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第4集剧情介绍
郭威凯旋却遭灭门 匡胤献计郭威黄袍加身
柴荣此计可谓用兵之神,动摇敌心,摧毁敌力,不费一兵一卒。可叹刘承佑却无为君的度量和脑子,狂妄自大只认定郭威等人要篡位谋反,以千名朝廷要员性命为要挟,命令郭威动兵攻城对敌,郭威只好发誓用此法定凯旋而归,方平息内讧。正如柴荣所料,敌军三次前来摧毁营寨,损伤兵将众多,军心动摇。
校练场,郭威柴荣为出征训练士兵,以比武的形式激励士兵上进,几轮下来,能明显看出士兵因长期不曾出征战斗力下降。此时一轮刚好是军中武艺最为高强的韩通将军上场,可谁知本应与其对敌的将军临阵腿软,郭威大怒,并乘势宣布战场上如有谁临阵脱逃,一律问斩,并将脱逃的将军斩杀,以立军威。以此看来,郭威组织练兵是假,震慑军心才是本意。既然达到目的,韩通将军便以无敌手为由退出,谁知此时,柴荣却亲点赵匡胤对战韩通,几招之内便制服了狂妄的韩通。但韩通却对赵匡胤心存妒忌,对柴荣上言赵匡胤身怀高强武艺,却甘为小兵,居心叵测。柴荣心如明镜,自没有理会韩通。
决战之夜很快到来,敌军已经因多次出军而疲惫不堪,郭威乘势追击,打至敌方全军覆没,攻至城下,发现敌将李守贞浴火自焚,郭威柴荣对李守贞的不愿苟活心生肃敬。
夜深,打了胜仗的柴荣却郁闷寡欢,询问身边的赵匡胤自己不顾军人性命安慰,只考虑胜败是否正确。赵匡胤却劝解说用兵打仗必有损伤,如若柴荣听从帝旨,让士兵们盲目送死,反而是不顾军人性命,所以柴荣的计策是拯救郭家军,而非损伤军力。此番话深得柴荣心意,也因此赵匡胤更让柴荣另眼相看。
可世事难料,终于要回到开封的郭家军却被探子告知,刘承佑竟将郭威与柴荣满家灭门,并下旨将郭威与柴荣斩立决。郭威悲痛欲绝,却也不愿违背先帝委托,反抗刘承佑。但刘承佑的疯狂超出预想,除了下旨斩杀郭威,还将几位顾命大臣一并处死,得知此事的郭威在柴荣等人的苦劝下终于决定自立反汉,黄袍加身。
郭威为振军心,欲将刘承佑颁布的旨意给士兵查看,赵匡胤急忙献计,将旨意由斩郭威柴荣改成活埋三千郭家军,效果惊人。
赵匡胤第5集剧情介绍
柴荣登帝匡胤晋升
郭威在柴荣,韩通以及三千将士的号召下黄袍加身,攻回开封。虽然郭家军人数不敌开封守城将领,但在赵匡胤的计策下,郭家军势气高涨,一路征伐,势如破竹,直达宫闱。刘承佑知为时已晚,自刎求全。
公元951年,郭威登基,在开封称都,史号后周。登基以来,加官进爵,官员冗涨。
符昭寿,高怀德等人心有怨言,感叹此时之景又与后汉有何区别,于是赵匡胤一行决定投奔驻扎澶州的柴荣。 因为在赵匡胤看来,柴荣与他是一类人,都心怀天下,志在统一。而柴荣果不负赵匡胤的期望,对前来投奔的赵匡胤袒露内心壮志,势必会在赵匡胤的帮助下一统天下。
公元960年,郭威病故,传位于养子柴荣。
韩通作为柴荣身边多年大将,此次柴荣登基,韩通被连升三级,心情舒爽,在家听曲享乐。此时,韩通儿子韩珪一身百姓装束回到家中,告知韩通赵匡胤也被连升三级,韩通嫉妒非常,欲将赵匡胤杀之而后快,而韩珪却非去父亲一样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他不仅心怀大志,还聪明绝顶,恰巧此时正值河东国与辽国来犯,韩珪建议父亲上书让赵匡胤担任抗敌先锋,那么如此他的生死就看本事了。
