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电视篇汇总

发布时间:2018-09-15 06:40:05

  广播稿电视篇一: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与特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1、广播新闻的定义、内涵

  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广播新闻的声音符号体系中,包含有声语言、音响、音乐三大部分。

  从节目样态角度出发,广播新闻具体可以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播新闻评论、广播谈话等。

  从广播传播的时效角度考虑,可以把广播新闻分为广播现场报道、现场录音剪辑等。

  2、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早期的电视新闻经历了以口播新闻为主和以影片新闻为主两个发展时期。

  电视新闻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电视新闻消息、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专题、电视系列报道、电视连续报道、电视调查性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媒介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

  电视在媒介特性方面与电影、广播的区别

  (2)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

  2、广播新闻的特性

  (1)广播的媒介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

  (2)广播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广播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最新的、值得报道的事物和情况,通过无线或有线电波,把可以传情达意的、真实的声音符号系统即时传递给广大的听众。

  第二章 电视新闻体裁(上)

  第一节 电视新闻消息

  一、电视新闻消息的概念、特点与要领

  1、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

  电视新闻消息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以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体系,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电视新闻体裁。

  电视新闻消息是电视新闻最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2、电视新闻消息的特征

  电视新闻消息(短消息、长消息)的特征:篇幅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一般一两分钟,有的就几十秒。它在对新闻事实作“概要性”报道时,很讲究简洁明了,新闻要素要传达清楚。

  3、电视新闻消息的采编要领

  (1)仔细观察,精心捕捉典型画面

  (2)点面结合

  (3)注意拍摄章法,攀登“无剪辑”境界

  (4)快采快播,力争时效

  4、电视口播新闻、字幕新闻

  (1)电视口播新闻

  电视口播新闻的界定:是播音员通过电视屏幕,主要运用声音,辅以字幕、图片、图像资料,口头传播新闻信息。

  电视口播新闻的作用:有的新闻难以获得图像,或者暂时无法获得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口播新闻这种形态。

  弱点 缺乏图像,欠缺形象生动性和感染力

  (2)电视字幕新闻

  电视字幕新闻的界定:是在正在播出的其他节目的画面下方,以滚动的字幕,插播最新新闻消息的报道形式。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与特点

  深度报道从内容层面尤其是内容的语境特征着眼可分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评论性深度报道、访谈性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从外部表现形式着眼可分为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概念与要求

  1、电视深度报道的界定

  运用声画符号体系,声形并茂地记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以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

  2、广电深度报道的特点

  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

  3、电视深度报道的报道要求

  (1)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梳理

  (2)对新闻背景进行有效整合

  (3)对新闻信息进行理性解读

  (4)要对新闻事实进行精当点评

  三、调查性电视深度报道

  1、调查性报道的界定

  调查性深度报道就是对大量表面现象掩盖之下的事实真相的揭示。

  调查性深度报道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在报道中为了探寻实际情况,必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并提出公正的证据。

  调查性电视深度报道的主体是调查的过程,节目主要是对调查过程的展示。

  2、调查性报道的分类

  (1)针对某人某事的“单项揭丑式”与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式”

  (2)广义调查报道与狭义调查报道

  广义调查报道——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解密和对未知世界的探寻。 狭义调查报道——记者独立展开的对被掩盖的损害公共利益行为的调查。

  3、从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内容和样态特征来区分

  (1)主题性调查(2)舆情性调查(3)历史揭秘

  (4)事件性调查(5)纪录式调查(6)内幕调查

  4、采制调查性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完整记录调查过程

  (2)注意采访事件双方当事人

  三、评论性电视深度报道

  1、界定:评论性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电视评论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新闻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

  2、特点:“透过现象说本质”,虽然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却更侧重于评论,侧重于“用观点说话”,注重解释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

  3、具备的要素 新颖的观点 广阔的背景 宏观的关照 微观事实的佐证 不同意见的反馈

  四、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

  1、界定: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是以访谈对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剖析和展开,阐述对某个问题、某一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

  2、特点:

  (1)以人为表现主体,综合利用形、声、情、态等表现手段。

  (2)常表现为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提问-回答”形式。

  (3)注重深刻性、思想性、庄重性。

  3、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要领

  (1)“人”是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关键因素。

  (2)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记者(主持人)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掌握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准备好相应的文案和访谈提纲。只有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才能把访谈向纵深推进。

  (3)选题要能激起观众的兴趣。

  (4)访谈的过程中,除谈论新闻事件本身外,还要注意把访谈的内容向当事人的内心深处引导,从而通过访谈体现出访谈对象的内心世界、个性。

  五、电视连续报道

  1、连续报道的界定

  连续报道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持续的分段报道。

  2、连续报道的特点

  (1)报道事件过程的完整性与动态性

  (2)“进行时”的时效感与悬念感

  (3)连续报道的节奏、频次由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决定

  3、电视连续报道

  1、界定:电视连续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

  2、电视连续报道的要点:要善于充分运用电视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系统表意传情,进行新闻报道。

