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间隙

发布时间:2023-01-21 12:07:35

看一档财经访谈节目,主持人颇为知性,于是关注她的微博,看到短短几行字的履历:2006本科毕业,2009年短暂主持央视电影节目,2010年辞职留美,2012年回国担任第一财经主播。镜头里她闪闪发光,可在她刚毕业那几年事业空窗期里,不采访不上镜的时候,她在做什么?

  你喜欢的作家有多久没有出新书了,他在上一部作品获奖后,销声匿迹了许久,也许他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会写一部作品,那么在写作的间隙,他在做什么?对于作家写作以外生活的窥视,在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大概可以明了:教书、跑步、思考,构成写作的间隙。

  因为一篇轰动报道而出名的记者,在成名前甚至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也许跑着日复一日琐碎平常的社会新闻,今天的新闻掩盖昨天的新闻,明天的新闻埋藏今天的新闻,他们的大部分文章被日常的平淡覆盖,唯有代表作被留下,在历史里闪着陈光。

  我们常常被某位音乐家或作家的代表作吸引,于是绞尽脑汁找全他们各个时期的作品,待欣赏完却索然无味,才发现不过是徒劳一场。真正优秀的作品已经被历史大浪淘沙,逐渐被遗忘的平庸之作,散落在他们创作巅峰的间隙。

  曾经在录播间外隔着玻璃看主播播音,也会在灯暗之后看主播摘了假发换下正装,顶着太阳跑琐碎的市民新闻,会看到她们卸妆之后的眼袋和雀斑,也会听到她们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讨论教育孩子。工作和生活的两面,镁光灯下有多闪耀,灯暗之后就有多平淡。

  这个世界价值观很多元,没有谁是唯一,舞台很大,选择很多,观众也健忘,有才华的人轮番上阵发表声音,各有各的支持和反对。旁观者看着媒体圈,绚烂精彩,每天都有新话题,那些谈论者似乎因为这个公共平台,天生被打上了一层光,然而,每一个发表声音的人——评论家、学者、媒体人,并非时时刻刻被光照亮,他们的观点在光与光的间隙之间,随着阅历沉淀。

  光的间隙,也许迷惘,然而迷惘期,也是思考期。

  人生怎么可能永远高潮。学业职场的某个进步是高潮,而进步之后是更长时间的高原漫步,从高原再到顶峰,又要熬多少时光;酣畅淋漓的一次旅行是高潮,而旅行之前的准备和之后的回味,又充斥多少年月;不期而遇的短暂艳遇是高潮,而艳遇难有善终,若孤注一掷让艳遇有结果,那逃不了相识恋厌倦放弃的老套桥段。在一个个巅峰之间,是我们要学会与之友好相处的日常,是琐碎,是无趣,是平淡,是日复一日,是耐得住寂寞。

  那天在复旦参加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国际zz讨论会,一群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zz学院的留学生们,四分之一时间谈美国法国大选欧洲政局走势,四分之三时间谈中国zz体制能否改革怎样改革有什么契机。一派唇枪舌剑后,在七月残阳里,在迎面热浪中,大家各自道别,回到会场之外的轨迹,每一个人继续自己原有的生活。

  人生能做事的时候不多,不能做事的时候,就做人。

  人生能跑起来的时候不多,原地踏步的时候,就走好每一步,看看身边的风景。

  青春期的时候,爱看闪烁的光影。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留下一簇斑驳树影,光斑随风摇动,一闪一闪,甚是迷人。树叶间隙之处能透光,很多年后,才明白,光的间隙之处,是将光芒衬托得更明亮的暗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getDigg(12655);
阅读更多哲理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