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标准

发布时间:2019-08-13 04:50:20

  一、第一阶段工作(50分)要求在2011年12月31日前启动以下工作:

  (一)成立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院长为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5分)

  (二)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内容、措施具体,目标、任务明确。(15分)

  (三)召开本院管理年活动启动会议,全面动员和安排,职工对管理年活动目标、要求知晓率100%。(15分)

  (四)通过横幅、板报、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形式开展管理年活动宣传。(5分)

  (五)及时收集并上报本单位管理年活动的进展、成效和基本经验。资料齐全、归档管理。(10分)

  二、第二阶段工作(900分)

  要求在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开展以下工作: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160分)

  严格执行《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定》。

  1、公卫办设置(10分)

  按要求配置公卫办人员、业务用房和相关设备设施,落实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待遇。

  2、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20分)

  设立传染病诊室,负责接诊、留验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5分)

  建立传染病登记簿和实验室检测(包括肺结核x线检测)结果登记本,各项填写清晰完整。(3分)

  及时收集、登记、核实并按法定时限进行疫情信息的网络直报。(5分)

  按照责任分工,落实霍乱、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措施。(7分)

  3、免疫规划(40分)

  预防接种门诊有候种室、接种室,各室有明显的标识。(5分)

  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辖区内目标儿童预防接种相关信息计算机录入、管理率100%。(10分)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做好疫苗的接收、储运、分发和使用工作。冰箱、冷柜专人管理,疫苗按品种、批号、效期分类码放,温度记录完整。(15分)

  预防接种卡、证、册齐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大于90%。(10分)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10分)

  建立和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值班和工作记录完整。(5分)

  协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采样、处置,落实相关防控措施。(5分)

  5、妇幼卫生工作(50分)

  每月召开一次村级保健人员例会,掌握本乡镇妇幼保健基本情况,专干下基层时间每月不少于15天,及时建立辖区内孕产妇保健手册,正确、完整填写工作相关表、卡、册,定期上报妇幼卫生工作信息报表。(11分)

  按规定完成孕情掌握、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落实高危孕产妇建卡、追踪管理和指导选择分娩地点任务。负责产后42—56天健康检查。孕情掌握率大于95%,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12分)

  做好新生儿访视、7岁以下儿童“4、2、1”定期体检或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对儿童体检中所发现的体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专案管理率达60%以上。(10分)

  开展住院分娩技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达到爱婴乡镇卫生院标准,其产科建设符合《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指导标准》要求。(6分)

  实行孕产妇分级管理,杜绝截留高危孕产妇。批准开展剖宫产的乡镇卫生院剖宫产率控制在25%以内。(6分)

  宣传动员并协助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与诊断。《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与管理规范。(5分)

  6、农村健康教育(10分)

  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宣传橱窗、农民技术学校、卫生科普赶集和民族传统节目等开展健康教育。(3分)

  开展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4分)

  7、村卫生室管理(10分)

  实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加强辖区内乡村医生的监管,定期召开乡村医生例会,统筹安排工作任务。(5分)

  按照《湖南省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办法》要求,做好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及劳务补助发放工作。(5分)

  8、公共卫生管理(10分)

  掌握辖区餐饮单位及从业人员本底,指导乡村医生建立农村聚餐信息登记制度并及时上报,对农村聚餐活动开展检查与指导。(5分)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管。(5分)

  (二)临床诊疗服务管理(300分)

  1、医疗质量管理(60分)

  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结合实际,明确1名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医疗质量监管工作,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5分)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谈话告知制度等),相关人员知晓率100%。(10分)

  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指导下,制定并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医疗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医疗质量分析讲评制度。定期开展医疗环节质量检查、讲评、通报,整改措施落实。(10分)

  严格执行湖南省《乡村医疗机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随机抽查在架病历(按总数的10%抽取,抽检总数不超过20份)或病案(30份)合格率为100%,病历优良率≥9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处方合格率≥90%,临床诊断记载比例达100%。(20分)

  加强手术病例医疗质量管理。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10分)

  加强门(急)诊管理,配齐常用急救药品、器材,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5分)

  2、医疗安全管理(50分)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针对医疗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经常性地开展医疗服务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分析(每季度一次)。(10分)

  制定并落实医疗纠纷和投诉受理、调查、处理、反馈制度,明确一名兼职人员具体负责。(15分)

  卫生院与个人签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责任状,责任分解到人,实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10分)

  制定并落实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预案,及时上报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率100%。(15分)

阅读更多文秘知识,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范文频道。
喜欢范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