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党政机关常用文体,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公文好写,写好也难。只有热爱公文,掌握了技巧,肯下功夫的人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也就是说,想要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必须念好“爱、巧、功”公文写作的“三字经”。
一、爱
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缺乏热情的人,是成就不了任何事情的。公文写作也不例外,要想写好公文,首先要热爱公文写作,钟情公文写作,要真正了解公文写作的魅力,体会公文写作对一个人素质提高、事业成功的作用和意义。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时代发展对每个人的知识构成和素质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形势迫使领导干部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如果离开学习,今日的饱学之士可能会成为明日的落伍之人。然而,天下成事者,一半是因兴趣所使、名利所趋,一半出于形势所逼、责任所迫。公文写作的任务和压力,往往要求从事公文写作的人不断学习新经验,树立新观念,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工作压力的长期存在,会使人逐渐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阶段性学习到经常性学习的转变,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习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们常知其利,不知其弊。世上任何事情,如果只是旁观议论,永远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不得真谛不得要领。只有躬身人局,亲自实践,才会乐在其中,精于其道。机关公文种类繁杂,涉及机关工作方方面面,这既增加了公文写作的难度,但也创造并提供了公文写作者熟悉情况、了解问题的条件和机会,锻炼了“爬格子”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使人更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是不经意间养成的习惯,也是长期从事公文写作的必然结果。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的全局观念和把握形势的能力。与文学写作不同的是,公文写作决不是个人观点、私人情绪的自然流露和倾吐,而是众人智慧和领导意图的科学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公文的写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一件事情、一项工作的决策过程。公文的特点,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理思路,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吸取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公文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定措施、作决策,很好地体现领导集体的看法和思想。如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必定会提高公文写作者的全局意识和决策能力,提高其领导水平和管理素质。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成为催人进步的不竭动力。毋庸讳言,在机关从事公文写作,会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博学之士和事业有成之人,受到不断的启迪与启发,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也会有机会见识更多的事,了解更多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受到更多的激励和鼓舞,从而鞭策自己不断进取,努力奋进,实现由一个台阶向另一个台阶的跨越,争取事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二、巧
仔细琢磨,干部写公文,虽与园丁植树育花工作性质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想精通公文写作之法,就得很好地借鉴园丁植树育花之道。
1.确立主干
园丁植树首要的是选苗、择地、栽好幼苗。如果不能科学选苗、因地定植,树苗将难以长好,甚至难以成活;如果最初未能栽直,以后就会歪斜。写公文首要的是“立意”,“立意”不准,文不对题,尽管你费尽心机,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文章“立意”要准,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好文章的种类。公文种类很多,往往因用途不同、目的不同而不同。常用的公文有领导讲话稿、工作总结、决定、决议、通知、经验材料等等。不同类型文章要求不同,写法各异,一定要准确把握。比如说领导讲话稿的起草,相对来讲,可适当地活脱一些,文字更口语化一些;但决定、决议、通知必须严谨,语言也要用书面语言。又如工作总结与经验材料性质相似,但前者要细,后者要精;前者可长,后者可简,等等。
其次要准确地判断形势,把握好领导、组织和会议的目的和意图。公文是为党务和政务服务的,所以公文的起草不得不考虑国内外、所辖区域内外以及行业内外zz、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形势和趋向,不能有悖于或落后于形势。公文也是领导与组织体现、表达、宣传其决策、执政、行政意图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者的观念一定要符合领导和组织的观念,公文写作者的思维一定要跟上领导和组织的思维。会议材料要紧扣会议主题,领导讲话稿要充分体现领导的讲话风格。
第三要正确分析听众、读者的身份、阅历、文化及知识构成,要因受众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高层次的公文面向的受众一般文化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文章要求严谨,内涵丰富,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基层的公文面对广大群众,文章要生动简洁、观点明确、文字活泼、好懂易记。
第四是文风及文章的特点要因场所、时机的不同而不同,不能硬搬教条,死守一理。比如同一主题,小会上的讲话要有别于大会上的讲话,现场会上的发言不同于室内会议的发言。文章的长短要因场合的不同和发言者身份、职位的不同甚至天气条件、听众兴趣、情绪的不同而科学取舍,该长则长,该短一定要短。文章要适应环境,若不顾环境,一味地根据个人喜好来强行“灌输”,往往会事与愿违。
2.设计定型
有特色的东西才会有新意,有新意的事物往往令人记忆犹新。为了使自己管理的园林富有特色和新意,园丁们往往把树冠修剪成球形、纺锤形、圆柱形、伞盖形或拟人拟物的各种造型,这些整形后的树木,有了艺术性、充满了活力,不仅当时令游人赏心悦目,过后也难以忘怀。
要使公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段落层次就必须严谨、清晰、富有特色。大的段落之间犹如树木的多个主枝结构,要利用时间先后、空间顺序、因果条件、重要程度等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段落内的各个小点,就像是树木主枝上的分枝,也得相互关联、层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的单元结构。同样的树林,不修剪,就会疯长;同样的素材不整理就是“一团乱麻”。所以,要想写好公文,就必须熟悉材料,认真设计“造型”,理顺文章结构。
3.加叶添绿
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多数公文也是如此。公文的枝就是结构和观点,公文的叶就是用来说明观点的事例和数据。公文既要有“骨头”,也得有“肉”,好的公文一般是既有“骨头”又有“肉”。用来说明观点的事例和数据不在多而在精。无论是历史上的事例和数据,还是现今的事例和数据;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要能充分地说明观点。同类型的事例和数据不要全用,要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为我所用。好的公文不在长,而在于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足够多的观点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