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记忆” “废品”生金

发布时间:2024-07-31 12:26:30

 几前,唐娜是北京一家个性服装店的店主。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把从各地淘来的旧物件放在店里作装饰,比如几十年前的明星海报、老式黑白电视、磁带、老电话等。没多久,令她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求购这些老物件的人似乎比买衣服的还多,带来的利润比卖服装还高。于是,她干脆做起了销售老物件的生意,店名“失物招领”。

  唐娜开这家店的主题思想,是想让大家觉得,来这里是找回自己丢失的东西和远去的青春,而不是单纯的消费。为了凸显特色,她设计了有趣的“招领”程序。顾客看中了什么东西,需要填写“招领表格”,每张表格其实都是一个故事。上面写清楚领回的东西,以及顾客对这件东西的记忆,什么时候将它弄丢了。起初,唐娜担心会有顾客没耐心填写这些东西。她就找来闺密们填写了几张表格做样子贴墙上,算是抛砖引玉。

  唐娜的店地处国子监附近,这里曾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文化气息比较浓,为唐娜的生意提供了合适的经营环境,所以生意一直不错。但淘这些老物件不容易,店里的货品很容易出现“空当”。有的顾客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去。

  有人建议唐娜:你不能光指望在本地收这些东西。越大的城市,往往保留的这些老旧物件越少,一些二三线城市、县城可能会多一些。于是,唐娜雇了一个店员盯店,自己去了河北。果然,在廊坊,唐娜满载而归:卡带、白色网球鞋、红领巾、小人书、1990年亚运会的带帽衫、吉祥物……唐娜对鞋子、衣服之类的东西进行了消毒,让顾客们放心购买。淘货的价格都很便宜,而放到店里就能卖到数倍、几十倍的价格。比如,暖壶78元,搪瓷茶缸188元,老电扇3300元,连一串几十年前的铜钥匙都能卖100多元。

  2011年元旦,唐娜店面的墙壁上,招领记录贴得密密麻麻。带着附加价值的旧物,不到两年为唐娜带来了近十万元的利润。面对生意的下一步发展,唐娜想要一种模式,就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顾客想要物品的登记,然后自己去寻找。她不想让哪一个顾客有被忽略了的感觉,也不想让任何一个顾客有所遗憾。

  她想起了自己的博客和豆瓣网(一提供图书、电影、唱片等内容的推荐、评论和价格比较,以及城市独特的文化生活的知名网上社区)。她在博客上写下了店面现有物品的介绍,一旦有新收上来的东西,她就会认真地拍摄好照片,设计好定价,然后更新到博客上。在豆瓣网,她成立了一个关于怀旧的“物失招领”的讨论组。将自己这里的“失物”上传上去寻找主人。整理好了这两块“阵地”后,唐娜把博客和豆瓣网的地址复制后在各个论坛发贴。贴子里只写了“失物招领——找回我们曾经丢失的东西”。这个噱头为她带来了不少的点击率。

  唐娜的日子变得忙碌起来,从过去无目的地收购到寻找市场,慢慢地变成了顾客需要,寻找她,她再根据客户需要有目的地收购。唐娜还通过生意交了不少朋友。大家会在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发一些怀念过去的帖子。这些帖子和“炫耀”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失物招领”,也使唐娜的生意如火如荼。她打理生意,又雇了好几个帮手。有员工建议她,既然生意这么好,咱们不如找厂家做一些怀旧的东西出来卖。这个想法被唐娜否决了。她觉得,那些缺少时间磨砺的东西徒有其表却没有生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两年多的时间,她把“失物招领”做成了一个在圈内知名的品牌,成为北京国子监的一景,把“废品”做成了一种文化。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bdshell_js").src = "http:///static/js/?t=" new Date().getHours();
阅读更多励志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