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
杜霄想着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心中激愤之极,甩手将卧室桌上的一个茶壶砸到了地上,巨大的声响惊动了尚未入睡的刘统勋和琴衣,刘统勋见杜霄并无大碍,只以为他是在宁古塔受了太多的罪,做了恶梦而已。谷山把九十万两水利银从梁家老宅运回县衙银库,并令叶书办赶快派人勘察钱塘海塘大堤,拟定修订方案、抓紧征集民夫、筹办木石,待潮汛期过后就将那三十里拦潮海塘大堤给修成了。宋五楼宴请漕帮窦帮主,窦帮主清楚汪子复死后,如今的钱塘县衙已经不再是宋五楼的私家衙门,他料想宋五楼正在担心两个人,而宋五楼却直言他真正担心的只有杜霄,虽然谷山当上了钱塘知县,但他眼下还看不出能踢出哪三脚,而杜霄虽说只是一个八品训导,但他在宣平干的烧烟拔牙之事,可件件都是狠活儿,如果他回到钱塘,那可真是鸡犬不宁了。他还听说谷山的妻子大扇子熟读《大清律例》,脑子里长的不是一根筋而是一把刀啊,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她没有和谷山一起回钱塘呢?谷山翻出了杜霄当年的官袍穿在身上,王不易笑他那袍子千疮百孔的,谷大人要穿着它往公堂上一坐还不被认为是来喊冤的呢?谷山却不以为然,买一身新官袍少说也得六七百两银子,他命王不易去找布和针线,决定亲自缝补一下,就这么将就着穿。刘统勋为户部带来一个巨大的算盘,可供十几个人同时计算,大大加快了清算二册的速度。清算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一边是人口剧增无法控制,一边是粮田萎缩无法制止,这一高一低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各地为了一方私利,更为了脑袋上的红顶子开始造假,将鱼鳞册的田亩数越写越高,将人丁册的人数越写越小,造就了一个虚假繁荣的景象。谷山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将万春渠从狱中放出,并交代万春渠回乡暗查线索,找到契书的失字之谜。刘统勋告诉铁弓南他的亲家宋五楼在江南祸害粮田、建窑烧砖,铁弓南当即表示愿以大清粮田为重,若宋家真以一家私利为重,他决不会徇私,但他又提出疑问,宫里的铺地金砖全部来自宋窑,若真将宋窑禁了,那宫里的供给拿什么对付?同时,远在钱塘的宋五楼也没有一丝收敛,自题“宋氏御窑”制作成匾,身边绣有五爪金龙的袍子,不可一世。万春渠为了夺回被侵占的家田,拯救无辜遭殃的乡亲们,决定牺牲自己,烧掉宋五楼的砖窑,不料被抓个正着,被关入窑中烧死。这一幕被挑水从此路过的龙大妈看到,龙大妈慌忙去找谷山报信。谷山带人赶到欲强行打开窑门寻找万春渠尸骨,双手剑拔弩张之际唐思训赶到,宋五楼同意开窑门,但并没有找到任何尸骸,唐思训令谷山向宋五楼道歉,宋五楼更是猖狂无比。
第14集
看着谷山气呼呼的样子,唐思训大骂谷山糊涂,“御”字当前就是一品大员也要下马,如果谷山敢砸匾,那宋五楼就敢砍他的头,这块匾挂在此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专为他谷山而设的计。临走唐思训送给谷山四字真言“来日方长”。甘肃古浪,大扇子在漫沅边际的沙漠里艰难前行,长期的体力透支,她终于体力不支晕了过去,幸遇好心人将她用骆驼拉到背风处安顿,大扇子苏醒后向老人表示感谢,却发现老人不会说话,却穿着四品的官袍,老人用写加比划告诉大扇子自己是个囚官,来到古浪已经十年了。大扇子告诉老人自己是周伏天的女儿,来到古浪就是查找粮田失踪之谜的,老人把骆驼交给大扇子,自己却默默离开。宋五楼知道谷山这些天带着人到处在找万春渠的尸体,他决定来一招引蛇出洞,他佯装亲自运送金砖进京,并在船上放上了“宋氏御窑”的牌匾,他料定谷山会来劫船要人。果然谷山中计,被逼得撞船毁匾,宋五楼以毁御匾之名将谷山押送到省衙,逼唐思训将谷山收监。