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创先争优笔记

发布时间:2024-07-30 05:18:50

4月以来,一场覆盖广泛、具有全局意义的“创先争优”活动,在各地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陆续启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各地的“创先争优”活动,一开始就以其高标准的设计、高起点的运行,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

  “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普遍参与,贵在常抓不懈。但是,随着活动的逐步铺开,一些消极因素似乎也“如期”而至,有的地方“忙在活动班子,闲在党员干部”,有的单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等等。这些“忙闲不均”、“言行不一”的搞法,固然只是个别现象,若不及时纠偏,任其蔓延,“创先争优”活动难保不会“歪嘴和尚念经——变了调”。

  从实践情况看,活动之初,特别要注意克服和摒弃几种不良心态:

  ——“厌倦”的情绪。近年来,从“三个代表”学教,到“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全党都要开展一次主题教育。于是,有的人就厌了、疲了、倦了,对活动产生了厌烦情绪,甚至抵触思想。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理解并不等于苟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就在于其先进性。然而,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将来先进。党必须有可持续的先进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可持续的认同度和拥戴率。如果只留恋于“曾经的先进”,就会陷入僵化保守的境地,最终被历史淘汰。因此,对党员干部来讲,必须居安思危,持之以恒地、毫不懈怠地接受教育,才能永葆先进性。

  ——“无用”的论调。有人讲,几年前的“先进性”教育搞得很过细,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黄松有、许宗衡等腐败分子,不是照样过了关吗?这次“创先争优”也只是以往教育活动的“翻版”,到头来“雨过地皮湿”,起不了实质作用。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更是错误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话不好听,但有道理。共产党不是铁板一块,这么大的队伍,难免泥沙俱下,难免有人掉队。毛主席也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抓得再紧,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放任不抓,问题就会更多。和尚的木鱼只有天天敲、经书只有天天念,个人修行才会高;党员的学习教育只有经常抓,党性修养才会强,才能保证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

  ——“苛求”的眼光。与“无用论”相反,有的人对“创先争优”活动期望值很高,近乎苛刻,希望一次活动解决所有问题。似乎只有问题彻底解决了,成效才算好,要是还有问题没解决,成效就差。事物的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问题也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贪大求全,好高骛远,都不是应有的态度。纵观党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正是每段时间适时地开展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党到今天才依然保持其先进性。应当看到,有的党员很优秀,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的党员很糟糕,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钢铁是怎样锈掉的”。学习前者,可以使我们进步起来;反思后者,可以使我们警醒起来。

  ——“速成”的思想。搞一个活动,就要见成果、出经验,这也许是包括组织者在内的很多人的普遍心理,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任何学教、争创活动都不可能“立竿见影”、“马到功成”,这次也难以例外。如果活动才刚刚开了个头,典型经验就提前“分娩”了,这样的经验真实性有多高?平时不读书、不看报的人,这次组织学了几天,觉悟就大大提高,“学习型”干部“满天飞”了,可能性又有多大?做先进、当优秀,历来不轻松。“创先争优”需要我们下苦功夫、硬功夫,弄不得“快餐”,玩不得“速成”,不能简单地以读了几本书、发了几次言、写了几篇心得来论英雄。那些按部就班、克隆作秀、急功近利的做法,断然先进不到哪里去。

  事业发展不会停歇,“创先争优”没有止境。也许基层组织不可能个个都是“先进”,党员干部不可能人人都是“优秀”,但是,通过“争创”的过程,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朝着“先进”、“优秀”迈进了一步,这就是活动最大的收获!
阅读更多其他综合,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范文频道。
喜欢范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