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音乐学院庆祝教师节音乐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4-08-05 21:09:32

在中央音乐学院庆祝教师节音乐会上的讲话  

  

(2002年9月) 

  

李岚清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晚上好,今天是我国的第十八个教师节,借此机会,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衷心地致以节日的祝贺和问候。同时,也感谢中央音乐学院,为教师节举行了这样一个高水平的,令人感到非常优美、高雅,充满艺术享受的晚会。我代表刘淇同志、孙家正同志和陈至立同志,还有其他前来参加晚会的负责同志,向中央音乐学院表示感谢!也向陈曦、吴碧霞、居觐三位今年国际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的获奖者和他们的老师们表示祝贺,并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陈至立同志还专门邀请了北京市的59所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来参加今天的晚会,我想这是有意义的。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教育创新!同时对教育创新提出了五点要求,对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这是我们教育事业走向更大发展、更加提高的一个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教育创新,我领会主要是培养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有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不容易的,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很多事实证明,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很多艺术大师和科学大师,往往既有科学素养,也有文艺素养。李政道、杨振宁先生对此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大家在这方面知道的例子也很多。很多艺术大师、音乐大师不但具有科学素养,有的甚至本身也是科学家。达芬奇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富有想像力的科学家。1487年前后他就构思了多种“飞行器”甚至带有现代直升机特征的“飞行器”草图,使人类能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愿望最早具体化。而且他还精通解剖学、数学、力学,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与柴可夫斯基同时代,俄罗斯还有音乐造诣非常高的“五人强力集团”,他们当中大多原来不是学音乐的,有的是军人,有的是律师,而鲍罗廷原来是学医的,又是非常出色的化学家,他跟门捷列夫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他们都被艺术的神奇感染力而吸引到音乐殿堂,并且成为音乐大师和终身的事业。据说鲍罗廷的《第一交响曲》是俄罗斯音乐在国外最早获得盛名的作品之一,鲍罗廷和柴可夫斯基都是俄罗斯民族交响曲的创始者。在他去世后,他的墓碑上同时刻着他的音乐作品的主题和他所研究的化学公式。我国的李四光同志推翻了过去很多科学家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石油的理论,建立了自己的地质学新理论。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找到了我国的第一个大油田,然后不断地发现了更多油田和气田,但是同志们知道吗,我国的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就是李四光创作的。据说爱因斯坦拉小提琴完全是专业水平。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袁隆平教授,我们都以为他像个老农民一样一天到晚在农田里研究啊、耕耘啊,谁也没想到,他也会拉提琴,当然,与陈曦是不能比的。 


    今天出席晚会的各大学负责同志,大部分是来自理工类院校的,请你们来艺术院校体验一下艺术教育的氛围和感受,主要就是希望你们在艺术特别是音乐艺术和其他的科学、学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来实施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当然,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里面也有很多既有科学素养,又有艺术天分,非常优秀。我完全是一个外行,但是我体会到,从事科学或其他学科研究的人需要文艺家的灵感、需要文艺家的好奇心、需要文艺家创作的执着精神和创新的追求;从事艺术研究的人也要有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同时我们都需要培养学生艰苦勤奋的精神。当然要做一个文艺家,我个人认为还是要有一定的艺术天分,但那不是主要的,如果只有天分,但没有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所以,“勤奋”这一点,不论我们是学哪一个门类的,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居觐成功地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我听了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我记得看过的一个电影描写柴可夫斯基完成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后,请钢琴大师鲁宾斯坦试奏,鲁宾斯坦说,你作的什么曲子啊,没法弹……(可能认为太难了吧),当时使柴可夫斯基很失望,而后来这首钢琴协奏曲却成了非常有名的不朽的作品。 


    三位青年艺术家在国际著名音乐大赛中一举获奖,取得了很高的成绩,特别是中央音乐学院,在一届国际大赛中竟有三名教授的学生同时获奖,这在你们的历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的。我们在向中央音乐学院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艺术院校和其他各类学科的学校共同紧密地围绕教育创新的目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加强合作,全面实施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 (本文转自2002年第10期《人民音乐》) 


    《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4日第1版 
阅读更多节日庆典,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范文频道。
喜欢范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