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幼儿教师也不例外。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幼儿教师自身教育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前,我特别喜欢央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节目。究其因,可能是制作风格亲民、贴近生活,所以收视率高。
幼教人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充其量也只能在自己的地盘吆喝。但关起门来闹革命本不是我们的作风。我们期待的是社会、家庭等围墙的打开。让更多人知道幼教人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调戏
二十年前,日托制度不具备条件,幼儿园大都采用半日制。也许当时各家孩子多,道路上车辆少,社会治安又好,家长也不习惯每天接送孩子,所以那时还自放学回家都是采用“排路对”。学校根据孩子的住家的地段,分为几条线路,然后又老师护送。因此每天两趟的护送成了街头上一道风景线。那时的“幼儿园教师”被众人成为“阿姨”,虽然意为尊重,但是在我们自己听起来,却总是觉得酸酸的。开了几次的家长会,让家长们改口叫“老师”,但都失败了。家长于社会人士普遍认为,中小学的老师才能称为“教师”,至于幼儿园的老师,只不过是保姆之类的。把孩子看乖,处理好吃喝拉撒就OK了。真的,在园里,我们都实行三包,包吃、包教、包送。一整天一包到底。“阿姨”的称谓也就名副其实了。
中午离园时间到了。“阿姨”们各司其职,队伍缓缓涌向街头小巷。在陪送的过程中,难免会听到街道边传来的议论声。那一簇人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那载客的摩托车司机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阿姨们,“小朋友,叫姨父阿”,“小朋友,姨父在这里呢”。当时的那种无奈与无助,我们也只能强忍下,对其视而不见。因为我们是落势群体,面对每天的调戏,也只能假装不懂来处之。
幼稚
在于社会各行业人士的交往中,都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们幼儿园教师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很年轻的。”这句话是褒是贬,心理自然清楚。诚然,由于与工作对象和环境密切相关的都是“妇女儿童”,也就难免会有“妇科”“小儿科”之嫌。不可否认,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接触的课本知识显然很少,一些想法与做法也是感性的多,理性的少。激动、易怒、动容成为很多幼儿教师的特征和习性。一大群人围着讲话,说着说着便坐到桌子上去,举止“手舞足蹈”,说话“神采飞扬”。在潜意识里始终保持着孩童时代的稚趣于童真,难怪外围人都说“你们既天真又可爱啊”。
创意
小区的房屋交房时间已经临近,同在一个小区的几个幼教人各自请了几家装潢公司来帮忙设计。那些设计师在于这些老师磋商时都有这样的感慨:幼儿教师参与设计成分多,有创意,有个性。说得不错,赖老师把海洋文化融入到楼梯下的水池设计,何老师把原始森林设置在天台中,李老师把布艺作坊点缀在墙面上。难怪这几家装潢公司说:“幼教人是创意者”。认真想想,这些创意来源于我们的工作,根植于我们的对艺术的追求,难道不是吗?我们的幼儿园是花园式的乐园,它是在一批批幼教人的双手中雕刻塑造起来的。同样的道理,幼教人把创造进行了迁移,把情感进行转嫁,把家与园都打扮成美丽的乐园。
缄默