为了保全谷山,唐思训只得先将其羁押软禁起来,他告诫谷山做官做事不能只凭忠义,还要会迂回,不可莽撞。刘统勋提棺觐见乾隆,他告诉皇上明万历三十年,全国共有粮田十一万四千二百万亩,全国人口七千万,他刚要说眼下乾隆十年,从鱼鳞册上查证的实际之数,乾隆打断了他的话,自顾说道他记得雍正十二年当时人均亩数是七亩五分,如今十二年过去了,他要与刘统勋打个赌,倘若是现在的实亩数每人平均多于六亩,他就是赢了,如果人均不足六亩,他就认输,赌约为三日不得食。刘统勋仔细核查后,奏报乾隆如今全国田亩实数七万二千三百万亩,全国人口实数一万八千三百万人,即大清的百姓人均田亩不足四亩,也就是说大清粮田所产已不足养活大清的生黎了,乾隆震惊,遵守诺言禁食三日,他以禁食明志,告诉世子、告诉百姓,身为天子的过失;警告朝堂上那些个昏昏噩噩、心怀叵测的大臣们粮田之重,毁田与弑君亡天下无异。寸土堂中铁箭飞劝慰岳父宋五楼把眼下这口气先忍了,不就是拆了几座窑嘛。宋五楼求女婿引见讷中堂,只要通过讷中堂要到皇上亲笔题写的“御”字,到时往窑前那么一挂,看谁再敢跟自己提这个“田”字!乾隆欲效仿自己继位之初处理空仓案的办法,再次命朝臣们捧着空碗上殿,这次连糠谷汤都没得喝,仓空尚有田,无田天下变,要让他们知道如今大清的粮田出大事了,已经到了捧着碗去要饭都无人施舍的地步,田没了比仓空了更可怕。
第15集
刘统勋对乾隆说记得乾隆元年在钱塘抗旱保田之时曾遇到当地的高僧明灯法师,法师当时就说轻贱了活命之田的不只是天,葬送了天下粮田的,除了田更是你们自己。刘统勋说当时他不能完全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耽误了春秋大计的除了天,更是人啊!乾隆对刘统勋的话深以为然,他对下面的众臣说之所以今天让他们拿着空碗上殿,是因为自己要告诉他们大清的粮田出事了,如果不及时补救,到时他们就不是捧着空碗上殿,而是捧着空碗四处乞讨,到时天下就大乱了!乾隆让张六德呈上一个大大的饭字,随即将其一撕为二,“饭”字成为“食”和“反”,倘若“食”字没有了,那就只剩下一个“反”了啦。一番话说得殿下众臣人人自危。乾隆又让大家把空碗带回家搁在官帽上,每日上朝、下朝都看看它,一日二思,好好反省这粮田之危。在养心殿中刘统勋对皇上说粮田之所以短缺很多大臣都认识不到根源问题,其实人口增加只是原因之一,一些原本开垦的粮田由于税赋过重变成了抛荒地,过去可用的粮田变作他用,比如种烟、烧砖、修宅、建庙、做坟,还有水利连年失修,水土连年流失,使大片大片的粮田变成了荒地,经世代耕种,这些粮田有的成了盐碱地、沙砾地、水淹地,甚至抛荒地,近年来甚至连矿业也与民夺田,从矿里流出的黑水、毒水一旦流入粮田就无法耕种,天灾一年比一年厉害,洪水、飓风、干旱、虫口等等,粮田一年一年在减少,人口一年一年在增多,这就使得许多地方官员不得不造假,这才出现二册造假的巨案啊。讷亲听到这里佯装气愤无比,指出这些官员与裕善和十大臣都是一丘之貉,但乾隆更生气的是在朝的官员明知二册造假却知情不报。孝贤皇后从噩梦中惊醒,梦中满天都是大碗、打雷、飞鸟满空……讷亲从养心殿回府后就召集了他的幕僚们一起谋划,他告诉大家皇上经过这么一折腾是彻底明白了,通过粮田之事可以找到蛀堤之蚁、决堤之缝,过了眼前这一关开创盛世决不是信口开河。他老谋深算,决定顺着乾隆心思,看乾隆把“保粮田”的大任交给刘统勋,那自己和孙嘉淦就是替补,他甘当配角,并让潘八指告诉各省兄弟,一定要提前找好替罪羊,他坚信只有笑到最后才是最好的主角。唐思训放谷山回钱塘,让他好生审理万春渠的命案。既然大小青树兄弟和麦香一起到巡抚衙门喊冤,并作证万春渠被烧死在砖窑内,那么砖窑就是杀人凶器,所以拆窑还田就是顺理成章之事。谷山回到县衙审理万春渠案,判决宋窑是杀害万春渠的凶器,全部拆除,所占良田全数归还乡民。一场瑞雪让乾隆心情大好,深夜将刘统勋召入宫推心置腹,君臣两人相信只要迈过眼前这道缺粮之坎,前面一定会是一马平川,乾隆盛世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