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通常以机会的面貌出现,等到你已经放松了警惕,开始抓住它的时候,它才露出狰狞的面目。一个人能够拒绝诱惑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方向。符合方向的事就做,不符合方向的事即便机会再诱人也不做,这样他就把许多的诱惑和风险一起挡在了门外。
人生要善于捕捉机遇,更要勇于拒绝诱惑,现实中的失败者多是被诱惑所消灭的,因为诱惑常常包着“机会”的糖衣。
我与企业老板合作的原则是:坚持独立的人格,缘分第一;绝不做阳光之外的交易,同流而不合污;“君子之交淡如水”,见好就收;消化吸收,教学相长;大智若愚,吃亏是福。
我们这么多年走下来,其实也有很多生死之劫。但是为什么劫难打不死我们?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立身要稳,不管遇到多少风浪,不管遇到多少挫折,不管遇到多少误会,只要你把持住几个东西就够了。一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要取巧,更不要做假。我经常用一句农民的话来告诫我的员工们,叫做“人欺地皮,地欺肚皮”。这是很朴实的道理,但很多人就不信这个道理,因为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有顺口溜说“老九升天、老大靠边、老二分田、不三不四赚大钱”。不少流氓地痞赚了大钱,安心做事的人却成了傻子。但时代的钟摆会摆过来的,你现在回头看,当年那些偷奸耍滑的人有几个还风光依旧?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方向和原则,乱云飞渡仍从容,定力非常重要。我就走我这条路,我在走的过程当中,许多人劝我去挣更多的钱,我不为所动。
很早以前,我认识这样一个老板,号称有非同一般的关系,指名道姓要找我。我去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车库门打开,十几台好车,什么奔驰、宝马、凯迪拉克,老板说:“王先生随便选一台吧,我送你。”我当时只有一辆自行车,应该怎么办呢?我对那位老板说:“谢谢你的好意,我这个人向来秉承的信条是‘无功不受禄’,需要车的时候,有车来接我就行了。”回来以后,跟我同去的那个小子就说我傻。我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我这个人向来不愿把灵魂抵押给魔鬼。果然,那个老板最后因为诈骗被抓了。
还有一个老板天天追着我,要给我一辆车,还要我搬到他的总部去办公,但是我一直躲着他。有一天他把电话打到办公室来,冲着我嚷嚷:“嗨!大佬啊!我不是老虎狮子,我是送钱给你啊!哪有见了钱就躲的人啊!”他当时要投资成立一个策划公司,邀我入伙,承诺给我多少股份,另外先给我200万元。当时我发觉这个气味不对,就躲,惹不起还躲不起嘛。这个老兄两年以后也垮了,因为原来那种做生意的方式就是靠歪门邪道,最后他就走不动了。
我说这些故事不是说我多么有先见之明,而是想说明一点:道理都是很简单的,说起来大家都明白,但是事到临头是不是还记得就难说了。有的人偏偏就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而且就掉在他头上。我能拒绝诱惑的原因在于我对自己的方向有很清醒的认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符合我的原则的东西,即便有再大的好处我也不要。1994年我离开新华社,当时的真实想法就是想探索一种体制外的生存方式。大家可能不清楚那个时候体制外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就相当于大家都在一个封闭的闷罐车里面,顶多是开个口子让你鼻子伸出去透点气。那个气孔在哪里?在广东。
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几个浪潮,以广州为中转站,先是往深圳跑,后来又往海南跑,最后往惠州跑。这些行情像浪潮一样一波一波过来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为之所动。一个人的定力很重要,那个时候,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和追求,我对物质的东西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我在广州呆了3年,只有一间房子,而且是用马粪纸在一个储藏室隔出来的,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别的什么都没有。我就在那个房间里“爬”了3年的格子。那时也根本没有空调,最后一年买了一台电风扇。夏天我就光着膀子,穿条短裤,当时也没有电脑,就是一支笔,一张纸。汗水就顺着头上、脸上一直流到纸上,等到把稿子写完以后,稿纸也湿了,只好摊开晾干,我就这么当记者。夏天一天冲好几次凉水澡,我们到哪里去冲凉?就到公共厕所里。
那个时候我已经很有影响力了,要是去跑红包新闻的话也能拿到不少,但这种事情我从来不去做。我记得当时新华社的记者发一篇稿子稿费是40元钱,有的记者晚上下班后不走,还在那个地方剪报,三下两下就拼出一篇报道。我不为所动,坚持要写大稿,一篇大稿稿费也就是两三百元,如果算经济账的话是最亏的。但是那段经历让我这一辈子受用无穷,做什么事都要厚积薄发,一个人太功利,太追求短期的利益,是没有大出息的。■
陆海荐自《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