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蚀地貌,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会有不同的情趣。下面我们来看看海蚀奇观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借鉴。
苏马湾,山海相连的地方,滩缓沙细,空气清新,明朝大将苏子恒在此驻足,海岛因此得名。历经千年洗礼,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将每一处石块儿,都雕刻出了不同的样子,仿佛在讲述着千百个不同的故事与传说。
这些礁石,大多集中在苏马湾和卧龙栈桥经过的地方,鬼斧神工,千姿百态,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海蚀地貌。海蚀,主要是由海浪造成,就是那些看起来好像少女般的柔弱浪花,借着大风大雨,随着潮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拍打岸边壮汉般的礁石,水滴石穿,就像美好的爱情修成正果,终于将伟大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云台山上的海蚀地貌,曾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注意,是连云港市沿海的一大奇观,从海拔5米到560米的山体上都有它的痕迹。在对岸港口的上方,有一个山峰叫大桅尖,是江苏省的第二高峰,那上面便发现明显的海蚀现象,一块巨石上还附着了许多贝壳。古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海里的贝壳能够跑到山顶上,说它是从海边飞上来的,便给这块大石头起名叫“飞来石”。这也显示了千万年前云台山还在海底下,那块大石头就是沧海桑田的见证人。
我们漫步在卧龙栈桥,实际上就是沿着一条地质博物馆的参观路线在前进,同时又在一路欣赏大自然的雕塑展览。对于海蚀地貌,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会有不同的情趣。
首先我们从传统角度看,这些石头都像些什么。大家看神龟探海,像不像《西游记》里的海龟,昂着头,正准备出海迎接唐僧师徒。海马登陆,就像一匹匹骏马,从海上奔腾而来,声势浩荡。这块儿叫做群龙戏水,话说苏马湾的东南侧就是着名的龙后宫。每当落潮时,几道突起的岩脊如几条石龙从海中跃起,仿佛在向山坡上爬去,蜿蜒曲折,栩栩如生。周围那数不清的海浪石,大的像磨盘,小的像拳头,正好组成一片神态各异虾兵蟹将,这样的景象,为苏马湾增添了一笔神话色彩。有一处被人们称为晒经台的巨石,突兀于海边,层层叠叠百十道之多,就像经书叠放在一起,让虔诚的信徒门都颇为震惊。
从当代角度看,海蚀地貌则多了几分棱角,用雕塑的眼光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多多少少的会失去一点神话气息。不看它像什么,而是看它有多美。看它的整体效应和审美价值。看它对高山的呼应,也看它对大海起到的装饰作用。把它当作一首诗来反复推敲,把它当作一幅画左右复琢磨。每块儿海蚀奇观究竟像个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组成了多少美景,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当然,传统与现代的两种欣赏方法之间并不矛盾,侧重一方也可以,两种互补也不错。相信见多识广的各位游客朋友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海蚀奇观,难得一见,赶快拿出相机,留下美景的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