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气象办主任勤奋奉公奉献为民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4-08-08 18:39:34

磁铁有吸引力,因为它有磁性,共产党员处处能率先垂范,因为他有党性。**在藏北基层站工作了十几年,谈起他的成长经历和工作业绩,他的坚毅、耐劳、勤奋、敬业和对党的气象事业的一往情深,让人领略到一种始终积极的、向上的力量。
  漫漫求知路
  **现在是一位地面气象测报工程师,具有相当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而谈起他艰难的求学历程,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也充满了自豪。**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因家庭贫穷而无法上学,家里没法为他置办一套像样的衣服,光着身子的小**一年又一年地推迟了进入学堂时间。直到11岁那年,他才光着脚板迈进了公社民办小学的校门。
  在半工半读的公社民办小学,为了弥补在学校学习时间的不足,清晨的青稞地旁,深夜的煤油灯下,小格桑勤奋学习,从不懈怠。2年后他考上了乡(区)完小,才算开始了正规的学习。由于学校离家很远,学校又无法解决学生的伙食问题,小格桑要来回走20多公里的路,回家取自己吃的糌粑。就在许多同学因受不了这种折腾而退学的时候,格桑却以他的聪明好学,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考上了县中学。
  学校离家更远了,知识在格桑心里也更加诱人了。凭着他从小练就的那双铁脚板和他强烈的求知欲,格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再次坚持了下来。并在读完初一时就参加了中专考试,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兰州气象学校。
  从小养成的求知好学和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迈过一次次坎坷的格桑在3年的中专学习中,顺利完成了他的学业。工作后,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长,使格桑对学习新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格桑从未离开过书本,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从未放弃过对新知识的追求。他还在基层气象站工作时,就已花费了比别人多十倍的代价自学了计算机程序语言,可那时他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微机。而现在,他已能熟练地使用电脑,他编制的地面报表统计程序已广泛使用于基层县气象站,使用效果相当好。
  基层站的“工作狂”
  格桑1984年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后,没有回到他的故乡**,而是自愿来到**最艰苦的那曲工作,又到了海拔4700米、基层条件最艰苦的班戈县气象站。从此,从班戈到索县、嘉黎县有了一个有名的拼命三郎、一个工作狂。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热爱气象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的气象事业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是他终身的追求,他要像无数个高原气象工作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脚踏实地的烙印。他说了,并且做到了。
  在索县工作期间,他已成为气象站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负责人。当时,站里的业务力量非常薄弱,为保证获取准确的气象资料和发送及时正确的气象电报,他经常半夜起床,查看值班情况。尤其是在1988年1月至6月的半年时间里,站里人手极度紧缺,他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值班任务以外,还要在其他三个同志的班内校对地面观测、小球测风原始记录及气象电码的编报。无论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雪,他从未间断过,因为他知道,气象观测的时次是严肃的。那时,格桑每天夜里要从睡梦中起床3次,每天到值班室去9次。在这近半年的时间内,他先后挽救了十几次的迟测、缺测等严重事故及无数个气象电码错情。他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生活更是毫无规律,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饿了吃点糌粑就倒头便睡,睡一、两个小时又得起床校对气象电报。有时他就干脆在值班室的椅子上打个盹。到了月底,他就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还有各类报表的制作、初算、复算、审核都在等着他去做。        
  这样玩命地工作,就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格桑黑了,瘦了,因为过度的劳累和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原因,他患上了严重的贫血及低血糖症,经常晕倒在地。
  由于他的认真负责,站上的各项工作质量均达到优秀,没有出现一条错情,没有出现一次责任性事故。报表的制作、审核都做到准确、及时,达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
  对待工作,格桑一贯是认真负责的。1994年仪器大撤换后第一天,他就发现所撤换的仪器中有很多带有故障,尤其是风向风速仪器感应部分,风向偏差竟达180度,拿出备份仪器,却与使用的仪器有相同的问题,经检查后发现是仪器本身的内部安装问题。如果送到地区重新更换仪器,则将会造成至少7天以上气象记录无法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他凭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自己动手及时修复了感应部分的故障,并重新进行了安装,保证了气象记录的完整。该故障的及时发现和修复,使气象资料免受了重大损失,对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地面测报观测作为他的主要技术岗位,格桑不但在其中游刃有余,做出了成绩,而且他还想方设法,为直接以气象服务于地方,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发现,准确的天气预报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经济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尽管上级业务部门对各基层县都发布了相对固定的长期天气预报,但当时还没有短期的天气预报,而且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地方性气候的影响与制约,在多数情况下,时效和准确性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因此,从没有学过天气预报的格桑在这一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钻研,以十几年测报经验为基础,以观察和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为突破口,收集了大量气象资料,对上级业务部门的长期天气预报进行了仔细研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主动及时地向当地有关部门发布解释性天气预报和更正预报,为当地政府指挥农牧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他的许多工作,加强了气象局和当地政府的联系,使气象工作得到了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后勤部长
  格桑在基层,不但自己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精神,他还以对气象事业的无限热爱、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影响和带领基层气象工作者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优秀工作业绩。每到一地,他自觉自愿地作站里的“后勤部长”,有两回为筹集燃料的“自讨苦吃”,在基层被传为佳话。
  1989年,一场特大雪灾使整个藏北草原被皑皑白雪覆盖,藏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燃料牛粪立即紧张起来。日子一天天过去,燃料断绝的威胁也一天天迫近,单位上的多数同志已经无心工作,更谈不上保证测报质量。作为副站长的格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要稳定人心,维持工作,事实上也就是要找到牛粪。但在当时的那种处境中要找到牛粪那真是太困难了,连出生在当地的干部都无法买到牛粪,更何况一个从外地来的人生地不熟的他。但光是着急、等待是不行的,格桑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从地窖里挖出了准备过年用的苹果、食品,带着一个当地出生的职工,踏上了寻找牛粪的路程。他和同事走遍了附近所有的村庄,还是没有买到牛粪,最后又到了巴青县。他们把所带的在藏北基层来讲是极为珍贵的苹果等食品赠送给当地牧民,然后恳求他们卖牛粪。挨了不少的白眼,受了无数的罪,他们挨家挨户地走,一麻袋、半麻袋地凑,整整走了近半个月。在一次过河运牛粪途中,汽车陷在冰窟里,他们在寒冷刺骨的冰水里整整泡了五个多小时才把车子弄出来,手脚都冻得没有了知觉。就这样,总算解决了站上的燃眉之急,同时稳定了职工情绪,保证了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1」 「2」 「3」 「4」

阅读更多工作报告,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范文频道。
喜欢范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