  六、电视系列报道

  1、系列报道的界定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若干具有并列意义的不同新闻事实,在一定时间段内多次展开报道,以达到全面深入反映新闻事实的效果。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2、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

  (1)连续报道表现为纵向性,各部分内容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各次独立的报道之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自然联系,是新闻事件上下、前因后果自然顺序的连续,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颠倒、任意变动。

  (2)系列报道表现为横向性,各报道之间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并列关系,内容上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这种并列关系主要是因同一的新闻主题聚合在一起,不存在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上的上下、前后承续关系,各个单独的报道次序可以互相调换,而不会影响报道的完整性与逻辑关系。

  3、电视系列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

  电视系列报道的特点在于要充分调动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符号体系进行叙事。

  七、电视专题

  1、电视专题的界定:

  在一个独立的节目单元中,专门针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

  2、电视专题的特征: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它或对新闻事实做比较详细、系统的解释和分析,或者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追踪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在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节目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报道。

  作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更注重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深入挖掘题材的内容。

  八、电视特别报道

  电视特别报道(特别节目)的界定

  (1)对可预见的未来某一既定时刻将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在做好前期策划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度报道。

  案例:香港回归

  (2)对某一突发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所采取的紧急报道。

  第三章 电视新闻体裁(下)

  第一节广播电视评论节目

  一 电视新闻评论

  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视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的看法和态度 要领 选材上考究 选材明确具体 联系现实 引起关注

  表现上发挥画面感染力

  广播新闻评论特点 稍纵即逝 要求论题具体实际 论点集中 形式短小精悍 说理深入浅出 用于口语化 增强现场真实感染力

  焦点访谈选题特点 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时代脉搏、科学选题的根本方向;精心追求切入选题的独特视角

  选题角度 以事实为基础 政策为依据 独到为目标

  完善制度 选题的预警 筛选 储备 论证 优化机制

  第二节 电视新闻谈话节目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电视谈话节目——以电视媒介为载体,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室或某个特定场合,围绕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对面即兴 双向 平等的对话交流。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1、按照谈话题材划分

  (1)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

  (2)日常生活类谈话节目

  3)娱乐话题类谈话节目

  (4)专业对象类谈话节目

  2、按照谈话形式划分

  (1)辩论式谈话节目

  (2)聊天式谈话节目

  (3)访谈式谈话节目 综合式

  3、按照参与谈话的对象划分

  (1)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

  (2)无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

  三 社会功能 切合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世俗化趋势 切合人们情感宣泄社会化需要

  四、广播谈话节目的特征要领

  1话题与节目形态

  广播新闻类谈话节目的话题,是试用广播媒介手段表现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近期的社会热点 一般是通过节目谈话形式介绍新闻背景 分析新闻事件 预测社会趋势 反映公众意见等

  一 官民对话 要政访谈

  二 新闻事件评论与分析

  三 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 生活方式漫谈

  2要领

  一 紧扣新闻事件 把握社会何时到脉搏

  二 心态开放 敢于包容多元观点

  广播稿电视篇二:12月8日电视日广播稿

  12月8日红领巾广播稿《儿童电视日》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甲:伴随着欢快的开播曲,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 刘静

  乙:我是主持人杨茹梦

  甲:杨茹梦,你知道12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

  乙: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呀?

  甲:是国际儿童电视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有节制的看电视。 乙:电视节目对我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对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长时间看电视也会影响大家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引起诸如电视近视眼、电视肥胖症等病。因此,我们要适时、有节制地看电视。

  甲:儿童看电视有八忌,下面请大家认真倾听,并记在心里。

  一忌时间过长

  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容易使神经系统与机体产生疲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习等其它活动的正常进行。每天看电视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小时之内为好。

  乙:二忌距离过近

  我们看电视总喜欢往前面坐。这样,眼睛在屏幕发出的强光的长时间刺激下,不仅容易使视觉的敏锐度与适应性降低,而且容易造成眼睫状肌

  调节功能的降低,晶状体逐渐变凸,导致近视出现。一般来说,看电视时,座位安放在距离电视机2.5—4米处为宜。

  甲:三忌音量过高

  儿童看电视时,长时间在较高音量的刺激下,不仅容易使听觉的感受性降低,形成不良的听觉习惯,而且容易导致视觉等感受性的下降。相反,采用相对小的音量,对听力、视力、注意力等的发展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乙:四忌光线过暗

  看电视时,室内光线过暗,则影响视觉功能的发展,也容易导致近视现象的出现。晚上看电视时,不要把照明灯都关闭,在电视机后方安上一盏小红灯,可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甲:五忌坐姿不正

