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武,男,汉族,现45年岁,老葛根三村人,我们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老崔,1996年入党,1997年任三村党支部书记,XX年春又被三村村民推选为村民小组长,问问村民老崔这个人怎么样?大家都树起大拇指说:“人诚实、能干、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好领头人”。
一、致 富
提起老葛根三村的仁用杏和生猪养殖业,在周边地区可算是小有名气,说起崔艳武,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一个不知名的村支部书记却带着全村党员和群众走出了老葛根三村自己特色的致富之路。
老葛根三村总人口298人,土地面积3200亩,土地资源条件差,土层薄,土壤砂质化严重,以往种植农作物品种单一,效益低下,村民收入水平底,村集体经济薄弱,可以说是一个贫困村。1999年,已时任三年的三村党支部书记的崔艳武,开始深深思索,面对三村的贫穷落后状况,怎么办?“农民离不开土地,在土地上下功夫,有干头。”他看着村里天河坝夹心中间的几百亩地开始动脑筋,之后又到处寻问,多方打听,了解情况,还请了林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最后把村里天河坝夹心中间的470多亩地全部栽植了经济林木——仁用杏,享受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将发展林果业做为三村村民致富的突破口。
发展林果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首先老百姓不认可,觉着林果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一般都得多年后才能见效益,这年头,几年后的事谁敢说。其次,前期生产投入大量资金筹集困难,不懂技术,退耕还林的时间和费用不好计算。针对这些老百姓关心的难点问题,村里召开多次会议,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可是群众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甚至有个别人有抵触情绪,一个小支部书记还想弄点政绩出来,老百姓要是真赔了咋办,谁管。“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书。”老百姓的心思,崔艳武心里明白的很,于是,他首先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栽起了仁用杏果树,亲自先干了起来。大家看到他执着的样子,也纷纷行动起来,很快将470多亩仁用杏果树栽植完了,到第二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时,哗哗数着钞票的退耕还林户脸上都堆满了笑容。昔日不长庄稼的地如今变成了林草茂盛的宝地。这些宝地也使老葛根三村经济发展了,也使三村退耕还林户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
近几年来,奇台县党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老葛根三村农户也不甘人后,依托本村优势资源,在崔艳武的带领带动下,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三村的生猪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他又在三村搞起了一个占地40亩的生猪养殖小区,入住了7家生猪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建成后,预计年出栏生猪上万头。所有这些,都会为三村今后的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二、建 设
三村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崔艳武的威信也提高了,而他却把村民对他的这种信任和支持转化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XX年,他组织村民将三村的二条最难走的条田路进行了砂石化,XX年,他又组织村民重点加强了村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三村的“六乱”进行了集中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三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很大的变化,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贴 心
老崔不仅能干,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热心人。
村里有个困难户叫叶长宽,老伴早逝,多年来一直生活困难。老崔就帮助他协调贷款,解决生产资料等困难。每年春节,老崔都要亲自上门慰问。叶长宽逢人便直扎大拇指:“小崔书记真是个好后生啊”。
村里谁家要遇个红白喜事,老崔都最先到场,为其跑前忙后,亲自帮助张罗,直到把事情办完他才肯悄悄离去。
四、根 基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崔艳武还狠抓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抓班子建设,村党支部是村民“主心骨”,而党员干部的形象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发展村经济的同时,他把带好班子、管好党员队伍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使三村班子更加团结干事。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认真坚持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支部定期开展学习活动,XX年,他还组织三村的党员和养殖户到县内达板河村、涨坝村等几个有名的养殖小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并结合县、镇 党委实施的“党员双带工程”,让每个党员都确立了自己发展项目,都学会1—2门手艺,同时建立了帮扶对子,加大对本村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在个人生活上,崔艳武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浪费集体的一分钱,集体干每项工程,他都精打细算。XX年中葛根河发大洪水,在防洪抢险过程中,他身先士卒,舍身抢险抗洪,指挥村民在风雨中防洪筑坝,硬是保住了三村的村庄、农田等没有受到洪水的侵袭。他就是这样以身作则,带出了三村的好村风,打下了好根基。
五、进 取
村民都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咱们村致富这趟车不光跑起来,而且还挺快,还不是因为咱们有个好带头人。”
崔艳武却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为大家服好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做一个有情有义心系百姓的好当家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