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哲理故事

发布时间:2022-07-25 11:57:21

  公元前远世纪,在古印度的北部列国中,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做“迦毗罗卫”,位于今天尼泊尔王国南部,国王的名字叫“首图驮那”(意译为“净饭”),王妃的名字叫“摩耶”。

  迦毗罗卫国与相邻的天臂国交界之处有一座林园,叫做“蓝毗尼”,是摩耶夫人的父亲———天臂国善觉王为他的夫人蓝毗尼建造的。公元前缘远缘的一天,首图驮那国王与摩耶夫人惟一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在蓝毗尼园呱呱坠地了。

  这位降生在蓝毗尼园里面的迦毗罗卫国太子,就是佛教创始人。由于悉达多·乔答摩是释迦族人,所以在他“悟道成佛”以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据说,摩耶夫人源缘岁才怀孕,生下悉达多太子后仅仅苑天就去世了。悉达多太子是由姨母波阇波提抚养大的。波阇波提是摩耶夫人的妹妹,首图驮那国王的第二夫人,她既是悉达多太子的姨母,也是他的庶母。

  作为一个太子,悉达多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是相当优裕的。首图驮那国王希望悉达多太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王位继承人,因此,悉达多太子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正规教育,还学会了骑马和射箭。波阇波提夫人也十分关心和钟姐姐留下的惟一的儿子。但是,性格内向的悉达多太子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愿望成长———他是一个非常善于思索的人,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使他困惑,不合理的种姓制度使他不满,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使他苦恼。悉达多太子终日忧愁烦闷,渐渐萌发了出家修行以寻求解脱的念头。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由于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潮,对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等问题,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归结起来,在当时的思想领域里,主要有两个潮流:一个是代表大奴隶主阶级正统思想的“婆罗门教”;另一个是非“婆罗门教”的各个教派,统称为“沙门系统”。“婆罗门教”与“沙门系统”的斗争焦点,表现在对于种姓制度的不同认识和态度上。

  古印度最初只有两个种姓:征服了南亚次大陆的雅利安人,自认为是白色皮肤的高贵种族,叫做“雅利阿”;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和其他土著人,被雅利安人认为是深色皮肤的劣等种族,叫做“达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原本用来划分种族的种姓演变为划分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制度,形成了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与的四大种姓。

  在古印度的四大种姓中,最高级的种姓是祭司贵族,他们专门从事宗教典礼、宗教仪式活动,被视为凡人与天神之间的沟通者,叫做“婆罗门”;第二个等级的种姓是军事贵族,他们占据着国家和军队里面的高级职位,叫做“刹帝利”;第三个等级的种姓是一般平民,包括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普通劳动者,叫做“吠舍”;最低级的种姓是仆役和雇工,他们绝大多数是破产农民和战争中的俘虏,叫做“首陀罗”。

  “婆罗门教”是代表婆罗门种姓利益的宗教。为了给种姓的分立制造理论根据,婆罗门教宣称:世界之初始,有一个原始巨神,被称为“原人”,不同种姓的人是由原人身体的不同部位变化来的———“婆罗门是他的嘴,两臂成为刹帝利,他的两腿就是吠舍,从两足生出首陀罗。”因此,人生来就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种姓的人命中注定应该做不同的事情,这是天经地义的。

  “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

  《吠陀》指印度上古时代的宗教和历史文献,用古梵文写成,内容主要是对于神的颂歌、祷文和咒语。婆罗门教把《吠陀》作为根本经典,宣称:《吠陀》不是凡人创作的,而是圣人凭借天神意志的启示而自然念诵出来的,因此具有不容怀疑的权威,这就叫做“《吠陀》天启”。婆罗门教还鼓吹:祭祀活动内涵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具有创造一切与毁灭一切的功能,甚至天神们也必须依靠祭祀活动才能求得不死,获得战胜敌人的力量,这就叫做“祭祀万能”;“婆罗门”们掌管着祭祀活动,从而就掌握了支配天地万物乃至支配神的力量,既可以创造一切,又可以毁灭一切,因而成为人里面的“最上者”,是具有肉体的神,这就叫做“婆罗门至上”。

  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和三大纲领,极力强化不平等制度,严重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和反对。“沙门系统”的各个派别,就是以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和三大纲领为共同点的。古印度最早的唯物主义学派“顺世论”派以及既肯定物质世界、又肯定灵魂与解脱的“耆那教”,都属于“沙门系统”。佛教,就是在婆罗门教与沙门系统的激烈斗争之中产生的。

  悉达多太子出身于王家,是“刹帝利”种姓,对于鼓吹“婆罗门至上”而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十分不满。这是造成他思想苦闷、寻求解脱的一个主要原因。

  首图驮那国王觉察出悉达多太子的想法以后极为担心,想尽一切办法打消儿子的出家之念。他为悉达多太子提供了尽可能舒适的生活条件,还给他娶来邻国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并且在他的住处安置了许多年轻美貌的女子。然而,悉达多太子并没有因此沉迷与陶醉,他难以摆脱烦恼与忧郁,反而越来越感到人生如幻、世事无常。耶输陀罗公主生子以后,悉达多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罗睺罗”,足以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感叹:“罗睺罗”意译为“覆障”———悉达多太子自叹:儿子的出世,使自己身上又添加了一重障碍!

  终于,在公元前缘猿远年一个寂静的深夜,悉达多太子骑着一匹白马离开了王城。他来到王城外的一个树林里面,脱下太子的华丽服装,换上黑色的粗布衣裳,按照古印度修行者的习俗剃去了头发和胡须。自此,悉达多·乔答摩开始了出家人的生活。这一年,他圆怨岁。

  “出家”,是当时“沙门系统”的一种传统———离开家庭,剃去须发,到人迹罕至的山林里面修行,以肉体的苦换取灵魂的欢乐和解脱。这种传统被释迦牟尼沿袭,后来成为佛教徒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佛教认为,世俗家庭只能给人带来烦恼,只有离开家庭净心修行才能摆脱世俗的垢染和拖累。正如《释氏要览》里面所说的:“家者是烦恼因缘,出家者谓灭垢累。”其实,道教的全真派、基督教的隐修士,也都讲究出家;但是,由于佛教在汉地的巨大影响,“出家”几乎成了佛教的专用语。

  佛教所说的“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幼年就离开家庭,削发受“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著花鬘、不歌舞视听、不蓄金银、不非时食),先在寺庵里面做“沙弥”或“沙弥尼”,成年以后再受“具足戒”(内容全面的戒条),成为正式僧尼,叫做“自幼出家”;一种是成年以后才离开家庭,削发即受“具足戒”做正式僧尼,叫做“半路出家”。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员缘岁时追随父亲出家,是第一个“自幼出家”的佛教沙弥。

阅读更多哲理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