝诗人中能组CP的,都是大牛,比如李杜、卢骆、元白、刘柳、郊岛……

  沈佺期和宋之问也都是大牛,而且难分伯仲,所以,婉儿有点纠结。

  就在大家以为这将是平局时,一纸又从楼上飞了下来。某位大臣抢过去看,是沈佺期被淘汰了。

  ldquo;婉儿给朕解释一下。”

  ldquo;皇上,就诗文功力来说,这两首诗旗鼓相当。但沈诗输在了两个字——气场。沈诗的尾联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自谦’的孪生兄弟就是‘不自信’,词气已竭!而宋诗的尾联却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有一种谜之自信,豪迈得紧!”

  唐中宗和群臣听了之后,都对比诗结果心悦诚服。

  那个年代,文艺活动真多!除了流行赛诗,还有一项国际体育赛事——马球。

  比如公元709年,大唐和吐蕃搞了一场“马球外交”。这场马球赛的主角是临淄王李隆基,他率3名贵族子弟对阵10名吐蕃球员,并以少胜多,频频攻破吐蕃球门。

  那年,李隆基24岁。

  早在7岁那年,那时还是武则天时代,李隆基就敢对武家子弟说:“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

  日后,李隆基有了个更为人所知的称号——唐玄宗。

  也就是这个李隆基,最后要了婉儿的命。

  8.

  那是公元710年,满是血雨腥风的一年。

  先是唐中宗被毒死,幕后凶手极可能是唐中宗的老婆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

  然后,韦后立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帝,垂帘听政。为了防止韦后成为下一个武则天,婉儿提议由相王李旦辅政,但被权欲熏心的韦后拒绝了。

  再然后,李隆基发动了政变,杀进后宫,灭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当婉儿的居所外充斥着喊杀声时,婢女们却惊奇地发现她正在梳妆打扮。都啥时候了,还有这心思?婢女们百思不得其解。

  婉儿梳妆打扮好之后,打开木匣,取出那份提议由相王李旦辅政的奏章。这是她的保命符,因为李隆基正是相王李旦的儿子。

  所以,当婉儿直面李隆基的屠刀时,面不改色。她想对方这一刀是砍不下去的,然而,她想错了。

  当李隆基看到婉儿脸上那种谜之淡定的表情时,起初也很震惊,但刀还是劈了下去。

  因为他是李隆基,是日后干掉姑姑太平公主、下令勒死杨贵妃的那个李隆基。为天下者不顾家,更何况婉儿一个外人?

阅读更多情感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