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传奇第55集剧情
群臣长跪不起逼皇上再次卜算
袁天罡为了祭奠徒弟李淳风而回到长安,长孙无忌得知此消息后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在李淳风墓前拦住了袁天罡,逼他去宫里给皇上卜算一卦。
隔天退朝后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不肯离开,他们请求皇上再让袁天罡卜算一卦。皇上指责他们为难武媚娘一个弱女子,长孙无忌等人认为武媚娘现在已经在干涉宫政之事,弱女子不会有此番作为。
武媚娘派瑞安送辽东雪参给徐慧,听说瑞安在调查杀害文娘的凶手后,徐慧把一本记载文娘死前三日行踪的绢本给了他,希望能对他有帮助。宫女在一旁向徐慧禀报消息,瑞安在徐慧屋内发现了当时他送给文娘的烛台,底下还刻有一个文字,他当即跑回去向武媚娘禀告此事。
瑞安认定正是徐慧杀死了文娘,武媚娘让他不要瞎想,以免错怪徐慧,瑞安则劝武媚娘认清事实,从太子一事至今徐慧身上的疑点越来越多,当时知道魏征棺材上纱颜色的是徐慧,能指使文娘调换纸条的也是徐慧。瑞安打算杀了徐慧为文娘报仇,武媚娘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雉奴看到群臣在甘露殿外长跪不起,逼皇上再卜算一卦,他赶紧跑去告诉武媚娘。武媚娘突然想起来几天前她曾告诉过徐慧自己的行踪,现在长孙无忌突然向她发难与徐慧应该脱不了干系。
武媚娘问雉奴在殿外跪着的除了名门望族是否有出身贫贱的官吏,雉奴表示他来时遇到李义府正往甘露殿方向走。出身卑微的李义府只能靠攀附权贵一步步地往上爬,可名门望族根本瞧不起他,还讽刺他是狗,李义府只能默默地离开甘露殿。甘露殿外官员不肯走,御书房里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也不打算离开,皇上心烦意乱无法入睡。
瑞安按照武媚娘的吩咐把李义府带到了花园处,武媚娘直白地告诉李义府,自己想与他合作。
武媚娘传奇第56集剧情
徐慧被禁足于锦乐宫
武媚娘告诉李义府如果跟她联合,以后的好处自然不少,再加上当今太子李治对她爱护有加,只要把长孙无忌搬倒,出身贫贱的李义府就能成功上位。虽然武媚娘把种种好处都说了出来,但李义府怀疑武媚娘很可能活不过今晚,如果武媚娘能活过今晚,他以后愿意一直追随武媚娘。
李义府离开后,武媚娘一个人来到甘露殿求见皇上,她哭着请求皇上不要再与大臣们耗下去,以免皇上因为她而背负一个昏君的罪名,但再次卜算也万万不可,袁天罡很可能与长孙无忌等人勾结,武媚娘不想因谣言而死,她提议让皇上把她贬为侍女随高阳公主下嫁到房府,只要她不再进入皇宫,不与皇上再见面,长孙无忌等大臣就不会再说她祸及朝政,眼下只有这个方法最可行,皇上只好答应。
皇上把此事告诉长孙无忌等人,让他们尽快回家别再长跪不起了,长孙无忌虽想彻底除掉武媚娘以绝后患,但皇上的命令他不敢违抗。皇上与武媚娘在宫中做着最后的离别,看到从宫中驶出去山中取水的马车,武媚娘请求皇上找人在马车上安上铃铛,并让马车经过房府,以后她可以借马车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临走前武媚娘约徐慧见面,事先武媚娘还派瑞安去请皇上也来到御花园,但让皇上躲在她们不远处。徐慧一见面便假意道自己会想办法把武媚娘从房府接回宫中,武媚娘则质问徐慧是否把她去辽东的事情告诉了一众大臣,徐慧本想否认,但武媚娘证据确凿,她只好露出真面目坦白自己做过的坏事。
武媚娘劝徐慧别再错下去,在她眼里,现在的徐慧只是生活在她影子里的可怜虫罢了,徐慧激动地怒喊道自己没有输给武媚娘。皇上把两人的对话听在耳里,武媚娘走后,皇上出现告诉徐慧自己听到了全部内容,徐慧表示自己都是为了皇上才这么做的,皇上一巴掌打在她的脸上,并将徐慧从此禁足于锦乐宫中。
武媚娘传奇第57集剧情
武媚娘暗中联系李义府搜集扳倒长孙无忌的证据
武媚娘随高阳公主嫁到房府一年后,高阳公主摆杏林宴请皇兄们共同把酒言欢。高阳公主把自己喜欢的辩机和尚也请了过来,吴王等人在杏林宴上嘲讽辩机,甚至拔剑想要杀了他,武媚娘拦住吴王,如果他杀了辩机,高阳公主会恨他一辈子。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在房府下棋,而长孙无忌的心思完全不在棋盘上,虽然过了一年多,可长孙无忌还是想杀了武媚娘。他觉得武媚娘还在等重新回宫的机会,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武媚娘一定得死。
长孙无忌希望能得到房玄龄的帮助,让武媚娘看似意外地死去,房玄龄让他放心,武媚娘会以侍女的身份老死在房府。看房玄龄不肯答应自己,长孙无忌决定找萧瑀奏他一本。
武媚娘劝高阳公主别再瞎胡闹, 辩机毕竟是出家人,这辈子也不可能跟她在一起。高阳公主却只想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与房遗爱已经约定好互不干涉对方的私生活。
武媚娘私下与李义府见面,她让李义府无论如何都要掌握长孙无忌结党营私的证据,这才能有机会搬到长孙无忌。李义府将朝中一群寒门子弟聚在一起,商量弹劾鸿胪寺少卿之事,鸿胪寺少卿是长孙无忌的人,这些年大家都知道长孙无忌干净不了,可没人敢这么干,不除掉长孙无忌,寒门子弟就永无出头之日。
一些人质疑李义府为何要按照武媚娘所说的去做,李义府保证帮助武媚娘是他们这辈子做的最划算的一笔买卖。萧瑀上奏一份密告写房玄龄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结果隔天上朝萧瑀反被皇上斥责冤枉房玄龄,被贬回老家。
退朝前李义府要上奏,却被长孙无忌抢了先,长孙无忌亲自上奏表明鸿胪寺少卿手中的账不干净,皇上对不包庇自己人的长孙无忌赏识有佳,并安排长孙无忌去彻查此事。长孙无忌亲手除了自己人,他只好让长孙冲去安抚朝中亲信。