敌国联合来犯,旨在灭周,柴荣听从赵匡胤之意,御驾亲征,韩通也趁机提出让赵匡胤担任先锋。果然,此役势如破竹,打了胜仗。但赵匡胤却没有听从柴荣旨意屠城,因赵匡胤为柴荣着想,不可让天下人认做不义之君,柴荣大喜,将赵匡胤又升至高级将领。原来柴荣屠城之旨是为了考验赵匡胤到底是否与己同谋,显然赵匡胤没有让柴荣失望。
赵匡胤家中,得知王月虹身世的赵母寝食难安,最终还是将王月虹的身世告知了她,并希望让赵匡胤娶她做偏方来补偿她。这番话却被前来的赵匡胤妻子舒雅听见,慌忙离开。
赵匡胤立功回家,得知王月虹身世,却不同意赵母的安排,不希望辜负舒雅。而舒雅这头却质问王月虹不想出嫁是否因为心属匡胤,被说中心事的王月虹无言以对。
乱世之下,怎会有长久的安宁,赵匡胤接到旨意,三国联合灭周,需即刻出征,然而此次出征有十分凶险,舒雅本就因王月虹一事备受打击,听闻此事更是一病不起,王月虹为就舒雅前往华山求医。
而赵匡胤一行征伐南唐,一路势如破竹,攻至滁州城下。
赵匡胤第6集剧情介绍
忠孝难两全
柴荣亲自督战攻打寿州,战况惨烈。赵匡胤不幸腿部中箭。大帐里,赵匡胤让符昭寿抓住自己,张琼生生将箭拔了出来。即使如此,赵匡胤誓不肯离开战场。
寿州久攻不下,腿上箭伤又时时作痛,赵匡胤坐在大帐里愁眉不展。此时小兵来报,有名叫赵普的人献药。名为献药,实为投名。赵匡胤早知赵普此人博览群书,有救国之志。赵普自恃其才不愿与他人为伍,游历列国增加不长见识。在华山时,赵普得陈抟老祖指点,这才来投奔赵匡胤。在赵普看来,列国之中无人能一统天下,唯有赵匡胤可为之。
针对目前情况,赵普出一计,避开寿州转攻滁州。赵匡胤依计攻下滁州,南唐皇帝李璟大惊。此后赵匡胤又拿下瓜州,直指南唐都城金陵。辽汉两国见赵匡胤如此厉害,大周军队势如猛虎,吓得纷纷撤退,只剩南唐军队苦苦支撑。为保住南唐江南之地,李璟不得不忍痛割让江北,向大周称臣求和。
赵匡胤屡建奇功,却不敢独享功劳,将功劳让给皇帝和其他将领。在战役中抓获南唐将领陈承昭。赵匡胤知道此人无领军之才却是治水的好手,日后天下一统,他就是个能用之才,遂力劝陈承昭降周。陈承昭知道南唐大势已去,愿意投降。
因赵匡胤的赫赫战功,柴荣加封赵母和舒雅两人为诰命夫人。但舒雅却日渐病重,神志不清。所幸月虹身穿道服,历尽艰苦,终在华山之中找到神医樊老先生。经神医诊脉知道这是长期失眼所致的抑郁之症,加上舒雅已身怀有孕,需温药慢慢调理。见舒雅有救,赵母对月虹更是心生感激。
为答谢皇帝的双诰命之恩,年事已高的赵弘殷主动请命代皇帝赴寿州犒军。途中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赵弘殷身染重病。深夜路经赵匡胤把守的滁州城时,随队士兵呼喊打开城门,救治赵老将军。但赵匡胤为遵守皇帝颁布的宵禁令,绝不同意打开城门。是夜,城门外传来哭声,赵匡胤跪在城头,面向城下车马谢罪。天亮解禁后,赵匡胤出城迎到的只是父亲冻得僵硬的尸身。
接到赵匡胤请求守丧的奏折,柴荣大赞赵匡胤忠诚。一旁的韩通却趁机挑拨,称对父亲尚且如此,对其他人更不会手下留情。目前赵匡胤在军中的名声太盛,很可能会居功自傲。柴荣嘴上说着信任赵匡胤,心里却有了一些想法,遂派韩通赴滁州监军。
赵普听闻是韩通要来滁州做监军,提醒赵匡胤要小心提防。不久后,有沈义伦来投靠。赵匡胤倒履相迎。沈义伦是赵匡胤的故交,见识才能不在赵普之下。有了赵普和沈义伦两个能人辅佐,赵匡胤更是雄心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