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总产值亿元(不含煤、电),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民营经济在调整中快速发展,投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经过三年调整,全市民营经济的销售收入、税收同步增长3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一批产品档次高、经济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快速做大做强,涌现出了赵远长、文成保等一批民营企业家。资产亿元以上的有4户,千万元以上的有20 户。纳税千万元以上的有2户,500万元以上的有2户,100万元以上的有16户。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较快。XX年,全市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XX年,更新改造投资增长%,增幅比1999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民营经济投资已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年均增速达到了 %,特别是XX年,民营经济投资增长 %,超出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99年的 %提高到XX年的 %,三年提高了 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结构调整支撑作用继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了桃河城区段的综合治理、热电联供一期、城市污水管网改造、桃北中路改扩建等工程。在公路建设方面,三年总投资达亿元,仅XX年完成投资亿元,新建和改建公路347公里,全市二级以上公路达264公里,县乡公路建设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同时我们始终注意把环境治理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关闭、取缔、淘汰污染严重、技术装备落后企业和设施145家,包括小煤窑111处、小水泥29座、小水电1个、小冶金4个;对耐火、建材等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了工艺改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与1999年相比,XX年全市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0 %、71% 、 %和39%,市区大气质量属于ⅲ级和优于ⅲ级的时间达到25周,比1999年增加了5周。经济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构成呈现出积极变化。其中,第一、第二产业分别下降和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个百分点,农产品商品率提高个百分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1999年的2户增加到7户,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由3户发展到6户,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工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关联 度、集中度明显提高。三年来,全市传统优势产业254个调产项目全部建成,其中164个达产达效,工业销售总收入达到58亿元,实现税收亿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XX年实现利税亿元,是1999年的倍。在重点调产项目的支持和推动下,全市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了7户,阳煤集团、阳泉铝业、远鑫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正在做大做强。全市工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 和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效应初步显现。gdp增长速度由XX年的%达到了XX年的10 %,今年上半年gdp增长速度达到了 %。财政收入XX年增长%,今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突破了10亿大关,同比增长%。XX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914万美元,增长%,其中出口额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年增长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比1999年提高个百分点,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年均递增%。综上所述,经过三年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各产业内部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力明显增强,生产力素质明显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壮大;促进了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全市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继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