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新加坡人力部推出一项新的就业签证———“S类就业准证”,主要面向专业工人和技师等中级技术人才。据了解,S类准证的申请条件较为宽松,只要申请人的基本月薪不低于1800新元,且拥有相关文凭、技术资格和工作经历,而对申请人的国籍、年龄、在新工作时间等没有限制。此外,S类准证还有诸多的“特殊政策”:对持证人从事的行业没有任何限制;有效期为2年,有效期结束后,还可续签3年;月薪高于2500新元者可为直系亲属办理家属准证,其配偶在申请工作准证后,也可在新加坡就业等。
与以往的就业签证相比,S类准证放低了门槛,放宽了政策,因此被视为是新加坡大开就业之门的“征兆”。那么,情况果真如此吗?新加坡政府出台新就业证的背景是什么?新加坡就业市场的现状如何?
新加坡:经济增长带动人才需求
新加坡人力部“联系新加坡”上海中心主任蔡进伟先生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此次放宽政策,意在吸引优秀技术人才。”
据介绍,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经济增长达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估计,第二季度经济增势将更为明显,增幅有望达到%。随着新加坡经济全线飘红,就业市场也呈现“牛市”行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总就业人数增加了万人。国际专业猎头公司哈德森环球资源顾问公司的调查报告更是乐观地预测,有45%的新加坡企业将在下一季度扩招人手,扩招规模将达到三年来的最高水平。调查同时显示,服务业和制造业是目前的人才需求“大户”;在具体需求上,营销人才最为紧俏,其次为工程、营运和技术人才,特别是生产工程师、软件构造师、外包项目负责人、系统管理专才等。
对此,蔡进伟谈道:“最近几年,新加坡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新加坡人口有限,只有300万,所以需要借助‘外脑’来发展经济。而以往的就业签证政策在学历、行业准入等上面限制较多,企业很难从海外请到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医院急需的激光仪器操作工、企业急需的高尖端机器操作技工等,这些技术岗位强调专业技能而非学历,但正因为如此,不少海外专才因为学历问题而被拒之门外。此次推出S类准证,并适当放宽申请条件,就是为吸引一批中级技术人才。这不仅能有效缓解新加坡的人才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加坡和中国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大批拥有国际先进技术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而中新两国专业人才的自由流动将为两国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谈到对上海人才的看法时,蔡进伟表示:“上海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但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有相当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要吸引上海人才去新加坡发展,还真要下点功夫。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如独特的双语环境、国际化的操作模式等。相信上海人才去新加坡发展,除了能获得一份好工作外,还会有额外的收获。”
赴新发展:速成国际化人才
对于新加坡的发展环境,在新加坡学习、工作过6年的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投资开发部经理钱亦奇自然体会最深。1997年,钱亦奇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攻新加坡在中国直接投资的课题。毕业后,钱亦奇进入新加坡龙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担任业务发展部副经理一职,负责集团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等地的拓展业务。之后,钱亦奇加入新加坡中盛资讯集团,担任高级分析员,负责中国投资贸易咨询服务。2003年,钱亦奇回国发展,在新加坡企业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投资开发部担任要职。
这6年的经历让钱亦奇获益匪浅,他告诉记者说:“新加坡作为国际商业中心,吸引了全球6000多家跨国公司及70多家全球100强IT企业落户,其中不少企业都将新加坡作为地区总部。因此,新加坡是中国专业人才了解国际惯例、掌握先进技术、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理想之地。而且,国际化的就业环境中还蕴藏着大量的机会,对于那些有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说,往往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此外,新加坡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与国内较为接近,国内人士能很快适应那里的生活。虽然,新加坡的消费水平稍高一些,但每月800多新币(折合4000元人民币)的住宿费,与上海目前的房租行情相比,差距已不明显。”
如今,国内就业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看涨,有海外学历及工作经历者往往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对此,钱亦奇的经验是:想跻身于国
际人才之列,去新加坡工作一段时间,是不错的选择。
特别提醒
目前,新加坡共有四类就业签证,分别针对不同的申请人。对国内想去新加坡发展的人士来说,申请签证时需要“对号入座”。
●P类准证
针对申请赴新加坡从事高层次管理或技术工作的人士,即国内的“金领”人士。此类人士受聘职位的月薪在7000新元以上,可免学历要求,否则需有新加坡政府认可的大学文凭。
●Q类准证
针对申请赴新加坡从事一般性管理或技术工作的人士,即国内的“白领”人士。此类人士一般需有新加坡政府认可的大学文凭。
●S类准证
针对申请赴新加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专业工人或技师,即国内的“灰领”人士。此类人士一般需有相关的技术资格和工作经历,对其学历则要求不高。
●R类准证
针对申请赴新加坡从事劳务工作的人士,即国内的“蓝领”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