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与目前管理体制的差异
为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配合整个电力公司的ERP推进工作,近期财务部门参加了由电力公司各有关部室和ACCENT公司组织的ERP中的FI(财务管理模块)的培训。通过近二个月的培训,对ERP的整个工作模块和工作思路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同时感觉到,ERP的整个运转模式与现行的运转模式有着根本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的表现在二个方面:
理念上的差异。
1、过去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的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所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的也就是进行财务核算,财务报表的事后分析等,而在ERP的整个流程中,财务管理理念已渗透到所有的业务部门,已贯穿于所有的经营活动。
我们知道,过去只要说到凭证,首先想到的就是由财务部门制作的财务凭证。而在ERP中,所有的经营活动有80%是需要制作凭证的,而这80%的凭证中又有80%不是由财务部门制作的,而是由业务所涉及的各业务部门从业务发生的起点开始,在进行业务的逐步处理过程中即时的逐渐地完成的。也就是说,在ERP中,从经营活动的源头就开始有了财务预算、财务控制,甚至是财务核算的内容。当然,这里所说的凭证不是小概念上的或者说是财务概念上的凭证,而是一个大概念上的基础型的凭证。
2、过去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的是对经营结果的分析,而在ERP中,经营管理模式已转变为对全过程的控制,对过程进行中的统筹管理。
过去在业务发生的过程中,可以对业务进行逐步的调整、修订,甚至可以对某些部分进行增删处理,财务部门可以随时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上的调整,而在ERP的模块中,对业务的控制是从业务的起源即提出计划就开始执行的,在整个的处理过程中对业务性质、业务涉及的金额、业务所要处理的对象以及业务所需经过的相应的手续都是不允许随意进行改动的,只能跟随流程走。同时,在ERP中,对业务要进行财务处理,则必须是流程中的业务,即:财务模块只对那些通过规定流程的业务进行各种财务处理。也就是说任何业务部门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ERP的平台中进行规定流程的操作和流转,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参考的各种信息,所需要查询的各种资料,甚至需要由各级领导进行审核、签发的手续,在ERP平台中都是“随处可见”和“即时可查”的。在符合规定的流程后,该笔业务自然地就会流转到财务部门的FI模块中,财务部门也就会在平台中进行一系列的审核工作,并对完成审核的业务进行付款通知或付款上报等工作。对没经过流程的业务,财务部门是无法看见的;对虽通过流程,但需要修改的业务,财务部门也是无法退回的。所以,ERP实际上是一个全员的全过程的信息、资源等的整合和共享的过程。
各种实际操作上的差异
由于ERP在理念上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上与现有的模式有着“革命性”的改变,所以在ERP的财务模块中,实际工作流程与目前的工作流程在具体的操作上的差异是较大的,涉及的面也是很广的。其中由于管理理念上的不同所造成的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
1、过去一个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尤其是固定资产,其管理的主要职责在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无论是资产的新增所需要建立的资产卡片,还是清产核资所要进行的资产清理,甚至资产报废所要填制的报废单均是出之财务部门之手。而在ERP中,固定资产的管理者已与资产的“所有者”相联系了:谁的项目谁增资,谁增资谁建卡;谁的资产谁管理,谁管理谁清查谁报废。这样,目前最为繁杂的固定资产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转移和接收的方法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基于“谁增资谁建卡”的原则,各单位之间的资产转出和接收就不再涉及增资单等,只要由转出单位在ERP的资产管理平台中提出申请,经电力公司有关部门的批准后,通过平台由接收单位将资产的存放地点进行改动并确认后即可。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的管理重点已从原来的财务部门管理为主变为以资产主人为主了。同样,流动资产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由原来的财务部门为主,转变为以物资管理部门为主。
2、整个电力系统成为一个“大一统”的体系:财务核算工作在一个系统中进行,那么只有电力公司才能提供一张对外的财务报表,各基层单位只能提供各式各样的统计报表;同时对外的款项支付也只有电力公司一家单位可以进行,各基层单位的财务部门原则上不再签发支票,只能对本单位的其他模块所提出的支款请求进行上报,由电力公司的相关模块进行必要的审核,审核通过才由其对外付款,再在付款后通过程序通知各提出申请的基层单位。
在ERP工作的整个推进过程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在不断的调研、不断地改进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修正的。到目前为止就本公司而言,尚未明确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是:
工程项目的立项虽已明确落实在各供电分公司,但立项后资产的转移工作该如何进行。
在目前实施的ERP各模块中,生产运行模块与财务的资产管理模块之间的接口尚未建立。
财务核算模块的基础是工程管理模块,生产运行模块,材料核算模块,以及后勤模块等等,目前FI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合试运作尚未进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