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今天开班了。首先,我代表各主办单位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就搞好这次培训班讲几点意见,同时借此机会与大家进行一次思想交流,谈谈我的一些期望。
一、进一步提高对初任培训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高标准完成培训任务
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近年来制定并出台了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去年底,中央印发了《2012-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长期干部培训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培训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初任培训是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初任培训是实现“角色”转变的客观需要。大家从学校或企事业单位考进公务员队伍,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学生到公务员的身份转变;二是由学校或基层到国家机关的环境转变;三是由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任务转变。这三个转变,转得快不快,转得好不好,对大家的成长进步和未来发展以及履行职责有着重大影响。在大家踏上工作岗位之际,举办初任培训,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地实现角色转换,更快地适应机关工作,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2、初任培训是培养塑造合格公务员的重要一课。这次培训安排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课程包括: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公务员法解读、西柏坡精神教育、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公文写作、省直机关职能介绍、保密法知识讲座等内容,聘请了省内有较高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领导授课,邀请了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的同志介绍先进事迹,还将组织大家到西柏坡进行宣誓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通过培训要使大家进一步明确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明确机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程序、方法,掌握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做一名合格公务员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同志在工作上开好头、起好步,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培训班的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培训内容突出了“西柏坡精神”的灌输,第一次作为我省公务员初任培训的重要内容。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培育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我省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深刻理解“两个务必”,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戒骄戒躁、谦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对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和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周恩来总理的评语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在这里我们一起重温一下:“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关于“西柏坡精神”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讲解,培训班已安排专门时间,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同时要对这一专题教育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培训,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在这里对大家提三点要求:一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课;二是要端正态度,端正学风;三是要遵章守纪,服从管理。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培训结束后,我们将把每位学员执行考勤制度情况和考核成绩反馈所在单位。希望同志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自觉遵守各项学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以强烈的求知欲望,过硬的思想作风,严明的纪律观念,展现省直机关新录用公务员的精神风貌,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二、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座的各位都是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基本经验。早在1939年,毛泽东主席就讲过:“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不是zz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正是有了这种清醒和觉悟,我们党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把加强学习作为解决本领恐慌的重要手段。以邓小平、xx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使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发展。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党的xx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创新、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据有关部门统计,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的速度是80—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是50年左右翻一番;到了20世纪90年代,是3—5年翻一番。有人说,在农耕时代,读几年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用一辈子。一个人被时代淘汰的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衡量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主要不是看他眼前职位高低,而是看他是否注重学习。一离开学校就停止进修的人,不会有光明的未来。若要保持发展后劲,就要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学习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为此我就学习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要把学习作为一生的追求。马克思在阐述人才问题时讲过一个重要观点,即“人的价值蕴藏在才能里”。人与人的差异,主要是才能上的差异。同班的大学生几乎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出了学校门,走向社会不久就分出了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人在才能上的差异,又都是学习上的差异造成的。首先,开发自身潜能靠学习。其次,提高素质靠学习。一个机关干部要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在工作上一展抱负,不仅需要有埋头苦干的态度,还要有比较全面的素质,正如一些同志总结的那样,要成为“办文是高手,办会是能手,办事是巧手”。素质越全面,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越大,而提升自身素质的唯一方法也还是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