  电视时,歪歪斜斜地就坐,如靠在被子上、躺在父母怀里,都容易使我们未定型的脊柱发生变形与弯曲等,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

  乙:六忌饭后即看

  饭后即看电视,容易使大脑兴奋中心转移,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电视内容,形成消化液分泌的停滞与食物的沉积现象,影响肠胃的消化。饭后,应轻微活动一会儿后,再看电视为宜。

  甲:七忌边吃边看

  电视边吃饭或糖果、瓜子等,嘴里的食物往往咀嚼不够,容易加重消化负担,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如此,还容易养成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乙:八忌躺着看电视

  躺着看电视眼睛的视线与电视机屏幕就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需要用眼睛来进行调节,时间长了会引起眼球外肌和眼球内的睫状肌发生痉挛收缩,从而造成眼球胀疼、结膜充血、双目流泪,甚至出现眼压增高,视觉模糊和视力下降等现象。如果经常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电视,还会使眼球内外直肌和上下斜肌重度疲劳,收缩失调,从而造成眼睛斜视等疾病。青少年的身体正处在发育时期,不但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眼睛散光等疾病。

  乙: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应良好的习惯:

  ◎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在1—2小时之内为宜。

  ◎吃饭时一定要把电视关闭。

  ◎只在观看选定节目时打开电视机。看完后关闭并讨论其内容和情节。 ◎预防电视商业广告的诱惑,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正确的消费观念。 总之,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从看电视间到看电视的内容等,都要有效控制,我们要在看电视的娱乐中学到东西,同时也要避免电视对大家造成的负面效应。主要负面效应:电视肥胖症,电视孤独症,电视近视眼,电视痴呆症,电视性听力障碍,电视依赖症,电视妄想症等。

  甲:本次播音到此结束。再见。

  乙:再见。

  广播稿电视篇三:广播电视概论 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概论 复习资料

  ——楚江一儒 整理

  一、填空

  1、 意大利发明家卡格列谟·马可尼,他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2、 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他被称为“电视之父”。

  3、 彩色电视制式:美国的NTSC、法国的SECAM、联邦德国的PAL。

  4、 电视传送技术的三种方式:地面无线电波传送、有线传送、卫星传送。

  5、 1929年BBC开始采用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进行电视试播;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

  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的英国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一场大型歌舞),从而标志着世界电视业得到诞生。

  6、 美国三大广播网NBC(全国广播公司)、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

  7、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的北京电视台,它是央视前身,于9月2日正式开播。

  同年10月1日,我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成立。

  8、 1978年元旦,《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正式创立。

  9、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台”,确定了国家电视中心的地位。

  10、1993年5月1日,新闻性晨间板块栏目《东方时空》开播,这是我国电视静茹栏目化的标志。

  11、2003年5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正式开播,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24小时连续播出电视新闻的国家之一。

  12、电视节目中人声语言可以细分为解说、人物同期声、现场报道、导语和串联词、对白等。

  13、广播电视人声语言的要求,主要包括口语化、规范化和优美化。

  14、广播电视的非语言符号:音乐、音响。

  15、商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媒介,其本质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企业特征、市场特征。

  16、广播电视媒介组织的类型,按媒介性质分:公共电台电视台、商业电台电视台、国有体制的媒介组织。

  17、目前国内电视媒介的频道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部门中心制、频道中心制、频道公司制。

  18、2000年10月,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我国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

  19、广播电视产业与其他的产业也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的技术性、渠道的网络性、行业竞争的自然垄断性。

  20、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广告经营、网络经营。

  21、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电视业第一条广告——参桂补酒广告。

  22、广播电视节目主要类型,以节目内容划分:新闻节目、教育节目、文艺节目、服务节目。

  23、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大致可以分为:综艺晚会、游戏类节目、益智博彩节目、真人秀节目。

  24、广播电视节目编排要考虑的因素:节目的定位、受众的分析、竞争对手的节目编排。

  25、广播电视媒介的受众权利,作为社会公民的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

  26、手机电视被称作为继电视机、PC(网络电视)之后的“第三电视”。

  27、频道包装一般分为在播包装、离播包装。

  28广播电视受众特点:广泛性、复杂性、隐匿性、稳定中的流动性、地域性。

  二、 名词解释

  1、片花:在电视节目中,与上述广播节目中“间隔音乐”起同样作用的音乐再加上与之配合的画面、语言,统称为“片花”。

  2、在播包装:指的是针对频道内容在播出线上播出所进行的包装,如形象宣传片、收视宣传、频道编排等。 离播包装:指的是电视频道经营者在频道实时播出之外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树立频道形象、推广频道品牌