随着年轮日复一日的叠加,幼教人的年龄也同样不可抗拒的在不断的增长。闽南语中有一句话叫做“苦老不苦穷”,幼教事业是年轻人的事业,它需要青春与活力。孩子们也喜欢年轻的面孔,讨厌看到一张张蜡黄的地图式的脸孔。随着不惑中年的到来,活力不再,青春已去,最苦恼的是带操。“老师老师学什么,动脑筋学小猴,一—二—三—四—”年轻老师做起操来俏皮活泼,神似猴儿;而那中年老师做起来,就像只老母猴心里的疙瘩阻碍了动作的伸展,神情更是尴尬。墙外无数双眼睛盯上你,自己不嫌难看人家还觉得碍眼呢。想退居二线却没有闲置的岗位,继续呆在前线的话也已没有当年的冲劲了,真是进退两难阿!因此,无奈缄默的中年人日渐出现身体疲劳,视觉疲劳,意识疲劳,或许这就是我们幼教教育事业的悲哀吧,因为幼教需要青春,需要活力。
精确
由于幼教行业的清一色女性,而当代中国家庭中又以女性持家为多。幼教人有了家庭和孩子以后,事情自然不少。管理者从工作的责任出发,总是不喜欢听他们解释,只希望她们能够人人自我克服,服从制度。虽说这种事情在各个单位中都会出现,但是在幼教行业中尤为突出。常常有老师说:“因为临出门时孩子要大便,就给耽误了。”还有的说:“今天在路上摩托车出了点问题,延误了。”种种的理由让人本管理显得苍白无力。为了改变这个局面,领导出了新招,由原来的人工记录出勤到现在的指纹打卡,不听解释不可替代,一切让电脑做主。人脑有情电脑无情,一分钟也清楚的显示出了。每月的奖金是与考勤挂钩的,所以大家也尤为关注。最悬的是在8点打卡,看似8点,其实有可能已经是8点59秒了。再加上电脑需要一段反应时间,结果可想而知。就因为这精确的“1秒钟”这个月被扣了。最后也只好安慰自己,谁叫我们要生活在严谨的生活中、工作在责任强度里呢?
感动
教师的一生到底能教出几个学生,可能很少有人去估算过,但我按照三年一轮回的公式计算,我可能在最终结束教育生涯的时候能生产“出440名学生,
而每次让我感动的是那的毕业典礼,因为脆生生的童音将定格在那里,为了纪念和孩子一起走过的三个365天,我们都会把毕业典礼搞得很隆重,总是分成好几个乐章,主题多为“六月,我们放飞鸽子!”,然后必选的是《老师再见了》这个歌曲。事先我们几个同年段的老师都说:“这次我们决定不以“泪“来与孩子道别”,我说除了你不选《老师再见了》这首歌,她们说不行。是的,那首主打歌曲如果不选上,就不是毕业典礼,但我很怕这首歌在煽情,它是催“泪”弹,叫我不能不哭,今天当我翻起一届一届的照片时总觉得自己真没用,把悲伤留给我的孩子,但在当时的此情此景却让我无法控制,“人非草目,孰能无情”。一群和自己一起学习与生活了一千多个日子的伙伴,你能对他们不动容吗?那次要分手时,我不忍看的是家长,因为在乐曲没进入结束时她们就在旁边流泪了,我恐怕眼光与她们相遇,极力回绝,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上,坚持到最后,没想到孩子也哭了,这时,我也不由自主地把泪水滴在康乃馨上,一一拥抱着孩子,在“天下没有不散宴席”中我们分手了……但感动依然存在我的记忆里。
温暖
由于工作的调整,我没有再去大四班上课了。那天,在上楼梯的时候我遇到了班上的一位小朋友杨烨,“许老师,今天是你的课吗?”我说:“不是。”她翘起嘴巴说:“不行!我说是你的课,就是你的课!”她的“强词夺理”让我一时语塞。我抚摸着她的小脸,拂去挡在她眼睛前的乱发,微微地笑着。孩子,其实我只是做了我职业范围内该做的事,却得到你的接纳、欢迎和喜爱。我不会怪你不讲理的态度和不妥当的抢白,却赞叹你表达的真挚和不加修饰的流露……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丢弃了浮躁,渐渐练就了平实,多了宽慰,少了责备,视线也从仰视到平视直到俯视,喜欢蹲下来与孩子在一起,喜欢和孩子“肌肤之亲”,渴望知道他们的需要,热切把需要尽量给予。一路走来,也得到了无数家长和孩子的爱戴。那已经褪色的保温杯是第一届毕业生家长合赠的,用红色油漆写着的尊师字句却还历历在目。在物化欲流的的年代,我却依然觉得它是一份厚礼,因为它承载着家长和孩子对教师的崇高敬意。手捧着它,温温的,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