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客人很多,多少年了,都是如此。用妈妈的话说,象走马灯一样。大部分是从故乡来的乡亲,我所说的故乡,并非是父亲的家乡,而是父亲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父亲一直说那里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父亲当年大学毕业以后,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一个偏僻落后的贫困乡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一呆就是四年,后来把母亲也带去教书,我们的家也安在那里。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村子里的人,好多样子怪怪的,有的脖子很粗,腿是罗圈型的,还有不少先天痴呆的人,挺可怕的。据说八十年代初,有关部门曾组织专家去那里考察多次,发现了罪魁祸首,原来是那里的水质问题,严重缺碘。 那里很贫穷,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大部分人没有出过远门。但民风淳朴,乡亲们很善良、厚道。父亲刚去的时候,在村上轮流吃饭,轮到谁家,人家总是拿最好的东西款待他,比如给他吃捞面条、烙饼,而他们自己只喝黄面糊糊、吃红薯面窝头,下田时也不安排他干重活,说洋学生细皮嫩肉的,使不得。 母亲过去以后,大队把她安排在学校教书,村里把生产队办公的房子腾出来一间让我们住,并连夜垒起一道院墙,接着,乡亲们主动出工出料,在旁边给我们盖了间小厨房。 我的弟弟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当年,父亲是中国登山队队员,正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联系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回来了。乡亲们知道父亲得了个儿子,纷纷拿着鸡蛋、白面、挂面来祝贺。要知道这些东西平时是没有人舍得吃的,鸡蛋用来换盐巴,白面只有过节和有人生病的时候,才会掺和着粗粮吃一些,而挂面只有春节或是重要的节日,才会准备一点,专门用来串亲戚或招待尊贵的客人。常常是一封挂面,转了一大圈,生了虫,也没有人家舍得吃掉。 多少年过去了,父亲母亲提起这些,总是感慨地说:多好的乡亲啊! 后来,我们家迁到省城,父亲回去搬家的那天,乡亲们冒着大雨,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停地叮嘱着:千万不要忘记他们,有空一定要回来看看。父亲每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总是泪光莹莹。 改革开放以后,乡亲们也开始走出家门。因此,不断地有人到我们家来,有来看病的,有找工作的,也有借钱做生意的。父亲总是热心的接待,尽力帮忙。并且每次都让他们吃住在家里。对此,我们姐妹几个是很有意见的,曾多次提议让他们去旅社住。可父亲总是说::“这样不好,会伤害乡亲们的感情。”于是,母亲专门准备了一套床上用品。 每次客人一走,母亲总是会念叨:“这个老乡曾给我们家挑过水,那个老乡经常给我们家浇地、收庄稼…..我们不能忘恩啊!” 去年,弟弟结婚的时候,乡亲们听说,在那里出生的孩子,如今已经是个海外留学生了,特别高兴,派了十来个代表,提前一天,搭车过来参加婚礼。 为此,父亲特意把我们几个子女都召集起来,包括他未过门的儿媳妇,开了个家庭会议,告戒我们一定要热情接待,客人再多,也不能冷落乡亲们。父亲说:“这是一份珍贵的情谊,做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 父亲:您放心吧,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责任编辑: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