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5~19日 电子拆装
4月15日,我们告别了黑板与课桌,取而代之的是拆装实习。刚走进实训室,只见每张桌子上立着一根电烙铁,还有一个长方体的塑料盒。据师傅介绍,这一周我们需要自行组装一台收音机。
我好奇地打开盒子,里面最醒目的是一块电路板,其余那些细小的零件都装在塑料袋里:电阻、电容、电感……还有一些不常见的二极管、三极管。这些都是组装收音机的必备零件,只有把它们准确无误地焊接在电路板上,才能听到最清晰、和谐的音频。
短暂的一番讲解后,我们开始实战了。初次拿起电烙铁,我难免双手颤抖。我小心翼翼地把一个电阻两端从电路板穿入,然后一手拿着电烙铁,另一只手捏着焊锡丝在接口附近打转。刚把焊锡固定到焊点上,焊锡就很快流淌下来,化成了一大片。于是我只好敲击几下烙铁,又用烙铁尖把多余的焊锡吸掉,这才算焊完第一个元件。
在后面的焊接中,我有意识地在最后把烙铁向上提起,这回焊点圆滑了许多,像荷叶上的露珠。
周三下午,焊接完整个电路板,我们把电源盒扬声器接入电路。这时很多同学的收音机发出了“嘶嘶”的杂音,而我手中的扬声器却还保持着沉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把装配图拿来逐一对照,这才发现有两个中周接反了。10个焊点此时都已经被焊得天衣无缝,要想把它们都拆下可不容易。我挨个接点融化焊锡,把电路板立在桌子上卡来卡去,又拿着钳子使劲往外拉。忙了半个小时也未能搞定,无奈只好向师傅请教。
师傅凭借着娴熟的技巧,很快就取下了两个中周。但是,焊盘已经被侵蚀得满目疮痍,几乎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时间已经是周四了,看着手中的一团废品,我焦急万分。中午,飞速吃完饭的我赶到电子城购买了一套新的原件,回到车间从头做起。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在安装时十分谨慎,照着图纸打量准确之后才肯下手。周四下午,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装完了大部分零件。
周五上午,其余同学的作品都已经验收完毕。下午本来应该放假,而我的第二手产品还没成型,我于心不忍。于是周五下午,我独自走进车间,继续剩下的任务。15点21分,扬声器和线圈接稳了,我把电源接通,终于听到了扬声器发出的“嘶嘶”声。
我把这迟到的成果拿给师傅看,这回可算是让师傅满意了一回。看到时间已晚,最后的调试留待周末进行。
这周我少放了半天假,晚一天享受到了成果,不过我并未因此抱怨。毕竟多练习、多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前一次的失误让我对电路构造有了新的认识,这是我终生不忘的知识要点。为了成功,我们应该勇于尝试才对。
4月22~26日 机械拆装
22日,我们14名同学又被分配了新的任务——机械拆装。自行车、柴油机、减速器、离心泵……这些都需要我们拆成零件,再装回原样。
周一的自行车拆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实际操作起来可不像想得那样容易。把零件拆完之后,它们形形色色地在桌上拍成了长队。要想把它们正确归位,还需要用心记忆。好在当天的时间比较宽裕,拆装共进行了3次,我对零件次序已经有了明确的记忆。共2页,当前第1页12
接下来的柴油机是一个庞然大物,需要7人合伙才能完成。第二天,我们7人分工明确:抬举重物、加固、传递工具都有了专门的人员。上午全部拆开,下午再装好,没什么问题。
减速器外形轻巧,结构简单,很容易上手。但是最后看到的离心泵,我们又有些忐忑了。我们每3人一组轮流操作。第一名同学把前盖卸下,露出了黄澄澄的法兰盘。拧下盘头的螺母,里面最复杂的轴套显露了:一根长长的钢轴,上面镶嵌着好多轴承与盘盖,提起来沉甸甸的。在装配的时候,为了减轻单人动手的不便,其余2人一个帮忙按住底座,另一个帮忙从另一端抬起泵体,形成了分工合作的理念。在我们这种配合下,干起活来既迅速,又省力。
周五上午,实习进入尾声。我们在20分钟之内完成了3台机器的拆装,达到了师傅规定的标准。实习期间,有活不离手的操劳,有团队协作的默契,更多的是大功告成的喜悦。虽然2周不算长,但毕竟我们在与机械实体近距离接触,这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颇有了解。在书本之外通过亲自动手摸索机械构造,对我们掌握机械原理大有裨益。
共2页,当前第2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