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我评价(self -evaluation)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行为的主要调节器。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就。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适应新环境,有助于摆脱孤独。95d565ef66©应届生求职网©4cb5d40ed4
l.e韦尔斯和g。马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自我评价:概念与测量》一书指出,人们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对自己的德行或价值的感受。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标准是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自我归因和角色扮演等具体评价手段来实现的。
反映评价的理论基础是c。h。库利的“镜像自我”和g。h。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反映评价强调自我概念的基本社会特性,例如自我概念的形成反映了处于我们的环境中的他人、尤其是重要的他人的评价和知觉。反映评价过程是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不端行为“标签论”的基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实现过程的基础。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德行。接近的群体和接近的成员可以作为参照组和参照个体,最有可能被用作这些比较的参照系,尤其是在竞赛情况下,诸如运动比赛或课堂活动等更是如此。4b5ce2fe28©应届生求职网©261cbd5717
自我归因是指根据对自己行为的直接观察而作出有关自身的推论的倾向。d。j。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个体是以观察自己外显得为的基本上进行推论来确定他们正在感受和思考的东西的。
角色扮演作为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过程,在社会化研究中是最明显的,它强调自我概念是通过积压种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内化(例如,年龄和性别角色、家庭成员角色、职业身分)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学习和内化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着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采用自我评价量表进行研究。m。j。罗森堡1965年的自我评价量表是使用较广的一个。他认为,被试在这个量表上的得分可以预测其情绪和行为。例如在精神病人中,那些自我评价低的人往往是不愉快的、沮丧的。这与医院护士对病人的评价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