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

发布时间:2022-10-22 20:03:28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一):

金色花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由www.telnote.cn整理]

一、引入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完美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就应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个性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这天,我们就来一齐欣赏这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二、走近作者

我们这天将一齐结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感受一种伟大的精神。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能够感到富有宗教好处的最高尚、最纯洁的爱。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三、检查预习——学生展示积累的字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衍(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四、激情诵读,感悟亲情

1、范读

2、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从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或孩子的……,或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

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

(诗中的母亲是一个充满深深的爱、是一个教徒、爱好文学的人,孩子是顽皮的、活泼可爱的。)

3、朗读一下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示例:

(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调皮,撒娇)

五、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刚才我们师生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诗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

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能够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物和情之间有某种类似(精神)如:诗人可借梅、莲、松、竹等表达特定的情感。诗言志、歌咏言,就是这个道理。好处是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通俗化、具体化,个性是表达情感类的题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读来意味悠长,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能够借助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表达某种情感,使我们的文章更有韵味。

2、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诗人借金色花构成三次嬉戏画面来表现母子情深的

妈妈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3、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不让妈妈明白?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就应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只是悄悄地让妈妈感到温馨,就是瞒着妈妈。

4、把握全诗主要资料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透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

五、小结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透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借景抒情,把母子间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散香气

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

捉迷藏

①借用具体的形象②以生活图景③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六、反馈提升

1、泰戈尔的另外的几句诗——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告别》)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和《金色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借助一些物象,再赋予诗人的想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2、回报母爱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来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情,写一两句诗。例如:妈妈,我想变成…(凉风、清茶、阳光、雨伞、……)当你……的时候,我……,当你……的时候,我……,当你……的时候,我……

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结束语:

给同学们的寄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人类之爱中,她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像一阵和煦的风,吹去纷飞大雪,带来春光无限。

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

母亲-----一生一世值得你爱!

祝愿我们的妈妈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板书:

散香气

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

捉迷藏

①借用具体的形象②以生活图景③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金色花教案(二):

《金色花》教案

一、基础知识

1词语

2文学常识

二、理清文章思路

1、朗读课文,概括事件

提问:文章写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概括事件

①开放花瓣,让母亲嗅到花香。

②在母亲看书时,将影子投在书上――保护母亲眼睛。

③母亲去牛棚时,突然出此刻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

提问:回报母亲的爱,却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母亲明白: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而自己为母亲做事也不是为了得到母亲的夸奖,只是为了能帮母亲做一点点事,让母亲感到一点点的温馨与幸福。

三、赏析人物

在这一幅幅的画面中孩子和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用以下的句式来说话。(任选一句式)

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我是从---------------看出的。

我看到了一个--------母亲,我是从---------------看出的。

文中三句对白的朗读指导:

①“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不见了孩子十分着急,语速稍快,读出焦急之情,“哪里”重读。

②“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一天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十分着急,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又气又疼,不免嗔怪孩子。读出母亲见到了孩子时的惊喜与对孩子的疼爱,但又带点嗔怪的语气。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帮母亲做事,而又不告诉母亲。以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来读,读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四、难点突破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比做一朵金色花:

借金色花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中国好用花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金色花是印度最美的圣树上的花,象征了孩子的完美可爱,而金色则象征母爱犹如阳光般的光辉灿烂。人们喜爱花,花也将它的美丽回报给人类,母亲为了孩子含辛茹苦无私奉献,而孩子也要像花回报人类一样回报母亲的爱与奉献。

所以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借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想像新奇而美妙。

五、课堂反馈

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呢?请你以“假如我变成了……”开头,说一段话。

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妈妈更加年轻漂亮。

例2: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例3: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搞笑的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

金色花教案(三):

《金色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作品中的情感。

3、体验母子亲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作品中的情感。

2、体验母子亲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有人说:“爱是一朵蔷薇,谁能拒绝它的美。”而在印度,有人说:“爱是一朵金色花,给人温暖、幸福和快乐。金色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呢?它为什么能诠释“爱”?在这一节课里老师会给你们一一揭晓答案。

一、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二、检测预习

xīnìbàndǎoyǎnxīpéng

笑嘻嘻匿笑花瓣祷告罗摩衍那膝盖牛棚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三、诵读诗文

1、全体学生齐读。

2、朗读技法指导(见课件)。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4、重点句子解读(见课件)。

四、资料感知

1、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请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或妈妈),你看________”的句式来回答。

例句:例如:我读出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孩子,你看“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孩子与妈妈主要进行了哪几次嬉戏?

妈妈孩子

工作----------------开放花瓣

做祷告----------------散发花香

读书----------------投影在书上

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她讲故事

五、合作探究

1、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思考其中“暗暗地”和“悄悄地”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

2、思考:“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不能够换成“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3、思考:孩子的想法能实现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详见课件)

六、主旨归纳

这首散文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的妈妈嬉戏,以儿童的独特心理表达对妈妈深厚而真挚的感情,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与人类天性的完美与圣洁。

七、拓展延伸

思绪飞扬:如果是你,你还想变成什么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八、亲情作业

1、把你们刚才“思绪飞扬”想到的话告诉妈妈,或者写在自制的卡片上,送给妈妈。

2、借阅泰戈尔的《新月集》和《飞鸟集》并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孩子:天真调皮活泼可爱

妈妈:圣洁慈爱优雅温和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文中这对异国母子之间深深的爱,从而激起他们对妈妈的爱,然后鼓励他们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阅读更多工作总结,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范文频道。
喜欢范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