  的工作,其常用形式是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发行推广、播出推广等。

  3、栏目制片人制:即由制片人管理栏目,对栏目的节目制作、财务管理、人员使用、报酬分配实施全权负责。

  4、广播电视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即指从事广播电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5、节目包装:是指对节目的进行涵盖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在内在全方位、立体化的整体包装和塑造,以建立自己完备的识别系统。

  6、电视节目:由电视台或社会上制作电视节目的机构(股电视广告公司、电视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为播出、交换和销售而制作的表达一定完整内容,可供人感知、理解、欣赏的视听作品;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电视台播出的具体项目和单元。

  7、电视谈话节目:源于欧美的“Talk show”,翻译成中文即“脱口秀”,字面意思就是不背稿子、临场发挥、脱口而出,是指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就某一个或几个大众关心的社会现象或热点话题进行交流、讨论或辩论的电视节目类型。

  8、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

  9、独立制片人:(P244)

  10、电视的数字化:是指在节目制作、集成、传输和接受的整个业务链采用数字技术替代模拟技术的系统工程。

  11、网络电视:IPTV,是互联网与电视“联姻”的崭新媒体,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它是以宽带以太网为载体,以家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视音频多媒体节目和交互式服务的新型付费电视。

  三、简答题

  (一)、发达国家掀起的广播电视媒介大合并、大并购的浪潮,有鲜明的特点?

  答:1、从广播电视本行业的合并扩展到跨行业的合并;2、从国内的媒介合并扩展到跨国媒介的合并;3、合并的结果是产生了一批超级媒介集团,形成了群雄争霸的局面;4、合并的目的是筹集资金、研制和采用高新技术、增加抗衡实力和提高竞争力。控制国内广播电视市场,进而向世界扩张,占领国际市场。

  (二)、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答:1、传播速度的时效性;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3、传播内容的丰富性;4、局限性,声画信息瞬间即逝、不留痕迹,复杂信息不易及时理解,也难以进行细致的回味和深刻思考。

  (二)电视传播的特性?

  答:1、视听兼备,立体信息传播(既能听又能看是电视的最大特点);2、画面直观,内容易受;3、现场感强,可信度高。

  (三)广播电视传播特性的演变?

  答:1、大众化传播和分众化传播并存;2、固定接收与移动接收并存;3传播过程中观众的主动性增强。3、传播过程中受众的主动性增强。

  (四)如何理解公共广播电视?(结合课件)

  答:

  (五)美国商业广播电视媒介的特征?

  答:1、美国的广播电视由私人投资、私人所有,他们既不依附于政府,也不依附政党;2、美国私营商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完全遵循利润第一的基本原则,以盈利为最终目的;3、作为国家私营企业体系的一个分支,美国商业性的广播电视业像其他行业一样,遵循从“自由竞争——垄断——更激烈的竞争”的市场发展规律,高度竞争成为商业广播电视的突出特征。

  (六)广播电视媒介商业化的影响?

  答:总体来看,广播电视媒介的商业化,使公民权利、媒介多元化、公共服务和新闻专业理念等都收到了市场的挑战而不是保障。这使得各国在欢呼市场化成果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反思如何从政策引导、制度规范等方面来尽可能地消除商业化的负面影响,使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都能得到相对均衡的保障。

  (七)推动广电媒介跨媒体、跨行业不断兼并与整合的内在动机是什么?

  答:1、跨媒体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争抢媒介的传播效率,实现不同媒介间的协同效应;

  2、跨媒体跨行业利用不同媒体和行业之间的特性使不同媒体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3、跨媒体跨行业所具有的强大的市场覆盖率使它能够吸引更多的利润回报。

  (八)广播电视产品特性?

  答:1、知识性;2、高附加性;3、需求的不确定性;4、时间约束性。

  (九)国内综艺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

  答:1、节目本身形态的老化,基本的模式长期不变,致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2、节目克隆严重,创新能力弱;3、节目的低俗化、弱智化。

  (十)电视在人社会化的影响?

  答:1、电视促进未成年人的社会化;2、电视除了每天向人们提供大量信息外,还给成年受众带来的全新的观念和意识,促进了人们的知识更新和观念的转变;3、电视通过各种形式的电视节目,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论述题

  (一)我国目前传媒集团化改革的特征?

  答:首先,由于没有经过前期的市场洗礼阶段,其各个部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核心业务,这样在短时间里组建传媒集团的行为很可能没有竞争能力的“拔苗助长”的行为;其次,从集团的实现方式上看,国外传媒是通过市场并购实现的,而我国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政府在传媒业的发展上并不是起引导作用,而是起着主导作用。归根到底还是政府办传媒,而非政府为传媒业的发展服务。这样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如:1、行政捏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翻牌现象;2、产权残缺,尚未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3、业务重组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4、市场保护、地区封锁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

  (二)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P179)

  答:(要点)1、品牌经营战略;2、产业整合战略; 3、资本运营策略

阅读更多讲话稿,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范文频道。
喜欢范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