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4日下午,我们一家四口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遭遇车祸。这时,距离最近的县城民丰,还有60公里;而所有的手机,都没有信号。如果在天黑之前不能得到救援,等待我们的,将是漫天的风沙,或者饥饿的狼群。
就在我们快要绝望时,一辆小面包车,停在了我们面前。事后才知道,这是民丰县的长途客车。车上,是一些维吾尔族农民。他们要从县城回到一百多公里外的乡里去,前面的路还很远。但当他们得知我们的遭遇后,没有片刻犹豫,就把车让了出来。我永远记得那一刻:男女老少十几位维族老乡,拎着自己的行李,默默站在路旁,有如雕塑。他们身后,是无边的戈壁;肩头,是夏日的夕阳。
我们不知道,他们在那里站了多久,何时才能回家。但我们知道,当晚,沙尘暴席卷南疆。那些为我们让出车子的维族老乡们,会不会遭遇沙暴呢?
风沙肆虐的地方,不但没有“道德沙尘暴”,反倒有着道德的绿洲和清泉,这似乎是一个奇迹。但这岂非恰好证明天良无处不在?是的,我们跟那些维族老乡,非亲非故,陌路相逢。他们并没有义务一定要管我们,也有理由和权利为自己的损失索取赔偿。然而他们什么话也没说,让出了乘坐的汽车。也许,他们只是觉得我们更需要它,只是不忍心看见我的孤立无援。
这,就是孟子所谓“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了。之所以“人皆有之”,是因为道德会有一种“社会性遗传”。它无关乎信仰,也无关乎教化,因为它原本就是人的“天良”。
所以,道德永远不会沦丧,天良也永远不会泯灭。只不过,有时也许需要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