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
“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做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目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跃和伊始,乃富有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注入了新的热力。
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最宠爱的一幅杰作。
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次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
“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性情积极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代表了一种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透过那橘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那个时刻,我们也许蜷缩在被子里,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那光线照不到我们,照不见我们的身体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